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专题 > 正文

平西忠烈不屈抗争的壮丽凯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1日16:39 北京晚报

  1937年,北平沦陷。“一个女神王后般美丽尊严的城市,在蹂躏侮辱之下,恹然地死去了”。就在平津危急、华北危急、全中国危急的关头,中国共产党率先在北平点燃了全面抗战的烽火,走上了恢弘艰辛的民族独立和复兴之路。

  平西是华北的最前线,是八路军向热河、察哈尔前进的阵地,是坚持冀东、开辟平北的重要阵地,是冀中第十军分区的战略后方。1938年3月初,八路军向北挺进,插在华北敌后
的一把尖刀、北平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平西抗日根据地创建。

  血色地标·十渡老帽山

  壮士就义处今朝飞渡高架桥

  采访地点:房山区十渡镇老帽山下

  采访时间:8月29日中午12时

  采访人物:刘占职

  “这里,就是这里!六个年轻战士宁死不愿被活捉,跳下了老帽山……”郁郁葱葱的老帽山下,今年81岁的刘占职老人仰望烈士就义之处,激动不已。

  1943年4月中旬,300多日寇向十渡进犯,企图袭击房涞涿联合县委、县政府及冀中第十军分区部队指挥机关。当时在县委会工作的刘占职老人回忆说:“敌人顺着河沟偷袭,冀中第十军分区27团立刻派了一个排在老帽山阻击敌人,团部和老百姓就往山里撤。”

  “鬼子在北山4个山头都架起了机枪,和地面上的鬼子组成交叉火力。”刘占职当时就在敌人侧方的山头,“只听到机枪声和迫击炮声像爆豆一样响,仗打得别提多激烈了。”4个多小时过去了,一个排30名战士硬是让300多鬼子寸步难进。

  “这时鬼子急了,用电台叫来了2架侦察机。鬼子发现老帽山上下方山头没有防守,就包抄上去居高临下打。”最后,两个步兵班被包围了。

  “最后只有6个战士还在坚守,其他战士都牺牲了。子弹没了,枪声停了,战士们就用石头砸。最后,他们宁死不愿被俘,纵身跳下了老帽山……”

  今天的后人,只能通过老人的口述,来回想这昔日英雄的壮怀激烈。行走在这“青山野渡”的“百里画廊”里,昔日的战火硝烟已无处找寻。就在老帽山下,第一座北石门高架桥取代了百年漫水桥,横跨拒马河。“国家地质公园总投资3.5亿元新建路桥。”十渡镇书记苗宗启告诉记者,“现在的十渡,需要为防止旅游旺季交通堵塞而建新桥了,新建桥实行人车分流,只允许车辆通行。”

  红色地标·霞云岭堂上村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采访地点:房山区霞云岭堂上村

  采访时间:8月29日下午5时

  采访人物:李福会

  京城向西120公里,1000多米高的深山里,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

  沿山道而上,山风拂面而来。在堂上村山下一个宽敞的院落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诞生地”的红色标语映入眼帘。

  在昔日这间30平方米大小的中堂庙厢房内,一床土炕依然保留着当年的模样。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第六个年头。58年前就是在这里,当时19岁的曹火星在这里和小分队利用当地流行的“霸王鞭”的民歌曲调填新词,经过四五天时间,曹火星谱写创作出了这首反映亿万中国人民心声的伟大作品。后来,经毛泽东同志亲自增加一个“新”字,使歌曲具有了更加严密的逻辑。

  “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一位80岁的老人,一边脚踩着拍子、一边满含激情地唱着这首一辈子都不能忘记的歌曲。他,就是李福会,是当年首批学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抗日儿童团员,如今成为这首歌创作过程惟一健在的见证人。

  “除了这首歌,老人其他事情已经都记不清了”,堂上村的村民告诉记者:老人当年是全国第一批学唱这首歌的儿童团团员,现在老人一直卧病在床,已经走不了路了。

  令人惊异的是,面对记者的请求,老人开口就唱。虽然他连身边的事情都无法记得,但这首歌的每一个字,都唱得非常清晰准确。每唱一遍,都是一唱到底,充满深情。最后,老人竟站着唱了起来,周围的人无不动容。

  抗战·今昔打造红色圣歌通道

  今天,李福会老人所在的堂上村中堂庙,已成为永久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霞云岭乡和堂上村累计投资上百万元对其进行修缮。

  由108国道直接进村,东厢房修旧如旧,炕桌和油灯依然;在四间展室内,文史资料展陈;院内,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主题的纪念雕塑鲜艳夺目。在1000多米高的深山里,手机信号竟也清晰无误。这里,每年接待参观者达到20000余人次,堂上村走的是一条“打造红色圣歌通道,建设绿色观光走廊”的发展思路,不断提升“红色”品牌,发展“绿色生态”旅游。

  抗战·亲历 老将军壮志笑谈灭日寇

  采访地点:十渡龙山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新馆门前

  采访时间:8月29日中午2时

  采访人物:李德仲、李水清

  烽火连天四九城,平西军民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悲壮历史在8月29日这一天再次刻录下来——在老将军、老八路们的注目下,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新馆宣布落成。

  总建筑面积4350平方米的新馆庄严肃穆,整体建筑与龙山相连,外镶花岗岩,主体似一座丰碑,象征着英雄的不朽。记者发现,在“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的9个题字中,其中的“日”字显得格外弱小。

  “1938年2月我们到达平西,建立平西抗日根据地”,时任团政委、二炮原司令员的李水清老将军也在新馆门前回忆起当年的烽火岁月。

  “我们和平西人民一起,八年浴血抗战”,老将军专注地回忆说:“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我率领平西四个团,向张家口进军,解放张家口。”

  “敌人胆敢再侵略我们,第一到前线的,我去!”今年96岁高龄的李德仲老人也依然壮心不已。李德仲,1939年担任晋察冀军区平西根据地地委书记,是平西根据地任职最长的地委书记。“我96岁了,还能拿枪!敌人再来,我还会把他们打败!”说罢,老人仰天发出爽朗的笑声。(本报记者丁文亚)

  相关专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