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三联生活周刊专题 > 正文

越刮越猛的飓风--人之罪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5日16:27 三联生活周刊

  麦莎、云娜、伊莎贝尔、海棠……一个个好听的名字,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灾难。刚刚过去的卡特里娜飓风是美国历史上遭遇的第四个五级飓风,几乎把整个新奥尔良变成了一个大水库。卡特里娜的出现再次引发了科学家们的争议——难道全球变暖真的是引发飓风的罪魁祸首?

  记者◎袁越

  热量的发泄口

  自从“全球变暖”成为一个名词的那天起,就有人开始怀疑飓风将会受其影响。早在1999年,CNN电视台就做过一个综合报道,公开把飓风和全球变暖联系在一起。虽然那次报道采访的气象专家们口气都很谨慎,但CNN却提出了一个非常简单而又可信的论据:飓风之所以只在热带海洋上生成,就是因为高温的海水是飓风能量的源泉。由此推断,海水的温度越高,飓风就越容易生成。卡特里娜飓风原本只是一个一级飓风,正因为它在高温的墨西哥湾吸收了大量能量,才突然变成了五级飓风。

  但是,事情并不那么简单。尤其是气象问题,成因相当复杂。气象学家近年的研究发现,飓风的形成起码要满足4个条件,它们分别是:

  1.海平面以下50米深范围内的海水至少在26.5度以上——大量的水蒸气是飓风能量的源泉。

  2.纬度距离赤道至少10度——否则引发飓风旋转的所谓“科氏力”不够强大。

  3.特定的气流扰动——这是形成飓风需要的初始力。

  4.海平面上空的风力和风向均匀——否则产生的“风切”会破坏飓风漩涡。

  气象学家还告诉我们,飓风其实就是热带海洋蕴含的巨大能量的一种宣泄方式,属于地球大气层正常的热量交换。这种交换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只不过当上述几个条件(还有一些更加细微的条件)被满足后,便会以飓风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

  全球变暖现在已经没有争议,但气温增加是否导致海水温度的效应增长?目前还没有定论。另外,大多数气象学家都认为,全球变暖更多的是提高了地球两极的温度,因此降低了极地和赤道的温差,减缓了两者之间的能量交换。按照这个说法,全球变暖似乎更应该削弱飓风的威力才对。

  那么,近年来飓风所造成的越来越大的损失难道是假的?近几年飓风造成的经济损失创了纪录,这并不等于飓风本身有了变化,因为人的印象与科学数据往往有显著的差异。地球上每年夏天都会产生很多飓风,但因为飓风需要大量水蒸气提供能量,一旦进入陆地便会迅速瓦解,所以飓风只会给沿海地区造成破坏。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

房地产的升温,有越来越多人搬到了海边。所以,同样的飓风今天造成的损失肯定要比50年前大很多。

  全球变暖也有这个问题。住在城市的人近年来肯定都感觉到了气温升高,但是这种感觉也是不科学的,因为城市的过度发展造成了所谓的“热岛效应”。比如,《新发现》杂志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上海市区与远郊的年平均气温差已经从1960年的0.4摄氏度上升到近几年的1.5摄氏度,城区的高温和暴雨出现日数比郊区明显增多。正因为如此,大城市居民对气候变化的感觉不具有代表性,要想研究全球变暖,必须把地球当作整体来考量。

  那么,飓风到底是否比过去增多了呢?气象学家的统计数据表明,全球飓风的总量并没有任何异常。近几年北美地区飓风确实增多了,但亚洲地区的台风(和飓风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叫法不同)数量却在减少。从历史角度看,北美地区的飓风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每隔40~60年便会出现一个高峰期。美国在上世纪初期有过一个飓风多发期,第二次则是上世纪40~60年代。这次的高峰期大概是从90年代开始的,预计还将持续10年。因此,一些持怀疑态度的科学家认为北美近期的飓风增多只是自然周期正处于高峰期所造成的。

  另有一批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虽然没有增加飓风的数量,却增加了飓风的强度。科学界的权威杂志《自然》今年8月发表了麻省理工学院(MIT)气象学教授凯利·伊曼纽的一篇短文,声称根据他的计算,北美飓风的强度比上世纪70年代增加了一倍以上,这一变化和海平面温度的上升有直接关联。可是,另一位美国资深飓风研究专家、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威廉·格雷却对伊曼纽的这篇文章不屑一顾。他对《波士顿环球报》的记者说:“伊曼纽的文章很差劲,是我读过的最差的文章!”格雷认为,目前对于飓风风速的测量非常不准确,只能依靠卫星云图,因此得出的结论很不可靠。而且他认为海水温度的上升与全球变暖无关,是一种自然现象。

  确实,搜索这方面的研究会得出很多自相矛盾的结果,气象学家们互不买账,甚至相互讥讽。为什么会这样呢?

  科学问题还是政治问题

  在如今的科学界,只要涉及到全球变暖,肯定会引发争议。虽然全球变暖目前已经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是事实,但其背后原因仍然有争议。如果说人类活动产生的所谓“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造成了全球变暖,那么那些石油和煤炭公司肯定要受到影响。他们花费了大量的金钱游说政府和科学家,希望能避免被牵连进去。因此,这些大公司资助的气象学研究肯定不可信。

  但是,争论的另一方是否干净呢?答案是:未必。就拿飓风和全球变暖这件事来说,美国资深飓风专家克里斯托弗·兰西去年公开宣布退出“联合国气候问题研究委员会”(IPCC),抗议IPCC对科学的干涉。这位美国“国立海洋与气候研究所”(NOAA)“飓风研究中心”的科学家指责IPCC违反了科学原则,试图改变研究数据来证明某个已被内定的结果。美国的独立智囊机构“凯托研究所”为此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指出IPCC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研机关,而是被政治家左右的一个宣传部门。他们撰写的有关飓风与全球变暖的调查报告不可信,因为主笔是一个从来没有从事过飓风研究的御用文人。此人以前曾经声称全球变暖会导致“厄尔尼诺”现象更加强烈,这一判断完全没有任何数据支持。不但如此,即使他是正确的,“厄尔尼诺”导致的“风切”也会破坏大西洋飓风的形成,这一点已是气象学家的共识。由此可见,这位御用文人得出的这两个结论不可能同时正确。

  为什么科学界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凯托研究所”的这份报告给出了一个原因:科研经费。过去气象学家非常不受重视,研究经费也很少。但自从“全球变暖”成为热门之后,他们的经费和社会地位都有了显著增长。“凯托”预计美国下一个财政年度将会为气候研究拨款40亿美元,这是一个天文数字,为了保证这样的拨款强度,必须保证“全球变暖”这面红旗不能倒下。

  人之罪

  既然争论的双方都有把柄,是否可以说人类就没有过错了呢?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一股强飓风将会使整个新奥尔良淹没在6米多深的水中,并杀死成千上万的人。人类在密西西比河两岸的活动极大地增加了灾难发生的可能性,现在只有大规模地重建路易斯安那州东南部的整个地区才能挽救这座城市。

  这是一篇文章的前言,该文发表在2001年10月份的《科学美国人》杂志上。文章论述了新奥尔良——这个被大坝保护起来的城市应该如何面对可能到来的飓风的袭击。新奥尔良位于密西西比河的出海口,这里原本是一大块湿地,密西西比河流下的泥沙为这块沼泽地提供了土壤。自从人类进驻之后,密西西比河两岸建起了堤坝。失去了泥沙的补给,湿地不断消失,地基不断下沉,现在整个城市已经位于海平面以下,几百万人每天都生活在危险之中。毁掉的湿地减少了分洪能力,也减少了对海水的屏障作用。一旦遭受飓风袭击,海平面上升,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为新奥尔良已经变成了大都市,不可能允许密西西比河决口,因此文章作者认为,现在能做的惟一事情就是人工重建湿地,提高对飓风的缓冲能力。当地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多次向华盛顿提出这项请求,却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终于在今年酿成大错。

  后记

  说到飓风灾害,不能不让人想起去年的海啸。当时就有人提出敬畏大自然这个问题,遭到了一些科学家的反对,理由是:海啸源于

地震,没有证据表明人类活动与地震有任何关联。今年的卡特里娜再一次让人发出了敬畏大自然的慨叹,现在,“全球变暖”已然成了所有自然灾害的替罪羊,从欧洲的高温到中国的洪水,都有人把罪名安在了二氧化碳的身上。其实,很多东西目前还没有定论,不能因为这个名词热门,就不去寻找真正的凶手。时间不多了,要抓紧了。这不?奥菲莉娅又要来了。-

  相关专题:三联生活周刊 

    声明:本稿件为《三联生活周刊》独家提供新浪网,如需转载请与《三联生活周刊》或新浪网联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