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抗战胜利曾交付给中国一张现代化的入场券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3日08:22 南方都市报 | |||||||||
社论 一些事情,相隔越久远,当然越容易被遗忘。另一些事情,相隔越久远,却因为看得越清晰而越容易被铭记。60年前那场全民纾难的抗战,是内心与血肉苦难的大挣扎,是历史与现实线索的大紧张,是个人与民族命运的大反覆……在经过了此后的更多时间与历史之后,它的艰辛与伟大,它的精神与价值,值得一再地辨认,一再地擦拭,一再地重温。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一百年常有之耻辱,一盘散沙之士气,积贫积弱之国殇。在艰苦卓越的抗战中,绝地而起,焕然一新。一群国民团结于危难,一种文明自救于衰亡。但抗战的历史坐标不仅于此,对抗战的历史性纪念,更不能仅仅如此。在此之前,中国虽创建了民国,但从理念至现实,则其实仍然是在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门槛之外盲目游走。而在此之后,中国的民族认同、建国共识、政治生态与国际环境,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要素与新机会,走上现代化路径的前提一变而蔚为可观。 中国抗战日本,实乃以农业国对抗工业国,更是以简单的血缘、亲缘及乡土认同来对抗对方强大的民族国家认同。最多是华夷有别的意识,而令部分人慨叹,满清覆灭不远,而中原复遭异族统治。但全民抗战既起,兼有国际局势之参照,中国乃是世界一个独立民族国家、全体中国人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的感受油然而生、喷薄而出。虽然战局艰难,牺牲巨大,但无论是东北、华北、白山黑水,还是东南、西南、海岛丛林,也无论是正面战场与繁华城市,还是敌后战场与偏远乡村,军民不计生死以共赴国难,联系中断而心灵相通,完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规模与成功的社会动员和社会整合。在彼时的报章宣传上,无论悲欣喜怒,皆以“四万万同胞”为主语,亦正是一个民族国家意识成型的体现与传播。 艰苦抗战,将中国的主权抗争,同世界文明抗击法西斯实施独裁、侵略他国、践踏人权、剥夺自由、屠杀种族等野蛮内容的努力融为一体。在一场全球正义与邪恶大交锋的世界大战里,民族国家意识初醒的中国人也因此得以建设自己的建国共识。“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口号声意味着国民对于战后中国的期待决不满意于战前状态的恢复。中国在战时与战后成为《大西洋宪章》、《联合国宣言》、《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等国际文件的第一批签字国,意味着以官方姿态认同这些文件所确立的文明理念,更意味着因此必须承担落实相关原则的义务;将朴素的民主试验带到了乡村的共产党人,也明确宣称:中国要实现“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中间政治力量,更是大声疾呼实施宪政、厉行法治、保障自由。抗战期间的反思与抗战最终的胜利,一时间为中国带来了自由、民主、法治、宪政等现代化的建国共识。 而全民抗战所形成的多元政党生态图谱,亦令其时的中国政治面临现代化改良的重大机遇。不独中国共产党倡导抗日统一战线与国共第二次合作,合法地登上了其时国民党垄断的政治舞台,且不断壮大,直接改写了国民党一党独大的政治格局。1943年正式成立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则囊括了当时关心国事及战后国家前途的民主党派与无党派精英,立志成为国共两党之外的第三大党、民众选择的另一条道路以及参与政党政治的有效力量。因而和平建国、实行宪政的理念,不但代表最大民意,甚至一度也还接近过政治实践。1945年5月,国民党在自己的“六大”上决议,部署从军队、学校取消党部的步骤,以及各级参议会之选举、政治结社法之制定和党政分开等事项。而在1946年有各方代表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作出决议之后,中共中央立即发出指示: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目前已由武装斗争转变为非武装的群众的议会斗争,国内问题由政治方式来解决。 抗战的努力与胜利,还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赢得了一个百年间最良好的国际环境。不平等条约被废除,租界被收回,日寇侵占的所有中国领土全部光复,成为维护战后世界秩序的四强,近忧远患不复从前。国土全面统一,民心空前自信。伟大的抗日战争之于中国,一如独立战争之于美利坚、大革命之于法兰西,在血与火中交付给了这个东方民族一张现代化的入场券。在60年后回望,怎能不令人激昂?怎能不令人低首? 相关专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