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工人日报:无车日,构建一幅和谐的出行图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2日12:05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作者:刘文宁

  类似“无车日”的倡议,即使在汽车工业发达的地方,也往往被人们视为带有理想色彩的公益环保之举。但是,如果看一看我们不少城市道路上排成长龙的车辆,看一看高峰时段“视线内一片尾灯”的城市交通“壮观场面”,我们发现,这种倡议的出现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假如有人提议,某一天,有车一族放弃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上下班,这一倡议会得到多少人响应?9月19日《中国青年报》的一则报道说,有人将这道题目出给了北京的百姓———几位环保志愿者在北京街头散发传单,向市民倡议在9月22日“国际无车日”放弃私家车,改乘公交车、地铁或骑自行车出行,减轻交通重负,倡导节约能源,尝试城市出行新方式。

  类似“无车日”的倡议,即使在汽车工业发达的地方,也往往被人们视为带有理想色彩的公益环保之举。但是,如果看一看我们不少城市道路上排成长龙的车辆,看一看高峰时段“视线内一片尾灯”的城市交通“壮观场面”,我们发现,这种倡议的出现似乎又在情理之中。现在的问题是,响应者到底会有多少呢?比如,就目前城市交通状况而言,如果“弃车一天”的代价是不得不提前出门,是不得不拿出足够的力量与勇气加入挤公交车的大军,还难免迟到被领导批评,一天下来的奔波难免令人疲惫不堪,那么,这一倡议能得到多大程度的回应呢?

  实事求是地说,“无车日”的倡议很难改变汽车文明的现实进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类似倡议就没有什么现实意义,相反,它应当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比如,随着私家车数量的日渐膨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体验汽车给生活带来的深刻变化,那么,如何才能共同绘就一幅理想的出行图景呢?

  一个值得期待的出行图景,至少应该是顺畅有序,而不该是让人每天出门之前总为“会不会又堵车”而焦躁。它应该是出行方式有多种选择,而不该让人在放弃私家车出行时而犹豫不决。其道路建设乃至

城市规划应该蕴含更多人性化、科学化成分,而不能让人摸不着头脑,不考虑出行效率。

  一个值得期待的出行图景,应该以保障路权平等为底线,即在车与车、车与人、人与人之间,不存在差别与歧视。车与车、车与人、人与人之间,均平等享有上路出行的权利,且互相尊重、彼此礼让、和谐有序。它应该具备这样的理念,即汽车仅仅是一种出行代步工具,而不附带其它的身份或财富的炫耀。此外,它还应该体现为,行人车辆自觉守法,执法者文明执法,警察与路人、司机之间和谐相处。这样的出行图景,其道路通行法规应该更切合疏导交通、提高出行效率、保障人车安全的宗旨,而不是让人一上路即胆战心惊、动不动即可能陷入违章被罚的窘境。

  一个值得期待的出行图景,还必须建立在一个现代的汽车文明之上。基于此,

汽车消费应该被置于一种理性的规范与引导之下,即更符合环保及节约要求的车型普遍受到鼓励与追逐,而不是受短期经济发展指标的左右,随意对某种车型的上路做出限制性规定。与此同时,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应该顺应且有益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汽车工业的规模与速度均能与上下游产业保持合理的平衡状态。

  在一个值得期待的出行图景中,在一个汽车文明时代,汽车永远应该被定位于服务于、造福于公众的工具,而不能异化为某种控制人、左右人甚至危害人的东西———这应该成为我们更多人的共识。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1篇。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