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优秀博物馆的“生财之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6日17:42 新世纪周刊

  -本刊记者/廖素冰

  面对生存窘境,中国各个博物馆该如何应对,好的博物馆到底如何获得资金。10月12日北京召开的世界博物馆论 坛上,国外优秀博物馆的一些做法令中国公众耳目一新。

  北京10月12日召开的世界博

  物馆论坛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有将近20家国内外著名博物馆的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其中包括西雅图艺术博物馆 、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以及大都会博物馆等,它们都是世界上最优秀博物馆的 代表。

  优秀博物馆在做什么

  “博物馆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做展览,展示自己的收藏,策划不同的选题以吸引观众。展览以外的其他行政工作只是辅 助,这个立场很重要。”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Hearn先生表示。

  成立于1880年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世界重量级博物馆,展出面积有20多公顷,馆内分为200多个展区,藏 有36.5万种来自全球各国文化的古文物与艺术品,早已成为纽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藏品90%以上来自私人捐赠,由于 有洛克菲勒基金会等私人基金维持,加上成功的募捐,每年有充裕的运营资金。

  《华盛顿邮报》称:当代美国的博物馆已经成为“新的城市广场”,举办从爵士音乐会到教育研讨会的各种活动,没 有任何别的场所能像今天的博物馆一样把各种不同的人聚集到一起。博物馆已经不仅仅是收藏中心,它还是文化中心、教育中 心、娱乐中心、休闲中心。据称,美国的博物馆已经达到6617家,几乎每个美国人的生活都或多或少与其有关,博物馆的 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英国是世界上博物馆密度最大的国家,也是博物馆气氛最浓郁的地方,其代表了欧洲博物馆特点。很多博物馆都是免 费开放,台湾媒体人李俊明的《我不在家,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一书对英国的博物馆推崇备至,“伦敦的博物馆其实是非常 容易亲近的,大部分不但免费对大众开放,还有许多导览及儿童、成人教育的课程拉近观众与博物馆的距离。”

  欧洲的博物馆讲究舒适性,配套设施和展览同样重要,“我认为重要的事情是展馆的现代化和配套设施的完善。”著 名的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A)副馆长IanBlatchford先生强调。在V&A,配有咖啡馆、书店、休 闲中心,讲座、学术会经常举办。正是这些设施让李俊明产生一种眷恋,让博物馆成为一个充满人性的空间。

  钱从八方来

  可以想象,维持如此庞大的博物馆的运转,需要的经费是一个天文数字。资金对本身以文化公益性质为主的博物馆来 说,就如同血液一样重要。

  在欧洲博物馆因经历两次

世界大战而备受摧残的时候,美国的博物馆因远离战火而大力发展起来,并从20世纪80 年代以来已成为许多国家博物馆研究和仿效的榜样,他们的发展大大有赖于美国的私人基金会协助。

  大都会是私立博物馆,据Hearn先生介绍,每年的运营资金来自几个方面。一是门票收入,每人15美元,门票 收入占总收入的15%。二是政府捐助,博物馆董事会和政府订有合同,藏品属于董事会,房子属于政府,政府对博物馆的帮 助体现在投入房子、保安、空调等公共设施上,但不是以现金方式,这部分资助占15%。三是博物馆的自有基金会,每年不 能动用本金,只吃利息,占30%以上。

  剩下的要靠各类私人基金会和会员捐款。博物馆的工会会员有12万人,分有几个级别,如学生、家庭、企业等等, 会员遍及全美。这些会员会定期收到博物馆寄来的活动和节日介绍,然后根据兴趣去参观或自愿捐款。各类基金会是博物馆的 主要财源,要靠各位董事和馆长的劝募能力,洛克菲勒基金会就是大都会的最大支持者。

  已经当了12年馆长的微软总裁比尔·盖茨的继母MimiGates女士,在论坛上回答了对基金问题的疑问。她 表示,作为教育项目资金,我们主要从公司基金会或者是个人那里取得,有些钱是几年之内陆续给我们。另外,美国政府也有 鼓励艺术与人类发展专门资金,这部分是固定的资金来源。一些特殊的专题展览,由于可以吸引很多的家庭,所以大公司是很 愿意支持的。

  普林斯顿大学艺术馆馆长SusanM.Taylor女士则表示:资金的大部分来源是通过筹款,而企业和基金会 是筹款的重要对象。据了解,与门票收入、会员费收入和商品销售收入相比,美国大多数博物馆最重要的财源是各种捐赠和赞 助。1999年,美国个人、企业和组织对全社会非营利性公共机构的捐款数高达1900亿美元,博物馆在其中占有较大的 份额。

  相比较而言,欧洲的博物馆以政府出资为主,在资金上的担忧要小得多,似乎更切合传统意义上博物馆的概念。意大 利文化遗产部对外合作司布鲁耶蒂司长表示,他认为,这种模式下的博物馆是最好的,能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文化和教育意义。

  商业化压力下求变

  虽说美国博物馆曾经是全世界的榜样,但一个无可奈何的事实是,美国政府对博物馆的投入在逐渐减少,公益性机构 的定位让博物馆不可能挣钱。于是,有不少博物馆都在考虑或者已经进行商业化操作。连Hearn先生也不得不承认,博物 馆的小卖部对博物馆的贡献重大。

  商业化给馆长们带来的压力显而易见。首先是身份的变化,他们做的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为博物馆募款。馆长每年都要 向董事会提报告,计划展览事项、收益以及所需资金。V&A副馆长IanBlatchford称,他的专业不是艺术,而 是银行家。从这样的背景可以看出,当今博物馆最需要什么。

  现在,纯粹的艺术展览在美国某些博物馆里已经不太盛行,一些馆长在考虑吸引观众的绝招。据了解,纽约的古根海 姆博物馆成为美国中部博物馆的效仿对象,它已开设了多家分馆,并加大礼品销售、场地出租和各类商业活动,在商业化的道 路上走得更远。

  馆长托马斯·克伦斯正在引导着一个新的潮流,要把博物馆办成一个娱乐场所,而不是一个艺术品仓库。他组织了一 次由德国

宝马汽车公司主办的
摩托车
展览和意大利时装设计师乔治·阿玛尼服装回顾展,并不考虑服装秀和美术馆到底有无关 联。Hearn认为,古根海姆不用自己的馆藏,而是请外国专家来整理特展的方法也与传统做法不同,显然这其中也有商业 化的考虑。

  IanBlatchford认为,英国和美国的区别之一,在于英国的博物馆一半以上由政府投入。但政府投入也 不能满足需求,大英博物馆的经费70%由政府提供,而在过去这个数字是80%。因此,它不得不以越来越多的商业活动收 入、组织展览和募捐来填补亏空。大英博物馆曾经通过一项设计募捐到了1亿英镑的捐款,这在英国是迄今为止一个博物馆募 捐数额最高的一次活动。

  Hearn骄傲地认为,美国博物馆之所以几十年来发展良好,是因为私立制度。博物馆可以自由做事,不受政府影 响。其实,在政府对博物馆投入减少的背景下,不管是美国的私立、英国的半国有,还是意大利的完全国有,所有经营良好的 博物馆都是在策展、附属商业销售、募款方面做得好的表率,并不存在完全的私立或国有,但商业化的压力却是全球的馆长们 共同面对的话题。

  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谈到,中国目前有2300多家博物馆,几 乎是县县都有博物馆,仅北京就有100多家,但中国的博物馆普遍面临经费不足、缺乏特色、群众参与不够等缺点。

  解决的渠道除要求政府加大投入外,可以向发达国家博物馆学习,成立董事会管理,吸引社会资金。他认为,目前世 界艺术馆的做法是一种探索,展示世界文明是一种创新,可以和优秀博物馆密切联系。

  此外,博物馆公益性的准则需要坚持,从博物馆取得利润的想法是错误的。虽然从目前看,由于基金不足,中国的博 物馆靠提高门票收入来维持可以理解,但从长远看,应该降低门票价格甚至取消门票。而且,教育部门处于博物馆教育功能的 考虑,也应该有所投入,南京的教育部门就已经做出了表率。

  现在的事实是,与国外相比,中国的博物馆无论是经营管理,还是商业运作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如何学习并吸收国外 同行的先进经验,已成为中国博物馆的必修之课。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