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南方都市报:关于“共同富裕”的浪漫主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12:00 南方都市报

  作者:党国英

  我关于大学生职业选择的评论发表后,在网络至少看到两篇批评我的文章。我很少回应或评论网络上的观点,但这两篇文章提出的观点值得重视,也值得讨论。

  发表在中国金融网的一篇文章《“共同富裕”已成泡沫?》(作者不明)在引述了我的
一段话以后,说我的文章让人们不要幻想“人人”都能够拥有资本家那样的生活,只要有一个含糊、暧昧的所谓“能体面地工作和生活,特别是要他们的后代有机会成为社会‘白领’。”就应该知足了,而这个“体面地工作和生活”的前提,就是在少数资本家资本的底下“成为雇佣工人”。该评论还说,“党专家的意思是要大家‘认命’。还有一个露骨的特征就是,在如此‘高级别’的官方研究机构的专家那里,‘资本家’这个阶层的存在,赫然得到确认,毫无前些年的遮遮掩掩。”

  尽管批评者的口吻充满轻蔑和嘲讽,但我还是愿意相信,如果我与他有机会面对面地讨论,很有可能我们会取得共识,因为讨论双方更有可能表达出在一篇短文中的未尽之意。

  资本家的存在早已是一个现实,我自己从来不遮遮掩掩。若干年前,“理论家”的确讨论过“小业主”和资本家的区别,而政策制定者似乎是鼓励小业主发展,限制资本家生存。现实的力量无情地把这个争论推开了,现在的地方政府早已在执行鼓励资本家的政策。某省在两年内把集体乡镇企业转变成了私营企业,官员们对自己的工作业绩喜不自禁。某地领导的产权改革政策已经由“卖光”变成了“送光”。对于这个过程,我从来持一种谨慎乐观的态度。对于私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我向来不否定,而且乐观其成。但我也同时呼吁要调节劳资关系,并把调节劳资关系作为中国社会转型的三大任务之一。劳资关系的调节,是关乎民族长期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大事情。

  我不知道批评者自己认为“多数”劳动者究竟能不能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和资本家一样富裕,我也不知道他如何定义“富裕”。过去有一种理想,就是消灭资本家,实现大一统的“公有制”,让人人变得一样富裕。为了这个理想和这个制度,我们付出的代价极其惨重,现在的一些年轻人不大了解。我希望他们读读徐友渔、杨继绳、鄢烈山和笑蜀等学者的相关作品。或许评论者最终会认识到“通向地狱的道路是由良好愿望铺成的”这个道理。

  社会竞争会把人分为劳动的所有者和资本的所有者,马克思把这叫做阶级对立。这种对立的发展的确是充满血泪的过程。现实中国有数不尽的案例超过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描写。但是,同样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历史事变,约束了资本,保障了工人的权利。这些历史事变包括技术的进步,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国家权力的中立化,公共财政制度确立,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等等。谁都不能否认,今日发达国家的劳资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一些人拥有富可敌国的财产,但这些财产实际上已经高度社会化了,财产的使用受到社会权利网络的巨大制约,其中工人阶级及其工会组织也在发挥作用。一位英国农场主告诉我,英国的地主和他们这些租地者比起来,其地位十分可怜。尽管我深知英国阶级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还是为这个话感到惊异。他们的社会关系何至于此!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的转变并不全是通过暴力实现的,主要的变革过程是缓慢的、渐进的。

  我看不出“体面地工作和生活”这个生活目标有什么令人感到耻辱的地方,当然也不相信做“雇佣工人”就一定不能实现这样一个生活目标。从现实关系讲,我不否认我们的“雇佣工人”远未到达这样的生活目标,但这正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而且解决这个问题很不容易。正如有的评论者所说的,我们在对香皂征税,但对游艇却置之不理。征收

燃油税和公车改革这样有利于社会平等的事情,我们喊了多少年了,却因为许多“困难”而不能推行,遑论其他深入的改革提到议事日程。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各项必要权利还远远没有落实,城乡之间的鸿沟为世界所仅见。解决这些问题没有灵丹妙药,不外乎推行民主政治、实行社会平等政策这样一些做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了
和谐社会
的6项内涵也是社会改革值得推崇的目标。只要我们不把这些目标仅仅摆在纸面上,那就有希望。当然,连渐进改革也不肯去做,那就要承担严重的后果,只是我们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

  在社会矛盾尖锐的时候,有人会从个人长期的政治利益角度看问题,而不是从中立观察者的角度看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没有什么不对;甚至可以说这是维持某种改革压力的必要条件。但我担心当事者忘记了自己真正的追求,以为自己的激进立场就是代表了全民。如果我认定我的批评者属于这种情况,那我对说服他就不抱幻想了。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