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燕赵都市报:弱者悲剧应唤起集体的悲悯情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2日17:07 燕赵都市报

  作者:郭之纯

  兰州一名发廊女苟丽被嫖客杀死,在其遗物中发现了她写给丈夫的116篇深情日记和手折的1000多颗纸心。该事件一经披露,便震撼无数世人,引发议论纷纷。人们在追问如此悲惨事件的成因,《南方都市报》专栏文章中对此的总结是:“生于贫困,迫于出卖”。文章议论道:卖淫等谋生手段“绝不是一个普通人最初的爱好,而是在试过了所有其他路径都被
堵死之后的无奈抉择”。

  不仅是苟丽,联想到更多曾被披露的卖淫女的人生悲剧,如此总结虽然极其沉重,然而也要承认确实有着现实的准确性。正如所说的那样,在一个商业社会中,每个人都必须要出卖一些东西才能交换到自己的生存。但苟丽们有什么可出卖的呢———劳动力不值钱,想出卖知识也没有。于是到最后“只能靠出卖自己的肉体和人格为生”。然而,对这一总结也有不同声音,《中国青年报》10月21日“冰点时评”认为,“不要把弱势者的悲剧全归咎于社会”。作者在文中反复强调:“景况和苟丽相似的底层女性何止千万,她们中的大多数可以依靠勤劳与汗水度日,在坚忍中保持尊严,苟丽为什么不能?”“假如苟丽不那么急功近利,恪守传统女性道德观,是否可以远离悲剧?”

  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所想要的生活的权利———哪怕其追求“很不现实”。当然,如果其追求的过程中采取了不正当的手段,比如违法乱纪,比如道德堕落,那么就当为此受到惩罚或谴责。然而,手段尽管可以被限制,追求的权利却不能被干涉。但是“冰点”文章中所表达的意思,却是颇有怪罪苟丽为何不“安贫乐道”之意。其字里行间隐约透出八个字:“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甚至,还有一种“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潜在表达。如此逻辑,不仅太过冷酷,显然对弱者的权利更是有失尊重。

  的确,如果苟丽们能够甘心终老于某个不为人知的小山村,想来她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但是,哀莫大于心死,如果她连追求的欲望也不曾有,那又何尝不是另一意义上的悲剧?

  作者还反问道:“弱势群体的悲剧,个人真的就没有可检讨之处?……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社会是件很容易的事,但这样做有什么意义?”———的确如此,不能将“社会原因”当成筐,将发生的任何问题都归咎于此,在多数情况下的确都于事无补。但是,恰恰在性从业者的问题上不是如此。当前,如果我们不讳疾忌医,不“鸵鸟政策”,那么就应该承认,这个问题已经是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全国各地大江南北,虽然天天都在打击这一丑恶的社会现象,然而却无法阻止这一现象愈演愈烈。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卖淫现象泛滥归责于每位性从业者个人,是讲不通的。

  每个人的道德堕落都是可耻的,每个人的违法行为都是应受惩处的。卖淫也罢,偷抢也罢,无论是谁只要做了这样的事,都要为其行为付出代价。但是,这决不代表社会只需以“法律目光”审视、以“法律手腕”对付此等人群即可。在惩处、批评这些人的同时,我们的内心必须要有“物伤其类”的悲悯之感。持有话语权的人们有必要反躬自问:他们的作奸犯科道德堕落,果真只与他们个人的品德有关吗?“人人生而平等”,摆脱贫困追求富足是天赋人权,当一些人被“社会原因”堵塞了发展路径,导致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无法改变自身的命运,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难道不应该有负罪感吗?

  所以,虽然不能把弱势者的悲剧全部都归咎于社会,但社会更不能对弱势者的悲剧产生麻痹心态。“社会”应时时保持清醒的反省姿态。有经济学家曾如是写道:“一个富人越来越富、穷人仍然很穷的社会,不可能是一个可持续的社会。只要穷人还抱有他们将分有新财富这一现实希望,他们就会忍受贫困并为整个社会的利益而努力工作。但是,他们会接受一代又一代人之持续的贫困吗?”———是论,希望那些自以为与弱势者悲剧相距甚远的精英们深思。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