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央视《焦点访谈》专题 > 正文

焦点访谈:神六的幕后英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1日21:41 焦点访谈

  主持人 方静:

  这几天人们在不断分享着神舟六号成功后的喜悦。在这种喜悦中,大家看到的更多的是航天员,是各系统的老总。但是有这样的一组数字不知道您是否注意到,就是直接承担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建设实验任务的单位有110多个,参加协作配套任务的有3千多个单位,涉及数十万人,直接参加神舟六号任务的就有数万人,这些人都是默默无闻的科技人员,正是
有了他们多年来所付出的心血,才有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解说:

  在航天员出发的时候,一直有两名身穿白色工作服的人跟在他们身后,一直将他们送到飞船的舱门,他们是最后和航天员挥手告别的人。这两个人是航天员的教练员,也叫模拟航天员。其中一位叫吴轩,在航天员出征的时候,他们走在航天员的身后,但是在航天员训练时,他们却走在航天员的最前面。

  记者:

  对于你们这些模拟航天员来讲,他们应该具备怎样的一种素质呢?

  吴轩 航天员教练员 航天员系统航天员选拔与训练分系统:

  这个有几条,一个就是身体素质,就是包括体育这块的锻炼。第二个就是体形,身高、体重都有严格的要求,跟航天员比较接近。第三个就是对航天员训练这块专业知识的了解。

  解说:

  对于吴轩来说,不仅要保持和航天员相似的体重,更重要的是航天员进行的所有训练,他们都要先进行体验和操作,还要将操作的动作规范化,形成教材后再教给航天员。

  吴轩:

  如果航天员训练当中出现了失误,就是教员的失误,所以我们觉得责任很重大,所以就要求自己必须做好每一个动作,把每一个动作都做得非常安全,非常完美,我们才教给航天员。

  解说:

  在航天员训练中,有一项训练内容是

火箭在发射前一旦出现问题,航天员要迅速从发射塔架上撤离,这时,航天员距离地面有52.5米,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离开飞船,就必须通过一个救生滑道,从上面滑下来。

  吴轩:

  一个是高度比较高,52.5米高,要是如果人一旦做自由落体下去,人的关节、心脏各方面都是承受不了的,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动作,控制下滑的速度,然后还有着陆的动作,就是着地的动作,这是很严格的一套规范的动作,我们教给航天员。

  解说:

  这个救生滑道有十几层楼高,为了掌握好下滑的要领,吴轩他们做了几十次体验,在确保动作安全可靠后才教给航天员。

  吴轩:

  我们航天员也做过很多次的紧急撤离演练,他们从来没有受过伤。

  记者:

  那你们有没有受过伤呢?

  吴轩:

  我们教员这一块,刚开始的时候难免可能有一些。

  记者:

  当时什么地方被磕过?

  吴轩:

  肘部,肘关节,因为肘关节撑的时候,是靠这个支撑的,刚开始因为控制速度不是太好,掌握动作要领不是太好,喜欢用肘部往外张,往外张就磕着边缘了。

  解说:

  有危险的训练,模拟航天员要先做,飞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模拟航天员也要事先进行体验。参加这次神六飞行任务的两名航天员在太空中共飞行了76圈,115个小时,为了体验这115个小时飞行中航天员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吴轩和另外一

名模拟航天员在模拟训练器中封闭训练了七天,共待了175个小时。

  吴轩:

  人一旦在那种环境下,三四天前,三天前觉得还可以,但是到了三天以后,人的心理、生理有一个极限,这个阶段是非常难受的。

  记者:

  像你们在这个舱内体验到的这种感受,航天员在天上估计也是应该能够感受到的,那么,这对航天员在天上的飞行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吴轩:

  我们是通过这次实验验证,然后积累一些包括舱内的仪器、设备和数据积累以后,包括我的感觉,然后把这个感受记录下来以后,经过分析,特别是心理这块,最后设计一个很好的在天上生活的心理调节的一个方案,这样使航天员在天上更能够适应那种环境。

  解说:

  正是由于费俊龙和聂海胜接受了很好的心理训练,他们才能顺利完成了这次神六飞行任务。现在费俊龙和聂海胜的名字已经家喻户晓,但是在他们的背后,有无数像吴轩这样的普通科技人员,是他们用自己的双方托举起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沈朝阳是飞船系统一个科研人员,他被人称为“航天员的替身”,因为他要比航天员更早熟悉这些飞船内的各种设备,他在飞船内待的时间加起来要比这次航天员待得时间更长。

  沈朝阳 飞船系统飞船工程师:

  模飞有两个小时的,有三个小时的,有五个小时的,其中这五个小时中间飞船根据测试需要,中间是不断电的。

  记者:

  这五小时之内,你如果渴了怎么办?你要想上厕所怎么办呢?

  沈朝阳:

  进去之前,应该是两个小时之内应该不能喝水,这个问题还没有发生过。

  记者:

  两小时之内自己就不能喝水了?

  沈朝阳:

  自觉的就别喝水了,进去不容易出来。

  解说:

  只要进行模拟飞行测试,沈朝阳就要在飞船内连续待上五个小时,为了在这五个小时内不上厕所,沈朝阳必须提前两个小时不喝水。

  沈朝阳:

  我本人觉得第一个要有责任心,第二个要有细心、要耐心,我觉得具有这两点意识和觉悟就可以了。因为知识是可以培养的,而且工作态度这个东西是慢慢形成的,我觉得工作性质本身不难,主要是如何去看待它,如果去对待它,如何去执行。

  记者:

  这个耐心要耐心到什么程度呢?

  沈朝阳:

  耐心到你在舱内待了半小时没有一条指令的时候,你要心不烦、气不燥,然后等到下一条指令的时间到来之后,准确地、迅速地发出。

  解说:

  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一份责任。正是每一个普通科技人员的这份责任心,才有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在酒泉发射卫星中心厂房的门口有这样一句话:“我的岗位无差错,我的岗位请放心”,这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一个工作在一线的科技人员的承诺。

  李玉强 记者:

  我现在在的地方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一个垂直总装测试车间。

神舟六号飞船总装和测试工作就是在这里完成的。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二级火箭的电池安装工作,那么,这个电池安装工作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却要保证每一个动作要一丝不苟。

  解说:

  正在安装电池的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测站的助理工程师王海涛,这是他第三次参加载人航天工程的任务。

  记者:

  像这种安装到位,必须要注意的是什么呢?

  王海涛 发射场系统发测站助理工程师:

  主要是它一是电池比较重,再者舱门状态比较多,各种各样的插头特别多,容易碰。

  记者:

  那你怎么才能保证每一个动作都能做到准确无误呢?

  王海涛:

  每次测试之前,我们会制定详细的状态检查表,根据这个状态检查表每个插头是连还是不连,连跟哪个连,都有详细的说明。

  解说:

  不仅每个操作动作都有详细说明和规定,在现场操作时,每个操作的科技人员都是一岗,在他的身后还有二岗,负责监督一岗每一个操作动作是否符合规定。

  记者:

  一旦你接受任务以后,你们跟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吗?

  王海涛:

  差别是很大的。比如说,前一阶段有一天我晚上睡觉的时候,梦见突然感觉自己四个插头连得不对,然后自己把自己惊醒了。

  记者:

  自己把自己吓一跳?

  王海涛:

  对,就把自己惊醒了,醒过来之后才知道原来是在做梦。这种梦到跟火箭有关的事情其实是比较多的,因为火箭来了之后,我们必须要万无一失,这是我们必须的,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历史罪人。

  解说:

  今年8月15日,王海涛在安装火箭的一个设备时,发现支架在安装的方向上有问题,经过和二岗的科技人员共同分析,确认是图纸出了问题。

  记者:

  怎么发现这个设备是有问题的呢?

  王海涛:

  我们看着卡榫,就觉得卡榫方向不对。

  记者:

  卡榫是什么东西呢?

  王海涛:

  是一个小凸起。

  记者:

  架子上的一个小凸起?

  王海涛:

  对。

  记者:

  这个小凸起你能看得见吗?

  王海涛:

  能看见。

  记者:

  多大呢?

  王海涛:

  大约有一立方毫米。

  记者:

  一立方毫米?

  王海涛:

  对。

  记者:

  若不够认真的话,这小的一立方毫米方向性的错误,是否会影响这个设备的安装呢?

  王海涛:

  仪器照样能安装上,因为两台仪器从外观、从性能、从规格、从型号都是完全一致的,并且它的支架也是完全一致的,只是方向不一样,如果不发现照样能安装上。

  解说:

  但是王海涛仅凭着一立方毫米的差异就发现了一个重大的事故隐患,为确保神舟六号任务的圆满完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记者:

  我们在采访中看到很多普通的科技工作者,他们默默无闻在工作,您怎么看他们在航天工程中所起的作用呢?

  胡世祥 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

  整个我们这件事情是千千万万默默无闻、普普通通的人在干着一些非常普通的小事,那么我们这个伟大的事业就是因为这些普普通通、千千万万干着零零碎碎的小事的人组成的,集合起来就是一个伟大的事业。他们每个人必须兢兢业业地、一笔不苟地把他这件事情做好。我们这个中华民族要想志立于民族之林必须有这种精神,才能够在世界上扬眉吐气,才能大胆说我是中国人。

  主持人:

  记者在采访这些普通科技人员时问过他们这样的话,你们的家人知道你们在做什么吗?他们都说不清楚。现在当他们的家人知道了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一定会为他们感到骄傲,如果说航天员是英雄,这些人也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在中国参加载人航天工程的科技人员可以说是一批工作最认真负责的人,在他们身上凝聚了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品质和精神,那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相关专题:央视《焦点访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