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检察日报:中国现代文学的最后一块压舱石没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1日19:36 正义网-检察日报

  作者:北塔

  这几天,我始终觉得自己仿佛是在一艘船的舷上,脚跟越来越不稳,随时有落水的危险;因为船摇晃得越来越厉害,因为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最后一块压舱石,而现在,没了。

  巴金这块压舱石是用良知、智慧、勇气、仁慈形成的,掺杂着对历史的反思、对人性的探索和对底层的同情。这块石头具有很强的硬度和很大的韧性,很重,在巴金年纪越大时,显得越沉重,因为他周围的一切正在变得越来越轻浮、懦弱和势利。尽管巴金卧病在床已经有多年,但是,即使他昏迷,成了植物人,他的存在也有其意义,有其象征意义。只要巴金还在,那些油滑分子、投机分子、狂放分子、见风使舵分子,就不敢肆无忌惮地粉墨登场、招摇撞骗。只要他还在,我们就有标杆、有标准、有标志。我们写了多少,写得怎么样,我们写作的动机和动力如何,只要到巴金那儿去称一下,就基本能定量、定位,就知道自己该朝哪儿努力,该避免什么。除了巴金,谁能有这样的分量来压住这艘巨船?起码现在还没有。

  巴金曾经沉思过、揭露过、批判过的很多问题现在依然存在,有的还很严重;在他离开之后,可能会变得更严重。我祝愿巴老的灵魂能早日进天堂,但我还要残忍地希望他的阴魂能在这世间多留一些时间,让他的影子变成对我们的压力,使我们不至于在别的世俗压力下屈服,不至于奴颜婢膝地去接受屈辱,浑浑噩噩地去享受进步。因为进步应该是我们要永远积极努力争取的目标。

  巴金的不朽不仅仅在于他自己的创作,还在于他的翻译工作和编辑工作——这些被认为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累活,也在于他身体力行所成就的功业,比如文学馆。哪怕仅仅是一个提议,一个遥遥无期的设想,如文革博物馆,也足够使他成为变换多端的中国社会思潮中的定海神针。

  巴金曾自称是“‘五四’运动的产儿”,是的,他是“五四”精神的孝子,是鲁迅的学生。好多年来,不管是有没有立场和脑子的人,言必称反思;反思本身没错,反思“五四”也有其依据和意义。但我们反思来反思去,往往连一些最基本的原则都丢掉了。比如民主,比如科学,比如对民主和科学的敌人的仇恨,这样的基本原则在巴金身上体现得最为清醒和彻底。现在有高明的学者把文革的责任推给“五四”,简直是敌友不分。“文革”是对民主和科学等基本的“五四”精神的践踏,正是“五四”所要讨伐和根除的。巴老作为“五四”精神的传承者和捍卫者,对此曾有过痛苦而深切的体验和讨论。我希望,这样的传承和捍卫不至于因为巴金的逝世而出现断裂。

  我知道,中国文学这艘没有了压舱石的巨船还要在茫茫的大海上继续航行,它不会倾覆,但会变轻,会飘摇,会让那些站不定位置的人落水。我不知道,这种飘摇的状态会持续多久,但我会尽力站稳脚跟,我不会跳水,也不会向别的船呼救,并转移到别的更安全的船上去,我愿意在摇晃中随“中国号”前行,直到另一块压舱石的到来,直到更多的压舱石到来,直到这艘巨船稳舵航行。

  推荐:巴金逝世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