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齐鲁晚报:让残疾人“摆拍”人情味哪去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23:07 大众网-齐鲁晚报

  作者:乔显佳

  9月10日,济南某高校组织新生入学,由于一名身残志坚的学子考上了这所大学,十几家媒体的记者蜂拥而至。一些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出于拍摄的需要,让这名残疾学子反复做同一动作。

  上午,当这名学生和家人乘车来到学校时,部分记者噼里啪啦地一阵拍照之后,该学生准备去办理入学手续,这时,又有数名摄像记者匆匆赶来:“没拍下来,再下一遍车。”于是,这名学生和家人只好重新上车,把车倒回十几米后又开过来,然后重新下车。此时,又有一名摄像记者发现,学校为迎接这名同学安排的鲜花没有到位,因此又让这名残疾学生重新上车、下车,进行第三次拍摄……在重复倒车、下车、拍摄之后,所有记者终于拍摄完毕。此时笔者注意到,这名身体曾严重烧伤至今双手扭曲的学生,为了配合记者的“摆拍”,不得已下了四趟车,显得有些疲惫。

  当然,为了拍到最好的画面,记者对每一个镜头都精益求精,本无可厚非,这也体现了记者的敬业精神,但新闻不是“摆”出来的。同时,让一名身有残疾的学生不断重复同样的动作,对他的身体状况却不管不问,一些记者的这种做法既忽视了被采访者的感受和需求,也反映出他们对残疾人缺乏理解和同情。

  再者,记者如果一味靠“摆拍”、设计情节来追求报道的感染力,甚至不惜干涉事情的发展,也违背了职业道德。记者可以是冷静的旁观者、理性的思考者、热情的记录者,却绝非随意设计故事情节的导演。实际上,一些记者导演新闻的做法,也一直广受非议。因此,面对采访对象,记者还是应该多一些对新闻的捕捉,少一些“摆拍”。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