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沈从文的读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5日12:14 新民周刊

  “有些文章很年轻,到你成大人时,它还像很年轻!”

  撰稿/张新颖

  近半个世纪前,1957年,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出版过文学作品(上一次作品的出版还是在1945年)的沈从文, 忽然被告知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沈从文小说选集》。已经改业
好几年的沈从文写了篇《题记》,伤感地说:“我和我的 读者,都共同将近老去了……”

  果然,等到他的作品可以再次出版,又过了20多年,到了80年代。沈从文的老读者,愈发老了,也越来越少了。

  但也就是从80年代开始,新的读者出现了,而且越来越多。到今天,沈从文的读者,年轻的读者,一代又一代地成 长起来;而沈从文的文学,也在一代又一代年轻读者的阅读中,生命常青。

  我想到沈从文的读者这个问题,不仅因为我自己是一个从80年代开始阅读沈从文的人,更因为,我现在正和一群年 轻的沈从文读者一起,共享了一个讲读沈从文的课堂。2005年春季,我在

复旦大学开设了“沈从文精读”课。本来是给三 年级本科生开的专业选修课,预定上大半个学期,因为这个年级的学生下半个学期要出去实习;结果选课的人从一年级到四年 级的都有,还有许多研究生和进修生旁听,这样就把这个课上了完整的一个学期。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沈从文是最受学生喜爱的几个人之一,从本科到博士的各类学位论文,以沈从文为题的,已经积 累成一个庞大的数量。但是,就我所见,奇怪的是,绝大多数的论文,是在重复关于沈从文的一些差不多已成“定见”的“套 话”,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理解和叙述沈从文的“模式”。这样的状况,其实是学术界沈从文研究、高校课堂沈从文教学的反 映。

  我想,年轻的一代喜欢这个作家,这是特别值得珍惜的;但是年轻的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屈从”学术研究和课堂教 学的“权威”,把自己的阅读感受“整理”成适合于“定见”、“套话”和“模式”的“理解”,这,是非常遗憾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我们的研究和教学提供给学生的理解空间太狭窄了,根本上是研究和教学本身理解沈从文的空 间太狭窄了。这个狭小的空间不足以让年轻一代的沈从文读者把自己阅读感受中蕴藏的阐释沈从文的活力充分释放出来,从而 形成对沈从文理解的深化和丰富。年轻一代读者自己阅读感受中蕴藏的阐释活力,往往“胎死腹中”。

  今天来看沈从文,首先应该拓开我们自己的理解空间。我的想法,是把沈从文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的时空中去理解 ,简明一点说,可以从三个阶段来谈:

  第一个是文学阶段,基本上是到30年代中期,可以以1936年《从文小说习作选》的出版划一条边缘模糊的界线 。《习作选》的出版,等于是十年创作的一个总结。这个文学阶段主要还是“创作”的阶段——这个文学还是一个“创作”的 概念。

  第二个阶段是从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结束的时候,这是一个从文学到思想的阶段,越是往后去,思想的成分越重 。这个思想者是一个非常痛苦的思想者,和现实粘连纠缠得厉害,不能圆通。但我觉得就是这个痛苦、粘连纠缠和不能圆通, 特别有意义,有价值。

  然后就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到他去世,第三个阶段。我觉得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实践的阶段,他怎么 在一个变动的时代过程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安身立命,在精神的严酷磨砺过程中,去追求意义和价值。

  对应于这三个阶段,是三种形象:一个文学家的形象,到一个思想者的形象,再到一个实践者的形象。这个变化过程 非常明显,但不能割裂开来,其中有贯穿性的线索。贯穿起这三种形象,大致上可以描画出沈从文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知识分 子,在20世纪中国巨大变动时代里的人生轨迹。

  不过,课堂教学不能凭空端出“思路”和“框架”,而必须从实处出发,落到实处,最后让学生形成一个他自己理解 沈从文的“思路”和“框架”。精读课的精讲、细讲,其实正是从文本出来,从精细处出发,来“活化”、瓦解、反抗一切凝 固化地理解沈从文的“定见”、“套话”和“模式”。简单地说,是引导年轻人读出他们自己的沈从文。

  1948年7月的一天晚上,在颐和园消夏的沈从文和儿子虎雏讨论《湘行散记》,说:“这书里有些文章很年轻, 到你成大人时,它还像很年轻!”

  他儿子就说:“那当然的,当然的。”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