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巴金逝世专题 > 正文

2005年深秋,遥望巴金远行的背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5日22:34 时代信报

  2005,这个多雨的深秋,一个曾经以家、春、秋《激流三部曲》震撼了二十世纪初叶之中国文坛的老人,走了。

  一年前,当国内媒体纷纷推出“百年巴金”的纪念专号时,国人心中便知道,这个老人,这个一言不发的大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最后的一面旗帜,就要与我们告别了;但是今天,当巴金上路的消息终于从绵绵秋雨中传来时,我们还是感到一种失魂落魄般的哀痛

  八十余年前的某个秋天,一个脸色苍白的孱弱青年,从成都双眼井的一幢深宅大院中出走,他的内心满怀着苦闷、愤怒与无处泄洪的激情——这青年的背影很孤独。而在八十年后的这个傍晚,秋天的雨雾和枯叶铺满了上海,铺满了瑞金路那个空空荡荡的寓所……上路的巴金,他逐渐模糊的背影,看上去依然那么孤独。

  巴老去世后,《人民日报》刊发署名闻白的文章,题为《一个人的坚持》,《新京报》刊发署名林贤治的文章,题为《巴金,一个悲剧性的存在》,《青年时报》刊发署名金毅的文章,题为《一言不发见巴金》,从这些署名文章的字里行间,均能感受到一代巨匠晚年的孤独。

  1979年,经历了文革浩劫的巴金为大梦初醒的中国文化思想界捧出了一份厚礼:由他翻译的俄罗斯革命民主主义先驱、启蒙思想家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出版。这是在沉默十年,痛苦十年,积郁十年之后,生性木纳敦厚的巴金向那个错乱的时代发出的第一声呐喊。

  巴金是在“牛棚”中完成《往事与随想》的翻译的。“四人帮”被粉碎后,巴金曾经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这样回忆道:那些日子,“我每天翻译几百字,仿佛同赫尔岑一起,在十九世纪俄罗斯的暗夜中行路……”

  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被称为“一百年来最伟大的知识分子心灵史”。翻译这部史诗巨著,巴金是将其当作“我这一生中最后的一件工作”来完成的。他当时已经作好了被那个狂躁的时代从肉体上消灭的精神准备。在送别了饮恨投湖的朋友老舍之后,在失去了他生命中惟一的爱情旅伴萧珊之后,巴金已经看穿生死,看穿中国知识分子灵魂中的软弱、虚伪、趋炎附势。也许,只有一个不再怀有生命希望的人才有那么大的道德勇气,敢于一句一句地译出那些在当年可以遭惹杀身大祸的文字。

  今天,笔者依然能回忆起26年前第一次读到《往事与随想》时,赫尔岑在书中所记录的那些俄国历史中的荒诞细节,给一个“文学青年”带来的心灵冲击——

  “为了在任何地方、任何事物上消灭一切独立精神、一切个性、一切想象和一切自由”……在将大批思想异端的知识分子和十二月党人流放至西伯利亚后,沙皇尼古拉一世下令:出版一本由他批准的教堂建筑图样。

  1837年,沙皇尼古拉一世宣布禁止任何艺术家编写俄国歌剧,随后,直接下令出版了一本由他亲自审查的“御批曲谱集”。

  在《往事与随想》中,赫尔岑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详细地描写了一个颇能让中国人产生丰富联想的戏剧化事件——

  1837年,俄国皇太子到某小县城视察。为招待皇太子,当地政要及贵族举办了一场盛大舞会。舞会中,皇太子吃了一个桃子,旁边一个眼明手快的县法院陪审官迅速将皇太子扔掉的桃核捡起来,藏进衣袋里。皇太子走后,这个陪审官走到一位地方显要的太太身边,把“皇太子殿下亲口咬过的桃核”送给她,太太欣喜若狂;接下来,这个喝醉酒的陪审官又买了五个桃子,取出桃核后,分别送给了五位太太。太太们心花怒放几乎热泪盈眶,都以为自己幸福地珍藏了一枚“皇太子亲口咬过的桃核”!

  这些发生在十九世纪沙俄统治时代的荒诞史实,都可以在十年“文革”期间中国人的政治生活中,找到绝妙的摹本和注脚。

  巴金晚年最大的心愿之一,就是建立一座让后人永志不忘的文革博物馆,以埋葬那个全民造神、人性泯灭的时代,以终结中国知识分子怯懦的苟活与精神的自残;他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说出一句最大的真话:“火不灭,心不死(1981年,巴金为茅盾先生逝世所作题词)”。

  这个细雨濛濛的深秋,一个执着倔强的老人走了,一个以笔为剑的斗士走了——揣着他未了的遗愿,带着他一个世纪的孤独和“心火不灭”的孩子气,去见他亲爱的妻子萧珊了。

  一代伟人的背影且行且远,星熄月灭,五·四新文学运动最后的大幕,缓缓落下……!

  相关专题:巴金逝世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