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医疗体制改革专题 > 正文

山东菏泽医改菏泽医改卖医院的是是非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9日07:35 大众网-齐鲁晚报

  近一段时间来,医改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菏泽,也因为自己曾经的大胆尝试而被推到了这场讨论的前沿。菏泽医改卖医院,是改革中的阵痛,还是一开始就迈错了步伐?把医院私有化,打破原来僵化的体制,想象中的光明大道为何越走越窄?

  近几天,本报记者在菏泽采访,倾听了各方关于医改的不同声音。

  一年前的巨变5家市直医院被“卖掉”

  2004年年初,菏泽市5家市直医院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菏泽市第二人民医院、菏泽市中医院、菏泽市立医院及分院先后被卖给了上海道勤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保税区双威贸易有限公司、济南文江实业公司等几家企业,“公有制”变成了“民营”。

  5家

医院被卖在菏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据一位知情者介绍,菏泽属经济欠发达市,公共卫生资源不足,财政对卫生投入也不足,加之多年来公有制医院体制僵化,内部也存在多种问题,因此菏泽市下决心把医院推向市场,让公立医院在市场大潮中求生存。

  据介绍,在被卖的5家医院中,既有效益差的,也有效益好的。菏泽市立医院就是当地唯一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建于1946年,有1000多名职工,在被“卖掉”之前,其效益与声誉都还不错,多年来,其一直是业内的龙头老大。尽管是这样一家医院,也依然面临发展难题,该院目前的病房大楼床位仅有650多张,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尴尬的现状没想到问题越改越多

  9月7日,被卖掉整整一年的菏泽市立医院宣布重新收归国有。第二天,听到消息的菏泽市中医院的职工也再次表达了回归的愿望。采访中,市立医院一位老专家告诉记者,市立医院被卖一年来,本来是“改革”,没想到问题越改越多。上海道勤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不仅没有兑现当初的承诺,而且医院职工的待遇都下降了20%,尤其是对年轻人更加“苛刻”,“他们根本不考虑医院的长远发展”。

  今年7月3日,上海道勤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又将其80%的股权卖给了香港宝福公司。宝福公司接管后,各项工作依旧没有理顺,职工意见较大,为此,菏泽市政府专门派出调查组进行调查,直至最后决定收归“国有”。

  菏泽市中医院一位医生说,医院进行改革大家不会反对,但出让医院,医生们多数都不知道。再看看医院改革后的现状吧:职工工资奖金不升反降,原来或多或少的福利也统统取消了,不仅如此,我们只要来上班就要向医院交纳自来水费、电费,甚至桌椅板凳的折旧费都在职工的工资中扣除。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医院改制后聘任的中层干部,工资几乎是一个中等收入职工的10倍,可以说,大部分收入跑到了个别人的腰包里。

  另外一位女医生介绍,医院改制后,不仅医护人员遭受了损失,来医院就诊的病人也要为改制付出更多的治疗费和药费。她说,在医院进行改制前,治疗一个阑尾炎,一般花费800元左右,但现在动不动就会超过3000元。一盒菌必治原来最多卖七八元,现在却卖到了20多元。

  不同的声音改革带来了一些变化

  采访中,一些医生也承认,医院改革后,也并不完全是“一无是处”,一些变化还是显而易见的:各医疗机构市场意识强了,人才流动性强了,其中市立医院有十多位专家被别的医疗机构“挖”走了。

  菏泽市中医院副院长李景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医院在2004年4月进行了改制,当初的情况非常糟糕,职工三个月发不出工资,所有工人的工资平均在二三百元,医院设备老化陈旧,卫生条件脏乱差,职工中歪风邪气盛行,迟到早退、私自行医、服务态度生冷硬比较普遍,可以说当初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如果不改革,用不了半年时间,中医院就要关门。

  李景桂用“病员数量大幅攀升,医院秩序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来形容医院改制后的变化。李景桂还向记者提供了一组详细的数字:改制前的2003年,医院每天接待病员61人次,全年业务收入为840万元;而改制后的一年来,每天有240人次接受治疗,全年业务收入超过了2400万元。

  当谈到菏泽市立医院改革为何失败时,李景桂笑着说:“其他医院的具体情况我并不完全了解,也不敢妄加评论,但我认为医院进行改制,必须选派一名具有市场化运营能力和医药行业管理本领的院长,同时还要选配团结能干的管理队伍。”

  当记者询问为何职工有不满情绪时,李副院长说:“改革就是这样,尤其是开始的时候,部分人不理解,还不能从观念上完全转换过来。但我认为我们医院的改革是成功的,对医院的发展、对职工都是有益的。我们医院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老路上去。”

  痛苦的反思医院能否“一卖了之”

  在采访中,5家医院原来的“婆婆”———菏泽市卫生局的官员似乎有难言之隐,都不愿意对卖医院一事多谈。

  菏泽市立医院的一位医生说,经过一年的折腾,市立医院倒退了好几年。要想恢复元气,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这样的改革,代价也太沉重了。“其实,一开始,我们对上海道勤公司还是充满了希望,只要改革能够对医院、对职工、对病人有利,我们还是支持的。”市立医院一位有着30多年医龄的大夫说。

  “不是不能改,关键是得为医院找一个好婆家,同时,政府的监管不能缺位,政府的主导作用不能丢失。”市中医院一位副主任医师说,“卖得太草率!医院与企业,在体制与政策甚至观念上压根就不对路,企业管医院怎么能好得了。比如,个别医院新委派的院长根本就不懂医院管理。”

  尽管对菏泽医改有着这样那样的声音,但从菏泽市立医院回归时职工的欢呼声中不难看出,久违了的“人气”似乎又找回来了。

  本报记者王振国张伟

  相关专题:聚焦医疗体制改革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