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对日诉讼转向美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10:50 国际先驱导报

  对日诉讼转向美国?

  对日诉讼转向美国同样艰难,资金、团结等缺一不可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记者刘杰报道  当人们对于在日本提起诉讼索赔感到绝望之时,有些人把目光转向了美国。那么,在这样的第三国诉讼是不是比在国内和在日本更容易一些
?其可行性到底有多高?许多人并不了解。

  令人失望的美国案例

  其实在美国诉讼已经有案例在先。最早的一起发生在2000年8月,当时9名中国劳工及遗属在美国加州对曾经迫害过他们的日本企业三菱、三井提起诉讼。

  之所以能够这么做还取决于一项特别法案的通过。大约在1999年,美国加州议会通过一项海登(Hayden)法案,要求日本政府清算历史,向所有战争受害者作出赔偿。由于鹿岛、三菱、三井等在

二战中奴役过中国劳工和英美战俘的企业都在加州设有分部,这就为中国劳工在美国进行索赔提供了可能。

  但是结果却和在日本所遭遇到的一样令人失望。由于日本企业的阻挠,此案2003年5月才开始第一次审前听证,至今没有任何进展。

  曾义务代理此次诉讼的中国律师孙靖向本报记者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仍痛心不已,“加州地方法院一直推来推去,认为劳工问题应该诉讼到联邦法院,光程序问题就打了两年,终于等到开庭,我们一回国,日本企业又以海登法案违宪为由向加州地方法院申诉”。最后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这个结局让孙靖很感意外,本来以为第三国的司法相比较日本而言更加独立公正,却没想到过程比日本还要艰难。她把最后失败的关键归结于美日勾结,“政治肯定影响到了司法,法的本质就是阶级性,在这方面,美国包庇日本,在司法程序上设置很多的障碍。”

  然而,比起另一起诉讼,孙靖已经很幸运了。

  同样是在2000年,在一些民间组织的支持下,15名原日军慰安妇受害者(其中4名中国人)选择9月18日这一天,向美国华盛顿特区的一个联邦法院提出“集体诉讼”,要求日本政府向“慰安妇”正式道歉并给予赔偿。美国政府随后发表声明,对这一诉讼案表示反对,并认为二战期间日军征召“慰安妇”是一个“主权行为”。此事引发全美各地大规模游行示威,迫于压力,2001年10月4日,华盛顿联邦法院进行一审判决,根据外国国家主权的豁免,美国法院没有管辖权的原则,拒绝受理。两年后的二审,联邦上诉法院又以同样的理由维持了原判。

  去美国打官司困难重重

  虽然两起诉讼都以失败告终,但是在孙靖看来,目的已经达到,那就是把日本侵略史展示给世界人民。至于说到把诉讼转到美国的前景,孙靖却并不看好。

  “第三国也好,国内也好,终归要受到一些司法上的限制,而法律是一个很死的东西。”在美国三年的来回奔波已经让她切身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说起当初为什么选择去美国打官司,除了美国加州出台的法案提供了希望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那年的7月17日,德国正式设立了一个价值达50亿美元的基金,向二次大战时被迫为纳粹作苦工的幸存者作出赔偿,而这正是犹太人在美国起诉德国的结果。

  可是,为什么同样的情况转嫁到中国人身上就不起效了呢?这里关键是钱!跟富裕的犹太人相比,中国人打官司最缺的就是这个。

  孙靖接的那个案子,费用全靠当地的华人社团出,可是“华人的经济状况也并不如我们想像中的好,能力也是非常有限的”。

  但是在中国国内,类似的捐助也极为有限。今年8月18日,由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发起成立了第一家名为“历史·人权·和平”基金,一方面用以支持日本侵华期间的中国受害者对日索赔诉讼,一方面对日本侵华史实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到目前为止,也仅仅募集了22万元人民币,这对于耗资巨大的诉讼来说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另外,团结也是打赢索赔官司的一个关键。即使是在美国势力强大的犹太人官司也打了30多年。“他们一起抵制德货;犹太人在美国的势力很大,美国方面后来威胁要起诉德国的公司,德国政府就是迫于这两方面压力才设立基金的”,孙靖介绍说,基金由德国政府和工业界各分担一半,将对数以十万计的犹太人、东欧人和前战俘作出赔偿。

  所以,要想让日本人像德国人那样降服,现在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