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曝光公交“违法率”更须善后措施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16:09 信息时报 | |||||||||
作者:贺贝 广州公交、出租车交通违法率持续走高的趋势令人关注,继今年5月份达到20.78%(见《信息时报》7月16日)后,8月份飙升到了84.82%,多达21204宗,占全市执罚机动车违法总量的8.78%,一些有名的公交公司也成了违法大户(《信息时报》10月11日A10版)。如此大面积、高比率的交通违法,应从管理部门中查找制度上的原因。
公交、出租车属公共服务行业,在管理水平和规范驾驶方面,历来胜于其它机动车辆,为何在年年“强化管理”、设施不断升级之下,交通违法率如今反而飙升到惊人的地步?显然,这远远不是“司机素质不高”可以解释得了的。公布“违法率”虽然可以引起当事单位和司机的警惕,加大纠正力度,但如忽视了对违法原因的调查和相应的整改,违法率高企的状况仍然难以改变。 违法行车危及生命安全,当司机的谁想违法?因此,违法的多发、频发必有其内在原因。比如管理规定不合实际难以操作,奖惩考核与安全行车存在矛盾,疲劳驾驶和饥饿行车,交通设置不当标识不清,道路通畅上存在盲点,等等。这些并非笔者的主观推测,而是来自媒体的报道,如果至今仍是如此,那就说明公交、出租车和交通部门的现行管理制度,存在相应的管理缺陷。 至于是什么缺陷,对安全行车影响有多大,那就需要作详细的调查分析。公交、的士盛载的是人的生命,违法行车造成的后果,要比一般的机动车严重得多,而目前违法率高居不下,这就很有必要对违法原因进行一次调查。为着调查的全面、客观,公交、的士公司应公开它的内部管理制度(公共服务行业的管理事关公众利益,应当透明化),看看是否合法合理;应广泛听取司机意见,看看是何原因要违法驾驶。笔者相信,不适当的市场化操作,应是其症结所在。 公共事业单位管理上受着行政约束,其规范性和操作水平应比一般企业更高,然而如今竟有八成多营运车辆违法行车,因此即使设施更豪华、扮相更漂亮,也是颜面何存!这暴露出城市管理中的软肋,因此“违法率”曝光后,期望能有有效的善后措施。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