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东方早报:看韩桂芝丈夫孤身战六亲苦涩反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10:44 东方早报

  原黑龙江省委副书记韩桂芝的“权贵之家”中,有6人涉嫌贪污受贿,惟一清白的是韩的丈夫。在韩伙同家人受贿950万元时,韩夫曾“以一战六”,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们停止腐败,但最终还是屡战屡败。

  从韩夫的“孤立”谈起

  笔者可以肯定的是,韩家内部弥漫着的那种腐败是有益的、是让人感到骄傲和兴奋的事情的气氛,无疑加速了韩桂芝的堕落———这就是文化的作用。

  目前腐败的泛滥,原因之一在于腐败成为一些人眼中“正常”的事情,一些人痛恨腐败是因为自己没有机会腐败。在这样的一种文化氛围里反腐败,怎么可能不会越反越腐呢?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反腐败要取得成功,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如果反腐文化成了家庭文化,则像韩桂芝这样的腐败分子就会承担强大的心理压力,就会觉得自己与社会和家庭格格不入,韩的“反腐丈夫”也不会在劝阻韩桂芝时“口将言而嗫嚅”,文化对腐败的抑制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文化强调心理认同,强调人的自主意识和主动性,也就是通过启发人的自觉意识达到自控和自律。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虽然我们在制度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正像在韩桂芝家中所表现出来的那样,一些人在文化上是认同腐败的,结果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制度的作用。 空军指挥学院郭松民

  苦涩的“孤身战六亲”

  笔者除了为韩夫苦心护家的行动感佩外,更多的是后背沁汗。同床数十年,目睹妻子一伙非法敛财近千万之巨,除了他忍受力过人以外,还能剩下什么可资国人借鉴的反腐良策?

  在我国几千年传统封建家族观念醺陶下,像韩夫这样,想“以廉保家”者有,但少,最终“以一战六”,免不了败北的命运;相反,“振兴家业”者众,似乎“只求致富,不问出路”的“攥钱文化”正肆虐着我们社会的肌体。在此反腐土壤中,要丈夫大义“灭妻”,可谓难于上青天。

  韩夫没想到去举报妻子,不外乎是心里仍藏着那一层侥幸心理。进一步说,韩夫在抵抗腐败侵袭中的默不作声,恰恰反映出当今反腐的利刃依然未插进腐败者的软肋,行之有效的让贪官无处可藏的反腐巨大合力场未形成,反腐还只是一些斗士在那里与贪官在赤膊上阵,反腐群众基础还显得很薄弱。

  如此看来,要让反腐利剑斩所有贪官于马下,我们必须变离奇为常态,让监督无处不在,让权力彻底公开运作,使公权无法、无处、无胆堕落。这才是反腐工作从源头抓起的惟一路径。 四川省成都市周明华

  勇当“廉内助”只是个案

  一个贪官的背后,往往站着一个“贪内助”,这已经为无数的事实所证明,而韩夫的做法,无疑不符合人们对这一现象的常识。

  韩夫屡次劝阻均以失败告终实在很正常,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一方面,权力炙手可热的官员常常听不进任何劝告。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不受监督的权力是丧心病狂、不可理喻的。另一方面,利用“廉内助”反腐,作用极其有限。“廉内助”靠的是道德上的自觉,而道德通常奈何不了不受约束的权力。

  其实“贪内助”之心思,与贪官之心思并无二致,显然都是认为自己搞腐败暴露的几率不高。当然,我并不反对利用“廉内助”反腐,有人劝诫总要好些吧。

  如果认识到“廉内助”劝诫成功的可能性极其微小,那就应别寻治本之策。其实,对于什么才是治本之策,人们都已深知,比如实行官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实行金融实名制,等等。

  韩桂芝的丈夫勇当“廉内助”只是不具普遍性的个案,不过这一个案的出现也自有其价值,但愿我们能从中悟出点什么,让其价值充分体现。山东省济南市孙立忠

  他打碎“家庭反腐”梦想

  动辄“全家覆没”“家破人亡”,这就是近年来贪污腐败窝案呈现出来的一大鲜明特点。

  身为黑龙江省建委的一个处长,韩夫肯定懂得法纪防火墙的威力。然而靠亲情防腐拒腐,力量似乎显得有些太弱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亲亲相隐”的道德传统,谁也没有指望韩夫勇敢地站出身来,冒着家庭破裂的危险主动检举自己的老婆孩子,所以他只能孤独而绝望地目睹身边的亲人一个个地身陷囹圄,接受迟到的正义审判。虽然他早将他们视为另类,以保全自己的清白。而妻儿老小也从来没将他这个为人夫、为人父者当作“自己人”。然而在垂老之际,家破人亡终究是人生一大不幸。韩夫的悲剧固然与其懦弱的性格有关。他的悲剧至少也给一些人奉为至宝的“家庭反腐”打上了一个问号。

  从韩夫身上,可以看到让一个人的良心守住一个官员家庭的节操,太难。不进一步扎牢体制防范的篱笆墙,离开了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阳光如果照不到韩桂芝、李桂芝、王桂芝这样的家庭,像韩夫这样的洁身自好者,不被净身出门已算万幸!河南省郑州市张培元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手机上新浪随时了解神六进展 短信看世界与航天员一起翱翔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