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周刊专题 > 正文

新周刊:重庆想要长多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12:17 新周刊

  工业重镇,码头文化,去四川化,摩天大楼和吊脚楼,江畔与山地城市,巴文化与移民……重庆身上凝聚着众多元素,呈现出太多层面和可能。在这个城市们都在拼命奔跑的时代,往往你还没有看清,它已经奔向下一个目标,或许连它自己也没有看清。

  文/陈漠

  重庆想要长多高

  山水城市和盆景式市貌,吊脚楼与摩天大厦,这座城市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一切元素,努力向上生长。

  “城市对于个体的人而言,就像一片森林对于一只昆虫,还好我们是一群有共同意识的昆虫”,一位建筑学学生在一次集体调研活动的附言中这样写道。

  这次调研活动名为“重庆爬虫”,始于2003年国庆期间,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99级建筑学6个班的同学对重庆的城市总体景观、城市空间景观、建筑景观三大板块进行调查,构成对以渝中半岛为核心的重庆主城区城市风貌的记忆。

  那位同学在附言中继续说道:“五年了,并不短的时间,为什么生活了五年的城市,对我来说还是如此陌生?”重庆,两江环绕、层峦叠嶂,一座在西部、甚至在全国都非常独特的山城,蕴含丰富的可能性和多样的层次,让每个人随时都感到陌生和惊喜。

  “来重庆的朋友第一时间应该出现在朝天门,在那里可以看见重庆的轮廓”,“重庆爬虫”活动的指导老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陈纲这样介绍重庆,“接下来应该去逛逛滨江路、山头公园,体验山和水的交融。”对于把重庆和香港作类比的说法,陈纲却只同意一部分:“从山水来说,重庆和香港有一定共性,但香港海上视点的距离和临江的重庆大不一样,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关键是要去发掘这个城市美的所在,而不是抄袭。”

  沿着黄花园大桥从江北区往渝中区前进,可以看见山体上星星点点的吊脚楼,背景是渝中半岛高耸入云的现代建筑群,整幅画面笼罩着浓厚的魔幻色彩。重庆籍导演张一白说,如今的旧楼已经作为一种文化迷恋而存在,“旧建筑、旧风貌,对于文人总是美好的,但对于那里的居民来说却是痛苦的,至少是不舒适的。”开发,成为这个蓬勃向上的城市的关键词。

  “开发的定义是什么?新建?改建?”陈纲出言谨慎,“重庆9区其实有着很多不同的地理形态,以渝中为例,沿江也有很多可以开发的地方,关键是怎么开发。”陈纲的观点是,并不是非要维持老旧的东西,但传统的内涵和新的功能并不矛盾——“吊脚楼争取到最大限度的使用空间,难道不是山地建筑最实用的形态吗?虽然,它的私密性、到达度在现在都已经不再适合当住宅了,但像洪崖洞那样改作特色商业设施,有何不可?”陈纲所说的洪崖洞位于解放碑沧白路,由重庆最负盛名的小天鹅集团开发,项目沿江长约1.2里,商业总建筑面积逾50000平方米,以“吊脚楼”风貌为主体,通过分层筑台、吊脚、错叠、临崖等山地建筑手法,形成一个“立体的空中步行街”。

  吊脚楼,是重庆特色;摩天大楼,同样是重庆特色。从南山的一棵树观景台望过去,渝中半岛仿佛一个剔透的盆景,400多栋高楼穿插其中,构成了跳跃的城市天际线。重庆的高楼总高度已经在全国名列前茅,规划中的重庆

第一高楼、万豪国际金融中心高度达到了320.4米,而未来渝中半岛还将新增100多栋高楼。

  截至2004年,重庆的平均人口密度达到了每平方公里380人,即使在人口众多的中国也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在这个前提之下,你才有可能对重庆鳞次栉比的高楼有更深的理解。作为解决人口与土地困境的重要方法之一,“往上走”还是必须。陈纲认为,要注意的是在布点、建筑高度的控制上应该谨慎,“毕竟,高层建筑对轮廓线有很大杀伤力。”

  山地城市是三维空间的地形概念,有着比二维的平原城市丰富得多的层次。在重庆,更有江面的视点、路上的视点、山上的视点、山下的视点等多重角度,甚至连建筑的第五立面也成为重庆城市建设要考虑的因素。这种特点带来了观察城市的多角度性,使得重庆的标志性比其他城市更为显著,但城市规划要考虑的因素和建设难题也要比平原城市多得多。

  1994年重庆市政府就曾进行过山城风貌的专项研究,而最近,重庆市规划局又和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联合完成了《重庆都市区自然条件、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课题。连同之前完成的《重庆都市区人口发展研究》、《重庆都市区总体城市设计研究》、《重庆都市区城乡一体化研究》、《重庆都市区城市用地发展态势研究》等课题一起,构成了重庆城市规划建设的保障。

  如何依据重庆的格局特点,强化山地城市的天际轮廓线;如何让吊脚楼、缆车、过江索道、坡道、梯台、树、楼等共同构成的城市特色延续下去;如何保留摩天大楼之间的视线通廊,避免城市内部建筑的逼窄感;如何杜绝见缝插针地修建,有效疏导人车流动向,让城市各区块合理契合。

  作为独一无二的特大型山地城市,重庆是在为整个中国做山地城市建设的尝试。

  重庆要走到哪里去

  拥有山水美景,也面对山水的阻隔,重庆在探索交通方式的可能性,怎么走,走向哪儿。

  “水域,这就是俄国所需要的。”300多年前,古老的内陆国家俄罗斯说出了他们对交通线的渴望。300多年后,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对交通线有着同样的心态。

  “4小时重庆,半小时主城”,这是在重庆听到最多的口号。“8小时重庆”工程刚刚完工,重庆现在的目标是在2020年形成3600公里“三环、十射、三联”高速公路路网,从任何一个县到主城区只需要4小时,从主城9区到市中心不超过半小时。

  重庆对交通的急切心态是有理由的。直辖前,重庆的高速公路只有114公里,从偏远的县到主城区要两三天。想象一下,作为同一个市的市民,到主城区要比到其他省所耗费的时间还要多,你会有怎样的心态?1997年,重庆直辖,当年就被确定为重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交通建设年,之后重庆又三度修订交通规划,投入巨资改造重庆交通状况。为山水之城而自豪的重庆人,同时也开始改变山水所造成的交通阻隔。

  桥,对于和江河生死依存的重庆,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以重庆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发展格局,和主城区的紧密联系成为了发展的必要保障。大到城市组团的规划、小到一个新开发小区,都必须考虑到以何种方式保持和主城区的联系。

  9月28日,投资3亿多元的长寿长江公路大桥开工建设,这是重庆近期规划中沿江区县最后一座长江大桥;同一天,云阳长江大桥正式通车。数一数重庆的桥,会得到一个令人乍舌的数字:仅在主城区,长江上已建成大桥5座,在建4座,嘉陵江上建成9座,在建2座;而整个直辖市境内的长江大桥就有13座,3座正在建设中。对比重庆下游的长江沿岸省市,建桥总量才12座。

  重庆新闻比重最大的是交通新闻。直辖8年,重庆花费了11亿元更新城市公交车3700多辆;重庆江北机场新增7条国际航线,而第二个国际机场也已经选址完毕;重庆唯一的出海大通道渝湛高速公路年底即将贯通;2007年底以前将建成20余条出境路。在一个个建成、通车、开工的消息中,我们看到的是重庆对外向交通的迫切渴望。

  向外,重庆在努力走出去;在主城区,重庆更展示出山地城市交通的复杂性。

  刚刚毕业于重庆大学的暨苑茹住在南岸区,上班地点是在渝中区的解放碑,9月6日上午石板坡长江大桥因车祸造成的4小时交通瘫痪中,她也曾跟数万市民一起徒步走过大桥。至于江北区,她很少去,“从我家去江北要一个小时,回来又要一个小时,何况购物、娱乐、餐饮,南坪都有,没必要去江北。”

  组团,这个从2002年开始出现在媒体上的城市规划概念,在山城重庆有着更现实的表述。观音桥、解放碑、沙坪坝、南坪、杨家坪,五个组团分列在两江四岸,聚集着各自的人流和居住氛围,城市多中心的格局导致了人流动向按照各自的生活半径演变出各自的同心圆。英国的建筑评论家C·詹克斯用“异质大都市”的概念来形容当今城市中多元共存的现状:人群在城市间的异地流动、城市中的跨区域流动构成了多元共存的推动力,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半径。如何让各组团之间流动起来,成了调动城市活力的首要命题。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陈纲认为,重庆的组团更像微型城镇的概念,一个组团到另一个组团比较远,要使人们愿意交流,就必须加强公共交通的便利和实用。

  任何一个到重庆的外地人都会感叹重庆公共交通的多样性。从城市楼群中穿梭两江四岸的索道,江面上往来的轮渡,上下坡道的缆车,不仅带来平原城市所没有的景观感受,更以其平易近人的价格和使用的便利性告诉你,这就是重庆公共交通的一部分。如果时而临江、时而入地的轻轨还没有让你体验到这座城市的复杂性,那凯旋路电梯和菜园坝汽车站旁的皇冠大扶梯更可以展示出重庆在拓展公共交通上的想象力。而为了连接解放碑和江北城两大CBD区域,构想中的朝天门两江隧道和以电梯代步的人行越江通道则把公共交通方式的可能性探索到了极致。

  在重庆,交通不是二维的概念,而是水平、垂直两个坐标轴再乘以跨越江河、山头的复杂算式。

  重庆是谁

  重庆是四川吗?重庆是西部吗?重庆属于哪个经济区?重庆的荣誉感在哪里?

  一位在外地工作的重庆人对别人的无知很是恼火:“直辖八年了,你们还以为重庆在四川,那是你们的错。”直辖以来,重庆众多单位从“四川”换成了“重庆”,四川美术学院是个例外。四川美院教授周琮凯以魔幻现实主义的口吻谈起这事:“我们填差旅报销单——出发地:四川美院;目的地:四川成都;报销标准:外省。”

  但不管怎样,重庆已经不再是四川,它是重庆。一个字头由此诞生。同在西部的另一个城市西安,歌手张楚唱道:我没法再像个农民那样善良,只是麦子还在对着太阳愤怒生长。而西部另两个城市重庆和成都则在网民间的口水战里,演化出一幕幕身份解构和重建的好戏——充满着压抑感的重庆没法再像个农民那样善良,它的摩天大楼正在对着太阳愤怒生长。

  尽管重庆是一个“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殊的直辖市,尽管还有55%的农业人口,但重庆从来就不是农耕文化的代表。在汽摩、仪器仪表、精细化工、大型变压器等方面,重庆历来是全国重要的生产基地;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中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问题2006~2020》中,重庆也被定位为重化工业中心。重庆市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勇不无自豪地说,重庆是一个门类非常齐全的城市,工业26个大类我们重庆都有。

  这样一个工业化程度非常高的城市,总是被误解为农耕文化中心的四川的一部分,自然会引起它的不快。所以,不难理解去四川化的心理背景,那就是工业化城市对农耕文化的脱离。所以,也不难理解重庆对自己被误读而产生的焦虑和愤怒:我不是农村,我是城市!我不是四川,我是重庆!

  直辖八年,重庆GDP为直辖前的2.1倍,年均增长率达到9.8%,超过全国0.3个百分点。重庆成了西部的投资热地,去年投资1600亿,今年预计投资2000亿以上。承担了三峡库区85%以上移民、拖着直辖之初366万绝对贫困人口的重庆,现在的成绩单让所有重庆人拥有了集体荣誉感。

  重庆开始频频出击,在中国经济地图上寻找着自己的位置。2004年2月,重庆和四川、成都签订“6+1”协议,一个被称为“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川渝两地合作课题也将列入国家的“十一五”规划。2004年6月,重庆与贵州签订“1+16”合作协议,“西三角”的概念呼之欲出。2004年5月,重庆与浙江签订系列经贸合作协议,在长江航运、铁路、航空等方面,重庆和上海等长三角城市有很多共同语言。有观点认为,经济总量占全国40%的长江经济带是一个“H”,中间一横是长江,右边一竖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横竖交点是上海,左边一竖是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横与竖的交点是重庆。而早在2003年,重庆就与香港两地签订了“9+1”合作协议,与澳门签订“8+1”协议,珠三角也向重庆敞开怀抱。

  作为西部的最东部,作为西部省市南下、东进的必经之路,作为长江航运的枢纽,重庆似乎拥有了向四面辐射的能量。李勇说,重庆不属于CEPA,不仅仅是西南,也不仅仅是长江经济带,重庆可以建立自己的经济圈。重庆工商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教授韩渝辉也认为,以重庆核心城市圈的一体化建设为基础,以重庆经济协作区为主要推进平台,加强区域城市合作,足以建立西部发展高地,形成“中国第五增长极”。

  用发狠式的不服输劲头埋头苦干,让重庆有了寻找对手一搏的底气。1999年,重庆GDP达到1488亿元,超过成都。接下来,谁是对手?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发出豪言:20年后,重庆将成为现在的香港。2015年至2020(或2025年)阶段,重庆的经济总量会有1.2万亿元的GDP,等于现在香港的GDP。在重庆的荣誉坐标系里,向下是成都,重庆要证明自己比成都强,向上是香港,重庆想努力赶上香港。

  重庆是什么?一位重庆市民这样描述重庆:“8岁那年从丰都乘船第一次来到重庆,在朝天门码头的船上仰望重庆,一栋栋高楼高耸入云,我心里想:这才叫城市。”现在站在朝天门码头,这座叫做重庆的城市比原来更加高大,正在环伺四周。

  谁是重庆

  水陆码头,山上山下,重庆的城市性格因为人的变化而变化。

  在移民文化成为城市荣耀的年代,问谁能代表一座城市就变得吊诡起来。广州是移民城市,上海是移民城市,北京是移民城市,深圳当然是移民城市,重庆自然也是移民城市。

  投资约1.1亿元的重庆湖广会馆修复工程自2003年底开工,在2005年9月正式开放。它不仅是重庆历史文化旅游的一个新景点,更是清代重庆作为繁华商埠的见证,也展示了从清初“湖广填四川”开始到民国初年的移民史。重庆湖广会馆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殷亚民说,300年前重庆人口不到9万人,大量移民的涌入对重庆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对重庆产生影响的不止300年前那次。抗战时,国民政府从南京撤至重庆,重庆成为当时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中心。陪都7年,给重庆留下大大小小陪都文化遗迹近400处。

  除此之外,重庆还有另一个精神偶像。《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之季世,巴国有乱……蔓子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救巴。巴国既宁,楚使请城。蔓子曰:‘藉楚之灵,克弭祸难。诚许楚王城。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头授楚使。”这位爱惜故土的巴国国王,在重庆人心目中代表着尚武、豪爽、质直少文等内涵。

  在重庆努力寻找文化根源的路上,流传最广的重庆文化符号就是码头文化。重庆因水而兴,巴人自古便有煮盐运销的传统,这个偏僻荒凉的山区,曾经发展成为长江中上游的文化中心。重庆人说:“从水路进入重庆,可以看到更丰富的层次。”船一靠岸,从朝天门码头往上,是层层高耸的台阶,刚到达重庆便免不了进入了奔波的语境。作为人和物集散地的码头,总是隐含着聚散无常和匆忙赶路的信息,而喜欢聚众和释放情绪都是码头的性格。重庆九门八码头,培育出耿直和血性的城市性格。

  重庆媒体一位记者,小时候在重庆的区县生活,大学在成都度过,工作、安家却在重庆:“因为觉得这座城市的人容易打交道。重庆不是个让人一见钟情,却是可以让人一身相许的城市。”说到重庆人的性格,她觉得在于“他们的表达方式比较简单直接,不太顾及别人感受,不在意细节,好坏都喜形于色”。“不过,过去所说的‘耿直和血性’的评判标准在现在重庆人的思维里也不那么简单化了”,越来越多的新移民涌入这个城市,越来越浓的商业气息涌了进来,这个城市原本简单的行为逻辑也因此变得复杂起来。

  因为独特的地理形态,重庆人的居住方式也因此而形成特色。每个山头相对平整的地方叫做“坪”,每个坪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区域,按照该区域居民的职业和社会角色形成相对封闭的区域文化。重庆诗人李钢评论说,重庆人的居住格局是分离,使得相互之间的社区文化保持着相对独立。难以形成统一意识,总有另立山头的打算,即所谓山头文化。

  对于直辖,重庆人更多记住的是这样几个片段:秦时,巴郡直属;抗战时期,重庆为陪都;建国后到1954年,为直辖市。这到后来一直成为重庆第四次直辖的背景音乐,甚至被重庆直辖后的《重庆年鉴》收录其中。不久前的“2005重庆美食博览会”上,即力图提升重庆菜档次、提高重庆菜的知名度,为重庆菜正名,期望着“渝菜”能成为中国八大菜系之后的第九大菜系。

  与其说这个城市不善于表达自己,不如说此前它一直没有找到表达的机会。直辖之后,这座城市里涌动着越来越多的机遇,重庆也因为自我身份的确立和强化,有了一种话语权,越来越强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而2005年6月,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支持,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魅力重庆网上行——中国网络媒体赴渝采访周”活动刚刚落幕。9月,“中国著名作家看重庆”活动又在重庆开幕。

  朝天门广场面向滚滚东去的江水,碑上铭刻的《朝天门广场赋》中有这么四句:“贯六峡两江之汇,率九宫八卦之冠,总扼西南之枢纽,遥牵吴楚之群船。”道尽这座城市的欲望与追求。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点击此处进入《新周刊》论坛

  相关专题:新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