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刷城运动成面子工程 市长解释无法自圆其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9日23:28 现代快报 | |||||||||
为迎接“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一场声势浩大的“刷城”运动正在重庆进行着——城区主干道两边的老楼房、破旧民居都被粉刷一新。这项耗资1.5亿元的城市“整容”行动引起了百姓的质疑:整修老房子应该是政府平时就做的工作,为什么非要等到开会前才“临时抱佛脚”,这很明显是做给外人看,而且,只粉刷临街的老房子,街道背后更破烂的房子就不管,这不是“面子工程”是什么?这些钱用来救助弱势群体岂不更好?(新华社9月19日电)
而该市市长王鸿举接受采访时否认了“面子工程”的说法:城市的正常运转需要做这些事情,最终是市民得实惠,整容已取得明显成效,城市靓点不断涌现。 不知道王市长能不能被自己拿出的理由说服,反正我觉得这肯定是不能说服那些提出质疑的老百姓的。刷城运动中最需要回答的是:为什么正好是开会前才刷城?为什么只刷临街的而不刷背后的?老百姓到底能得到什么实在的好处?——口口声声说是“为百姓办实事”,却不能拿出让公众信服的理由,这是为什么样的百姓,又是办什么样的实事? 在一个开放社会中,政府不仅要为民办实事,办事的理由还要让百姓充分信服。只有能拿出让公众信服理由的“政府实事”,才是真正为百姓办的实事。 为什么这么讲呢?根据人民主权理论,虽然政府的权力来自于公众的授予,政府心中只能有公共利益,但毕竟行政官僚系统与公众在实体上是两分的,政府很容易形成超越公众利益的独立利益,即官僚利益,比如为升官而打造政绩工程,为利益而出台有利自身阶层的政策等等。为公也罢,为私也罢,因为权力掌握在政府手中,所以很多时候是很难分辨哪是公众利益,哪是官僚利益。 正是借着这种难以区分,官员很多时候能顺利地借着公众利益的名义,大行政绩工程,大上面子工程,理直气壮地以公共资源和公共权力追逐私人利益。 “能拿出让公众充分信服的理由”这个准则,能很容易从模糊利益中分辨出公共和官僚利益。所谓公众利益,是能够让公众直接感知到的实在利益。古典经济学告诉我们,理性经济人最敏感的触角是利益的触角,对外在加之于自身的利益能敏感地觉察到:新修的一座桥方便了自己的出行,新栽的绿树美化了自己的环境,新的就业政策让自己多了许多就业机会等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老百姓在利益面前是最坦诚最实在的,短视的、不讲理的、刁蛮的毕竟是少数,共同的利益感觉中,如果一项政策真能给百姓带来利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不会睁着眼睛说瞎话的。 如果一项号称“为群众办的好事”不能拿出让公众充分信服的理由,或者这个理由要经过很多层次的换算,那么可以肯定,这种“好事”就是穿着公益马甲的官僚利益,是粉饰政绩的面子工程。 用这个原则来看同日的另一条新闻:青岛福彩中心斥资2000万购买了一艘豪华游艇经营,惹起公众的争议,该中心负责辨称“购买‘福彩号’,就是为了让更多的高收入人群走入到彩民的队伍中来,募集更多的福彩公益金,为更多的弱势群体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好一个高尚的目的!从“福彩号”到弱势群体利益要经过多少环节的换算?显然,这是一个不能让公众充分信服的理由,所以其公益性也绝不成立的。 所以以后政府再要上马什么“为百姓办实事”的工程时,一定要想着“是否能拿出让公众充分信服的理由”,如果拿不出,就应该好好思考“工程到底对谁有益”这个问题了——这是对民意应有的基本敬畏。(本报特约评论员曹林 作者系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编辑)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