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六回家全球瞩目(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9日09:08 环球时报 | |||||||||||
把返回式卫星、飞船和航天飞机等航天器发射上天并让它们在轨道运行,只能算“行百里者半九十”,如何让它们安全返回,是最后也是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也是全球最关注的焦点。据专家介绍,神舟六号飞船的回收技术与神舟五号基本相同。 神六“回家”分四阶段 神六返回地面需要经历4个阶段:首先是接到返回指令后,飞船调整飞行姿态,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飞船按程序点燃发动机制动,进入返回轨道。发动机的点火时间
为了神六的顺利降落,有关部门选择了一个主着陆场,一个副着陆场和十余个应急着陆场。 主着陆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的阿木古郎草原。那里东西长上百公里,地势平坦,土质松软,有利于返回舱的安全着陆和对航天员的快速救援。副着陆场位于酒泉附近,距主着陆场约1000多公里,准备在主着陆场气候条件不适合飞船着陆的情况下使用。此外,十余个应急着陆场分布在我国境内和境外,为飞船在飞行期间出现紧急故障需要尽快返回而设立。 精度、安全是两大难点 美宇航局的资料显示,航天器的回收过程有两大难点:一是精度,也就是说要让航天器从离地几百公里的轨道上,准确地落到地面的指定地点,要考虑航天器本身的运行速度、地球运动速度、空气阻力、气象干扰等各种因素。二是安全,首先要做好热防护,避免航天器被剧烈大气摩擦造成的数千度高温烧毁,还要尽量减少冲击,以确保卫星上搭载的设备和资料不被损坏。载人飞船则要更进一步,必须考虑宇航员的生命安全和生理承受能力。 在载人航天领域,回收技术是一步步成熟起来的,多名宇航员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原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1967年4月23日乘“联盟”1号飞船返回地面时,因降落伞未打开,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在执行空间飞行任务时献身的宇航员;原苏联“上升”2号载人飞船在返回时操纵系统发生故障,迫使宇航员手动操纵,飞船落点离原定回收地800公里,3名宇航员险些被摔死;“联盟”11号载人飞船返回时密封系统出现故障,导致返回舱急剧漏气,3名宇航员全部牺牲。 中国回收技术精度更高 目前,俄罗斯、美国、中国、欧盟、日本、印度和巴西都能发射卫星,但能让航天器按计划回收的,只有俄罗斯、美国和中国。这三个国家恰好也是有能力从事载人航天的国家。可以说,回收技术是载人航天的标志性“门槛”。 在航天历史上,俄罗斯、美国和中国都是在解决了回收难题后进军载人航天领域的。比如,美国在经历10多次失败后,于1960年首次成功回收“日冕”侦察卫星,此后就进行第一代飞船“水星”系列的载人飞行;原苏联也在1960年突破卫星回收技术,1961年加加林就乘坐“东方”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 我国航天器回收技术起步于1959年,至今已完成了12个型号22种状态探空火箭有效载荷的回收、7个型号12种状态远程火箭数据舱的回收、20多颗返回式卫星和飞船返回舱的回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回收技术的国家。 美国航天战略专家乔安·约翰逊-弗里瑟最近称,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回收技术是独创的,而且水平高于“联盟”TM飞船。根据她掌握的资料,“联盟”TM飞船返回误差最大为25公里,而神舟五号的设计误差缩小到了13公里。她认为,神舟六号飞船可能应用了中国最新返回式卫星的一些技术,在回收精度上提高了一个层次。 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的回收特点不同 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在进入大气层后,基本上只能像颗陨石一样“冲”向着陆地点,依靠火箭发动机作小幅度的机动,轨道参数主要靠事先的精确运算。而航天飞机在结构上是一架飞机,进入大气层后能像高速滑翔机一样飞行,飞行控制系统和宇航员能较大程度地控制其运动,使其在指定的机场着陆。 但航天飞机机体庞大而复杂,其绝热层要依靠人工一点点敷设,因而故障风险大大提高,任何一点小损伤都可能造成惨祸。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面时,就是因为绝热层在泡沫材料碰撞下破损,使高温气体烧穿了机体,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反之,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小得多,绝热层的敷设质量也容易保障。 回收才能研究实验结果 最初的卫星回收技术,主要用于军事用途。原苏联和美国研制的第一代返回式卫星,都是搭载胶片照相机的军用侦察卫星。但大量的胶片摄影资料,只有返回地面才能由专业人员进行解读分析。所以在冷战年代,美苏两大国为了用侦察卫星打探对方的军事机密,大力发展返回式卫星。 回收技术也是开展许多太空实验的必要条件。如半导体晶体生长、蛋白质合成、育种等实验,只有让实验品返回地面,科学家才能对结果进行研究。现在世界上只有俄罗斯、美国和中国有能力用返回式卫星从事科学实验。欧盟和日本因为没有突破卫星回收技术,要进行上述实验都必须“借用”别人的平台。 《环球时报》 (2005年10月17日 第三版) 作者:本报特约记者徐岚本报记者杜天琦 相关专题:神舟六号载人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