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踏访56个民族专题 > 正文

走过二十五个省市自治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30日18:14 生活报

  本报记者孙殿喜、王承旺,历时三个半月,足迹遍布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祖国五十六岁生日之际,献上了拳拳赤子的礼物——对祖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写实报道。他们一路南行,跨过东北三省,途经华南、华北、西南、西北,从云贵高原到青藏高原,后进入新疆,转入到宁夏、陕西,由山西省返回到哈尔滨。其间对51个民族的生活环境、人文风俗、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采访报道。一路上,他们有惊喜,也付出了艰辛,一辆微型面包车就是他们纵横大江南北的坐骑。

  9月25日10时许,一辆白色微型面包车载着两名风尘仆仆的记者驶进了哈尔滨收费站,车上孙殿喜的手机响了,是报社同事打来的电话,听到电话那端三位大姐焦急地询问,孙殿喜的回答哽咽了。孙殿喜说,回来以后要犒劳他的同事和朋友就排起了队,“十一”期间天天赶饭局,一天都没休息。带着各民族祝福回到哈市的两位记者还接受了黑龙江卫视新闻夜航栏目的采访,采访中,孙殿喜说他顾虑最多的是父母的担心,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直到他们平安归来,孙殿喜的父母才知道他和老旺(同事对王承旺的昵称)开的是辆微型面包车。

  孙殿喜和老旺领到的原本是一份令人羡慕的差事,出发之前,很多同事送上祝福的同时也表达了羡慕之情。算得上走遍中国了,这对于每一个充满好奇心和挑战欲的新闻人来说,都是一个吸引,所以在他们出发前,有同事甚至羡慕中带着酸气地调侃:你们这是出去旅游!女同事们想象着,他们归来时带回的琳琅满目的旅游纪念品。然而在采访开始的一周后就被证实了这些都是美好的幻想,因为采访的路线不是旅游路线,除了纯粹的自然景观,路上实在没有多少东西能和旅游搭上边。

  在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上,第一次登上这么高海拔的孙殿喜兴奋地做起了俯卧撑,被旅行经验丰富的老旺迅速制止了。初上高原的兴奋,让孙殿喜忘了还有高原反应这回事,头疼、胸闷也都没当回事,甚至老旺告诉他:你嘴唇发紫,开始高原反应了,他也没信。直到两天后,他嘴唇黑紫、脸色蜡黄,吃饭都不敢快嚼、快咽,当地的百姓见到他,说这是明显的高原反应症状。走出西藏后,肺功能还保持在高原的状态,反而氧气消耗不掉,又出现醉氧,这可把我们可爱的东北小伙子折腾坏了。就是这种状况下,也不能忘了此行的目的,还要采访写稿。孙殿喜不禁感叹:“原来进出高原都是那么的不容易啊!真佩服老旺。”孙殿喜和王承旺虽是同事,却并不很熟悉,104天的长途跋涉两个人的感情也变得深厚,用孙殿喜的一句玩笑话:“我和老旺这回算是打下了感情基础。”

  他们相互鼓励,走过新疆哈密的火焰山,在午后让人窒息的50℃的高温中洗了回桑拿;在四川至甘肃的路上,突如其来的泥石流,让光着脚在泥水里推车的记者们领教了南方天老爷的喜怒无常;在

福建,铺天盖地的粤语、潮汕话让东北人一头雾水,连问路都费劲。近日,两位记者又将上路,再走四省,去采访蒙古、达翰尔、鄂温克和鄂伦春四个北方民族。

  俄罗斯族视音乐舞蹈如生命

  俄罗斯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热爱生活的民族。平时,他们经常举办各种娱乐聚会,每逢佳节,歌舞晚会更是必不可少的节庆活动。带着对这个民族的好奇,9月6日,“生活报踏访56个民族”记者一行二人驱车来到西疆花园城——新疆的伊宁市,在浓郁的俄罗斯族风情中,感受着俄罗斯族人特有的魅力。

  酷爱饮茶

  俄罗斯族人主要散居在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乌鲁木齐等地,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俄罗斯族人口数为15609人。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伊宁市有所专为俄罗斯族孩子提供教育的学校,所以记者二人落脚伊宁市。

  在前往伊宁市俄罗斯族学校的途中,记者发现,俄罗斯族男士多喜爱穿西装,女士们则多穿现代服装,并喜欢在头上包着方巾;蓝色的眼睛,高挺的鼻梁,金色的头发,很美。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伊宁市俄罗斯族学校,透过教室窗户记者看到,俄罗斯族孩子正在认真地学习着汉语。校长尼古拉(音译)热情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尼古拉说,俄罗斯族最初是18世纪末从沙皇俄国迁入新疆的。俄国十月革命前后,更多的俄罗斯族人迁来新疆定居,他的爷爷就是在1932年迁徙来到新疆的。俄罗斯族讲俄语,写俄文,年轻人也学汉语和维吾尔语。交谈中,尼古拉为记者沏了一壶红茶,茶杯十分别致。尼古拉告诉记者,在过去,俄罗斯人的主要饮料是蜂蜜水,但茶却是最经常饮用的,天天都离不开它。

  切面包求婚

  面包、牛排、土豆泥是俄罗斯族人的传统食品,畅饮烈酒、跳舞唱歌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就连婚俗也与众不同。

  在俄罗斯族,姑娘家是不收男方彩礼的。男方若看中哪家的女孩,就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媒人端着一个盘子上女方家去,盘子里面放着面包、盐和刀。进门以后,女孩若同意这门婚事,就拿刀在面包上切一刀,若不愿意便可转身走开,置之不理。订了婚后,男女双方就可静静地等待良辰吉日的到来。

  在婚礼上,所有的亲朋好友一边跳舞,一边不停地高喊“果勒嘎!果勒嘎!”为新人祝福,新人则要不停地接吻。“果勒嘎”在俄语中是“苦”的意思,这个仪式意味着这对新人从此苦尽甜来。同时新人在这一天还要栽下一棵树苗,因为新婚第一天在当地也叫“绿婚”,有年轻或不成熟的意思,就是说他们的婚姻还不够成熟。但随着树苗的不断长高,婚姻也就由幼稚走向成熟了。结婚周年纪念日称花布婚,新婚夫妇互赠花布、手帕,象征今后生活如花似锦。结婚5周年纪念日称木婚,届时,人们向夫妇赠送各种木制礼品,象征婚姻由幼苗长成林木,祝愿爱情如木材般坚韧巩固。

  视音乐舞蹈如生命

  “音乐和舞蹈就像我们的生命一样不可缺少。” 尼古拉告诉记者,俄罗斯族人有着很好的生活方式,当人们心潮澎湃或情绪低落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唱歌、跳舞。

  提到俄罗斯人,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手风琴,新疆的俄罗斯族人,几乎每家都备有手风琴,手风琴既用来独奏、合奏,又伴奏以配歌配舞,它与三角琴(俄罗斯人称为“巴拉赖卡”)和班吉拉(近似吉他的一种乐器)合奏,乐声悠扬,在歌声、劲舞中,释放着人们心底的快乐和对幸福生活的热爱。

  俄罗斯族的舞蹈不但独具特色,而且很普及,人人会跳。踢踏舞是最受青年人钟爱的舞蹈,因皮鞋踏地,踢哒由此而得名,有单人舞、双人舞和群舞几种形式。舞会中,常由一人自动上场,表演各种踢踏舞姿,然后邀请下一个人上场继续表演,如此循环。三人以上的群舞更是热烈欢快,人们或围成圈,或排成行,节奏强烈。头巾舞是俄罗斯妇女喜爱的一种集体舞蹈,跳舞时,她们手拿头巾,一手插腰,不断地改变队形,变换步法,舞姿婀娜舒展,节奏轻快。如今,各种俄罗斯舞蹈,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到世界各地,受到世人的广泛喜爱。

  复活节送彩蛋

  俄罗斯的“鸡蛋节”其实就是复活节,在每年的4月4日至5月10日期间。那天,人们把鸡蛋涂抹成彩色的,所以又称它为“彩蛋节”,复活节是俄罗斯族最盛大的节日。节日时,来访的客人首先要和主人互相祝贺节日,接着主人给客人递过一个彩蛋,表示庆贺。主人和客人还可以一起玩碰鸡蛋的游戏。客人入座后,主人要拿出丰盛的食品和饮料招待客人,其中有一种高三十多厘米、直径二十多厘米的圆型塔式面包,这种面包是由糖、油、鸡蛋和牛奶等原料制成,表面涂有晶莹的糖粒和彩色的奶油,不仅颜色悦目,而且松软可口,招待客人时,一般要把它切成片后食用。

  俄罗斯族热情好客,深深爱着这片土地。临别前,尼古拉希望有机会能到哈尔滨,和记者再相见。

  乌孜别克族婚俗奇特

  9月10日,“生活报踏访56个民族”记者一行二人来到了新疆伊犁自治州。在边陲名城伊宁,记者走进了一位乌孜别克族老人的家,在老人热情的招待中,记者了解到了乌孜别克人特有的风俗习惯和特有的文化。

  男女老少爱戴小花帽

  乌孜别克族的名称,来源于14世纪时的金帐汗国乌孜别克汗。乌孜别克的意思是“自己的领袖”。15世纪,金帐汗国解体。居住在撤马尔罕、花刺子漠、安集延、布哈拉等地区的乌孜别克商人,沿着古代“丝绸之路”,经新疆到内地经商,往来频繁,络绎不绝,其中一部分商人逐渐在新疆一些城镇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形成了中国的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的人口虽然只有12370人,但是由于他们居住在“丝绸之路”通过的地区,而且精通经营,所以,他们的生活富足。居住在伊宁市的乌孜别克族人也是如此。采访中,记者来到伊宁市前进街,这是乌孜别克族人聚居的巷子。

  曼苏就住在这个巷子里,他是一家口腔医院的退休医生。从外面看,二层高的乌孜别克式的房屋被葱郁的树木环绕着,环境优雅清静。此时,曼苏正与老伴在室外的亭子里纳凉,见记者来访,曼苏热情地握住记者的手把记者请进室内,曼苏的老伴则用乌孜别克族的见面习俗与记者同来的一位当地的女向导行贴脸的见面礼。房间内装饰华丽,地上铺设着色彩艳丽的地毯,曼苏用一口标准的汉语告诉记者,铺地毯是乌孜别克族人家装的基本设施。房间共三间,从左边开始,分别为曼苏夫妻卧室、儿子卧室和会客厅。他儿子的卧室内没有床,一整片的地毯铺设在地上。向导解释说,这里气温较高,一年四季也没有温度太低的时候,所以年轻人都习惯睡在地毯上。

  客厅内一张方桌摆在中间,曼苏老人请记者席地坐在桌子旁。乌孜别克族嗜好喝茶,奶茶更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料。所以,记者一坐下来,曼苏的老伴就急忙为记者端来一杯热腾腾的奶茶。曼苏的老伴穿着一套宽大而又多褶的连衣裙,曼苏的穿着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头上的小花帽很惹人注目。曼苏说,戴帽子是乌孜别克族的特色,不论男女,都爱戴各式各样的小花帽。这种花帽被称为“朵皮”,春、夏、秋季一般都戴它。“朵皮”为硬壳、无沿,多为四棱形。花帽布料为墨绿、黑色、白色、枣红色的金丝绒和灯心绒,帽子顶端和四边镶有各种别具匠心的几何和花卉图案,做工精美,色彩鲜艳。

  曼苏的妻子讲乌孜别克语,通过曼苏的翻译,记者了解到,乌孜别克族妇女喜爱戴首饰,样式繁多,金、银、珠、玉、绒、绢精工制成的簪、环、花,都喜爱戴在头上。

  英吉沙小刀300多年历史

  乌孜别克族对刀似乎格外的偏爱,在伊宁市的大小商场内都能看到各种刀,而尤以英吉沙小刀最知名。

  正宗英吉沙小刀,是由工匠精心挑选的特种不锈钢打成型,制成粗胚和细胚之后,用锉刀锉磨光,然后再行淬火。淬火是工匠们世代传承的绝技,相互保密,绝不外传。经名师淬火处理过的英吉沙小刀锋刃锐利,用其削刮铁条,刀锋不会崩口、卷刃。如今,刀匠们普遍使用色彩艳丽的有机玻璃和工艺宝石来装饰刀柄。英吉沙刀的标记,有新月型、葫芦型、石榴花型、巴旦木花型以及工匠的名号等。

  英吉沙小刀传统生产工艺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有20余种、40多个花色,造型纹饰美观秀丽,配以牛皮刀鞘及礼盒,是很好的馈赠佳品或珍藏品。

  婚前先定“讨休钱”

  乌孜别克族是新疆人口较少的民族,他们的婚俗十分有趣。按传统习惯,男女青年结婚必须遵循先长后幼的原则,即兄未婚,弟不可娶,妹不可先嫁。而且结婚时的费用大都要由男方承担。

  乌孜别克族男女联姻要经过订婚、送聘礼和完婚三个阶段,而婚礼仪式是最隆重的。当年,曼苏的婚礼是在妻子娘家进行的,因为乌孜别克人结婚典礼习惯于在女方家晚上举行。不过,更有趣的是,结婚仪式之前,男女双方父母要和媒人一起协商“讨休钱”。所谓“讨休钱”,是结婚以后如果男方提出离婚时,男子必须付给女子的款项。对于乌孜别克族来说,离婚是相当可耻的。因此,在这个民族里,夫妻发生离异的现象是极少见的。不过,如果夫妻实在不能在一起生活而且离婚又是男方主动提出,那么,女方不但可以带走自己的嫁妆,同时男方必须付给一定的“讨休钱”,而且“讨休钱”在婚礼举行前就已商定好。

  “讨休钱”商定之后,在阿訇(类似于汉族婚礼中的司仪)的主持下举行结婚典礼。阿訇询问新婚夫妇是否愿意结为伉俪,当一对新人都表明同意结合后,阿訇拿一块用盐水浸过的馕分送给新郎和新娘,这是婚礼中很有意义的一项内容。乌孜别克人珍视盐,认为盐可以加深夫妻感情,馕又是乌孜别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食。二者融为一体,象征着新婚夫妇如盐和馕一样永不分离。

  婚礼仪式举行之后,新娘随新郎及前来迎亲的客人去男家,随后还要举行“搬新娘”仪式。“搬新娘”是女家亲友来到男家将新娘接回娘家。刚到身边的媳妇就被接走,似乎有点不尽情理,新郎无可奈何只好带着礼物,尾随着新娘追到女家,献礼物以“赎回”新娘。按规矩,新郎再次来接新娘时,新娘要抱着母亲哭,表示不愿意离开养育自己长大成人的慈母。而姑娘的父亲,这时要为女儿祈祷、祝福。这些形式过后,新娘由女方德高望重的老年妇女或新娘的嫂子陪伴高高兴兴地跟着新郎回到婆家。这时,男家早在院中点燃了一堆火,新娘绕火堆走一圈后,踏着铺在门前的白布进入屋内,以此表示新娘已结束了姑娘时代,从今以后将与夫君恩爱一生。新娘进屋时,男家主人撒喜果、喜糖等,众人哄抢,表示恭贺新娘回来安居乐业,早结喜果。然后,除那位德高年迈的妇人留下外,其余护送新娘的客人,皆在男家宾客的欢送声中返回。

  婚后的第二天,新娘要办“吉尔克派克”(一种娱乐的联欢会),邀请亲朋好友载歌载舞进行庆贺。过一两天后,新郎新娘的父母都要举行“恰里拉尔”(一种专由老年人参加的答谢会),宴请双方的家长和友人,并互相赠送礼物表示答谢,增进双方亲家的联系和友情。这样才算婚礼结束。

  生儿育女礼仪多

  在乌孜别克族,他们生儿育女的礼仪比较多,有命名礼、摇篮礼、洗礼等礼仪。讲起这些习俗,曼苏的老伴笑得像个孩子。

  乌孜别克人对妇女生育颇为讲究。在生孩子时,丈夫是绝对不准进屋的,而产妇在七天之内必须足不出户,饮食起居,则由婆母、嫂子、弟妹等人悉心护理。孩子一出生,丈夫要向亲友们报喜,而诸亲友要备礼贺喜,婴儿出生的第三天,要举行命名礼。婴儿的名字一般都要请阿訇或知识渊博、有名望的长者命名。命名之后,主人要摆酒设宴招待阿訇、长者。有时,婴儿的祖父祖母或外祖父外祖母也为之命名。

  孩子出生后的满月是不摆酒席的,而是在孩子出生的第11天大宴宾客,祝福母子家人,甚为隆重。婴儿出生的第15天,父母再宴亲朋,为孩子举行“摇篮礼”。当日给婴儿穿上新装,由亲友或邻居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将婴儿从母亲身边抱起来放在摇床上,让老人念祝福词。更为隆重的是婴儿出生40天时举行的“洗礼”。这一天,婴儿父母要准备好一只大澡盆,再从清真寺取一点土,然后把土和一枚金首饰放入盆内,再把孩子放入澡盆内。从亲友、邻居家请来40个小孩作陪,用木勺舀水淋到婴儿的头上,边淋洗边说一些诸如“幸福”、“健康”、“前程锦绣”等吉祥之词。这时,年轻的母亲当众给孩子洗一个澡,“洗礼”仪式则告结束。举行完“洗礼”,产妇就可以出门参加一切活动了。

  指着客厅内挂着的全家福照片,曼苏老人笑着对记者说:“如今啊,我儿孙满堂,生活殷实,再没有任何负担和压力了。”看着满面红光的老人,听着老人爽朗的笑声,记者也被老人的幸福所感染。

  ●采访札记

  火焰山下

  蒸桑拿

  孙殿喜

  火焰山盛名远播,正如传说中讲的,火焰山热得像有个巨大的火炉藏在山里一样。9月2日,当记者来到火焰山下时,领略到了火焰山的厉害。50℃的高温快把我和老旺“煮”了,走在大街上就如同蒸桑拿一样。

  吐鲁番是全国海拔最低的地方,也是温度最高的地方。中午时分,我和老旺从高速公路进入吐鲁番市区,被太阳烤得火辣辣的,让人窒息。大山像刚出锅的馒头一样,散发着热气。这里就是传说中的火焰山。当地人说,这里全年降水不多,蒸发又强,是著名的干旱地区,40℃~50℃的温度很正常。几乎没有人到过山上。车厢内的温度已达到45℃,坐在车厢里,就像坐在桑拿房中一样,脊背上的汗水将衣服浸透。

  14时许,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室外的温度已经超过了50℃。我和老旺热得难忍,买了两瓶带冰的饮料,一饮而尽。又买了两瓶冰水,拿在手里,敷在额头上,但很快,冰水就变成了温水。一位导游告诉我们,如果取一只生鸡蛋埋在山脚下的沙土里,不过十分钟,鸡蛋就熟了。回到宾馆后,我和老旺开着空调坐在室内不敢踏出宾馆半步。即便到了晚上七八点钟,这里的温度还有33℃。

  柯尔克孜驼皮器皿草原一绝

  柯尔克孜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疆西部地区。9月11日,“生活报踏访56个民族”记者一行两人在伊犁自治州进行了采访。

  喜欢红色 钟爱帽子

  柯尔克孜含义有多种解释:40个部落、40个姑娘、山里放牧人或草原人等。柯尔克孜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生活在伊犁自治州伊宁市的柯尔克孜族人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

  在柯尔克孜族,记者见得最多的颜色就是红色,这是柯尔克孜人最喜欢的颜色。他们的衣帽、服饰、民族手工艺品等多用红色装饰,他们认为红色象征着快乐和幸福。柯尔克孜男子喜欢穿绣有花边的白色圆领套头衬衫,外穿用羊皮、驼毛布或棉布制作的“袷袢”(交领长衣),腰束皮带或绣花布带。下穿棉布或条绒布缝制的宽腿长裤或皮裤,穿长皮靴。女子穿连衣裙,外套金丝绒紧身坎肩,下装为灯笼裤,穿花靴。

  柯尔克孜族人对帽子也十分的钟爱。他们帽子的种类繁多而又极富民族特色。男子一年四季常戴红、绿、蓝、紫或黑色的灯芯绒圆顶小帽,小帽外还要根据季节戴各种皮帽或毡帽。一年四季最常戴的是用羊毛毡制作的白毡帽。相传,古代柯尔克孜族有一个英俊、勇敢而又足智多谋的国王,在长期的征战中,他感到军队衣帽不一,影响军威和战斗力。于是,在即将远征之前,他召集40位谋臣,下令统一战马的颜色,并要求他们用40天时间给每个士兵准备好一顶统一的帽子,这顶帽子既要像一颗光芒四射的星星,又要像一朵色彩斑斓的花朵;既要像一座白雪皑皑的冰峰,又要像一个绿草如茵的山环;既能躲避雨雪,又能防止风沙袭击。39天过去了,39位谋臣都因设计的帽子未能达到国王的要求而一一被杀。最后,第40位谋臣的一位才貌出众、聪明能干的女儿急中生智,设计出了这种白毡帽,国王非常满意,便下令所属军民戴用,从此传袭至今。

  喝马奶酒 吃手把肉

  柯尔克孜族一日三餐离不开肉和乳制品,其中马奶酒和手把肉是这个民族的饮食特色。

  柯尔克孜人称马奶酒为“克米孜”,是柯尔克孜人盛夏季节配制和饮用的上等饮品。马奶酒酒精含量不高,一般只有几度,酒性温和,不易醉人,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糖分,具有养生、健胃等多种功能。

  手抓羊肉和烤全羊是柯尔克孜人的主要佳肴。吃手抓羊肉时,要把羊尾放在长者或主客面前,以示尊重。

  驼皮器皿堪称一绝

  柯尔克孜族是我国古老的畜牧民族。自古以来辗转迁徙、游牧于叶尼塞河畔、伊犁河谷和帕米尔高原。独特的生息环境,使柯尔克孜族人与骆驼结下了不解之缘。而用骆驼皮制作的生活用品堪称一绝。

  骆驼皮厚实、坚硬、耐磨,柯尔克孜牧民便用骆驼皮制成各种形状不一、美观实用的碗、壶、桶等生活器皿。驼皮碗是用骆驼的膝盖皮制作而成,坚硬光滑、易于涮洗而又轻便美观,完全可与现代的细瓷碗相媲美。驼皮壶是用驼峰皮制成的盛水工具,壶面、壶嘴等处绣制各种花纹图案。相传,这种水壶最初是柯尔克孜人出门打仗或行军打仗时洗脸净手的用具。驼皮桶是用骆驼的脖子皮制成的,轻便耐用,可盛装五六公斤的水。

  据了解,柯尔克孜人制作和使用皮制器皿的历史已非常悠久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量现代材料和日用品的流入,许多传统的皮制生活器具已逐渐少见了。但驼皮碗、驼皮壶、驼皮桶等驼皮制品却以其独特的性能,仍然深得柯尔克孜人的青睐。

  草原上的婚礼

  柯尔克孜婚礼一般举行3天,结婚仪式在女方家举行。第一天,新郎的父母和亲戚朋友陪同新郎来到新娘家。来时,要带一只活羊,杀后去头、去五脏,但不剥皮,羊身上的毛全部用火燎干净。这种羊柯尔克孜语称“库依喀阔依”。另外还要带来一些牲畜等其他礼品。新郎和男方的客人到达女方家附近后,新郎的父母和部分客人先进女方父母家里,女方家人都要出来迎接客人,并对客人进行安顿和招待。稍后,新郎和伴郎才赶到,但不进新娘的父母家,而是进新娘的嫂子家。女方嫂子把男方来客招待一番后,要举行一种“恰西洛恰西德”的仪式。这种仪式的内容是把包尔萨克(用发面油炸的菱形饼)、奶疙瘩、方块糖、水果糖等食品用口袋装起来,但不系口,然后用木杆顶到毡房的天窗上,让其自然散开,食品落地,小孩子抢着吃。这种仪式表示婚礼正式开始。这时,女方家要杀羊、宰畜,款待来客。

  第二天,婚礼进入高潮,男女双方的亲朋好友都来庆贺,来宾特别多。这天要举行柯尔克孜族传统的游戏,如赛马、叼羊、追姑娘、摔跤等娱乐活动,对优胜者赠送礼品。男女双方的父母互赠礼品。

  晚上,新娘来到嫂子家,和新郎见面,并于当晚住在嫂子家里。第三天,新郎要把新娘带回新房。这时,新娘要和自己的家人哭别。新娘的母亲为了照顾女儿也陪同女儿同来新郎家住上二三天,有的要住上一个月才返回。女方要为女儿准备衣物、被褥和其他生活用品作为嫁妆,用马和骆驼驮上送去,同时还准备一匹马,鞍具全部是崭新的,并用银铜装饰,十分讲究。新娘去婆家时,要骑上这匹马。

  在婚礼期间,公公和儿媳不能见面,有的在婚后二三天才可见面,有的要到一个月后才见面。见面时,儿媳要戴面纱,恭恭敬敬地向公公鞠躬,等到公公说声:“玉孜阔勒西”(意为“彼此见面”)。这时,由嫂子揭开新娘的面纱,公公和儿媳才可以见面。

  婚后,新郎和新娘的亲戚朋友还要轮番宴请新郎和新娘,并开展各种娱乐活动,对他们的婚姻表示祝贺。这种传统的婚俗自然有些累人,所以,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新人选择了集体婚礼或旅行结婚。目前,每年有2600多对柯尔克孜新人采取集体婚礼的方式与心上人喜结连理。过去那种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的婚礼,正在逐渐被他们抛弃。

  采访札记

  高原反应

  孙殿喜

  以前,虽然早就听说过高原反应的厉害,我始终不以为然——不就是氧气稀薄吗?真到了高原,还真招架不住!

  我和老旺从8月27日开始进入西藏的。老旺是个有经验的旅行家,遵照他的旨意,我们走的是青藏公路。老旺说,从这里进藏,海拔是逐渐升高的,有个过渡的过程,轻易不会出现高原反应。

  果然,我们轻松地越过了海拔4676米的昆仑山,我也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当我们登上了海拔5010米的烽火山时,我很兴奋,因为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登上如此高海拔的地方,而且没有不适反应。趴在地上一连做了5个俯卧撑,老旺赶紧阻止说,初上高原切忌剧烈运动。

  山路依旧是那么的崎岖,几个小时后,我们进入到了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到唐古拉山山口时,我突然感觉胸闷、乏力,以为是累了,就在附近山下找到一个养路工人的宿舍住下。第二日清晨醒来时,头胀胀的,后脑还有些麻木。中午时分,头胀的症状越发严重,整个人无精打采的。老旺看着我说:“你的嘴唇已经发紫了,你有高原反应了。”一家饭店的老板看了我的样子说,你就是典型的高原反应的症状。这时,我照镜子才发现,自己不但唇色青紫,而且面色蜡黄,再看看指甲也少有血色。吃饭时,我不能够快嚼快咽,否则就会呼吸困难。在老旺和饭店的老板建议下,我赶紧吃了治疗高寒缺氧的口服液,并一连吸了4口袋的氧气。

  在拉萨市的3天,除了勉强支撑出去采访外,其余时间就是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走出西藏自治区后,海拔逐渐降低,头胀、麻木的症状终于消散了,人也精神了。这时,我才体会到,生活在高原的人们真是不容易啊!

  祁连山下现代牧人 裕固人

  金秋的肃南,风光秀丽,色彩缤纷,到处洋溢着收割的喜悦。9月19日,“生活报踏访56个民族”记者穿梭在河西走廊,对生活在这里的裕固族进行了采访。

  进门就是客

  裕固族人口一万多人,其中90%生活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

  来到肃南时,天正下着小雨,淅淅沥沥的小雨将记者的思绪带到了远古时代。裕固族的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时期游牧于我国北方草原的丁零人以及隋唐时期的回纥(鹘)人。公元840年,回纥汗国瓦解,回纥各部四处迁徙,其中一支迁到河西走廊。清代,朝廷将裕固族按部落及居住地区划分为“七族”,封其首领为“七族黄番总管”,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只有三千多人。1954年2月20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

  如今,走在肃南的街路上,无论裕固人的建筑还是服饰上,都已同汉族接近,高楼林立,时装款款。不过,作为一个游牧民族,裕固族在历史上曾主要以毡帐为家,随水草迁徙。直到本世纪50年代,除居住在河西走廊的少部分裕固族外,其余大部分裕固族牧民仍以帐篷为主要居住场所。现在在肃南边缘的乡村里仍能看到裕固族牧民所居住的帐篷。裕固族的帐篷在外形上与藏族牧民的帐篷相似,有圆锥形和方形,多坐北朝南。制作材料多为驮牛毛织物,其特点是遇水后密而不漏,不怕雨雪;阳光暴晒时则疏而透气,凉爽宜人。如今,在当地各旅游景区,帐篷已成为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接待设施。

  裕固族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有马、骆驼、牦牛、驴和骡子。马匹是各地裕固族牧民放牧和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在山区,牦牛是最主要的运输工具。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牲畜,耐力强,善于跋山涉水,被誉为“高原之舟”。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牦牛仍然是当地主要物资运输工具。如今,传统的交通工具已经失去了它们原来的重要作用,摩托车、汽车已经取代了马匹而成为放牧的工具。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正在改变着裕固人的游牧方式和生活方式。

  “进门就是客”,裕固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每当家中来客人,裕固人总是尽最大的努力招待客人。记者在当地采访时就受到了当地裕固人的热情接待,并品尝了富有特色的手抓羊肉,让记者充分体会到了裕固人的热情以及他们富有特色的饮食文化。

  三岁剃发

  裕固族对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次剃发仪式十分的重视。生儿育女是裕固族家庭中的一件大喜事,传统的裕固人并不特别在意生男还是生女,妇女在家庭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孩子长到三岁第一次剃头时,要给孩子举行隆重的剃头仪式。

  裕固族的幼儿剃发仪式别具特色。按照传统,第一次剃发时间一般选择在农历五月初四或六月十三。届时要请许多客人,包括邻居、部族头人、宗教上层人士以及重要亲戚。仪式上还要宰羊招待客人,而每位客人则要给剃头的小孩准备礼物,其中小孩的舅舅给的礼物最重。有趣的是以舅舅为首的客人每人都要按照辈分高低、年龄大小依次剪一绺头发,若某位重要的客人未到,则要在小孩头上专门留一撮头发,待日后补剪。裕固人认为,给娃娃剃头就像给马驹剪鬃一样,马驹剪了鬃毛才能乘骑,才算是真正的马;娃娃剃头才能成人,才能长命。所以,裕固人对剃发十分看重。

  婚礼过五关

  在记者看来,裕固族的婚礼不仅仅是缔结男女姻缘的仪式,更重要的是一次凝聚民族力量的盛会。每当有裕固人结婚时,那种热烈的场面总能让人心潮涌动。而他们独具特色的婚俗更能让人感受到裕固族的风俗与文化。

  裕固族的婚礼仪式非常讲究程序,要经过五道程序。戴头面仪式是婚礼的开始仪式,即在新娘家给新娘戴上象征女子已婚的头面和尖顶红缨毡帽。仪式上要唱各种《婚礼歌》。打尖仪式,送亲途中由男方家派人举行的迎接送亲队伍的仪式。仪式上要祭祀各种神灵,女方客人还要故意刁难男方的代表。踏房仪式,女方送亲队伍要分批骑马冲击设在男家门前的小帐房(裕固语称“道尔朗”),并力图把小帐房“踏倒”。小帐房是供新娘休息的,而男方家人则事先派人躲在小帐房内大声喊叫,防止小帐房被女方家送亲队伍“踏倒”。此仪式以男家集体出动,抓住对方马缰为结束。第四道程序为新娘过火堆仪式和新郎箭射新娘仪式。这是一种辟邪、求福的仪式。男家在门前点燃两堆火,新娘在伴娘的陪同下从小帐房走出,并从两堆火之间走过。裕固族新娘不能直接进入男方家门,必须先在小帐房内休息片刻之后,经过火的洗礼,才能进入男方家。在新娘过火堆的同时,新郎站在火堆的另一侧,向新娘射出一支用红柳条做成的软箭,以射中新娘腰部以下为吉。“尧达曲格尔”仪式,这是在男方家举行的正式的婚礼仪式。仪式的主要内容就是给新郎换上新衣,给新郎赠送“尧达”(裕固语称“尧达曲格尔”)。“尧达”是一根绵羊后腿骨,缠以黑白两色羊毛,它是裕固人已婚的标志,婚姻的凭证,象征着两性的结合和婚姻的美满。在此仪式上要请主持人朗诵婚礼祝词《尧达曲格尔》,主要讲述各种古老婚俗的起源、尧达习俗的来历等。在20世纪80年代初,能完整朗诵该祝词的仅剩几位70多岁的老人,但近年来,随着当地社会经济及文化事业的发展,许多年轻人也学会了朗诵古老的婚礼祝词。

  彩云白鹿裕固神

  在裕固族中流传有民间故事《珍珠鹿》。故事讲述裕固族姑娘玛尔建违背了父母的意愿爱上了一个穷人家小伙子萨卡,不得不逃到另一个部落。在一次打猎中,萨卡迷了路,后来在珍珠鹿的指引下找到自己的家。“神鹿”腾空跃起象征裕固族的腾飞发展。“神鹿”头顶珍珠,嘴衔雪莲花,寓意吉祥如意、坚忍不拔。祥云缭绕以及祁连山、红太阳象征富饶、光明与希望。

  裕固族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在过去,人们的绝大部分生活来源都依赖于牲畜和畜产品。他们吃的肉、喝的奶是畜产品。马、牛、骆驼等是裕固族人民重要的交通工具。

  裕固男人戴毡帽,穿高领左大襟长袍,束红、蓝腰带,穿高统靴。女戴喇叭形白毡帽,前缘镶两道黑边,帽顶缀红线穗。衣领、衣袖镶有刺绣花边。妇女发饰,常用珊瑚珠、海贝、绿色和蓝色石片及各色丝线编织成几何形图案,色调鲜明。用银牌、玉石、玛瑙、海贝等饰物缝制的“头面”是裕固族女子从少女改为妇女装束的必备装饰品。

  裕固族传统饮食中较具民族特色的食品种类主要有手抓羊肉、烤全羊、酥油、奶茶、羊下水加工品、烧壳子(烤制的面食)、酥油面饼(裕固语称“亚合吧”)等。肉食在裕固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很大比例,并爱喝青稞酒,逢年过节,油果子是上好的食品。值得注意的是,现代裕固人依然禁食驴、马、骡肉和狗肉。

  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裕固族地区的工业经济又呈现出新的态势,他们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品,如鹿产品系列,包括各种品牌的茸血酒、鹿茸、鹿血、鹿肉制品等,成为深受当地各民族群众喜爱的滋补营养品。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兼狩猎。农区以粮食、蔬菜为主。裕固族的待客别有一番情趣,热情好客的裕固族牧民首先用酥油奶茶为客人接风洗尘,而后是抓肉美酒让客人饱餐一顿。

  裕固族人最喜爱的口头文学形式是民歌。由于本民族的文字失传,民间口头创作便成了裕固族民族艺术的主要形式。裕固人还擅长造型艺术,主要是实用工艺美术。他们能织出结实耐用的褐子,编织各种口袋、毯子、马缰绳等生产和生活用品,还能在这些用品上编织出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结构和色彩朴素大方。

  塔塔尔族 新郎婚后住女家

  塔塔尔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城市。13日,“生活报踏访56个民族”记者来到伊宁市。塔塔尔人充满激情的生活和别具特色的婚俗给记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赴宴自带勺

  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俄国封建领主加紧掠夺土地,一部分失去土地的塔塔尔人被迫流浪,其中有些人经过伏尔加河下游、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来到中国的新疆。现在居住在布尔津、哈巴河等地的塔塔尔族多半是这些人的后代。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沙皇政府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打开了对中国新疆的通商大门。这时处在俄国经济中心的莫斯科和中国新疆之间的喀山一带的塔塔尔商人来到新疆做生意的过程中移居新疆,开设商店,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些教育工作者定居新疆。如今,我国的塔塔尔族人口有4890人。

  在伊宁的塔塔尔人与当地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以及其他民族混居在一起,但塔塔尔人完全遵行本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他们的住房、室内陈设以及生活方式无不充满了欧式风味。

  塔塔尔人一般住平顶房,独门独院。庭院内种植着各种果树和花草,环境清幽。他们房子的墙都比较厚,这是为了冬季取暖时,在墙壁上安装火墙或壁炉而建的。室内宽敞、明亮,墙壁刷着素雅的颜色,挂有壁毯,地上亦铺地毯。欧式风格的家具古雅而豪华。塔塔尔族男子喜欢穿绣花白衬衣,外加黑色齐腰短背心或黑色对襟长衫,裤子也是黑色的。女子以戴镶有珠子的小花帽为美,喜欢穿白、黄或紫红色长裙,以耳环、手镯和宝珠项链为装饰。

  塔塔尔人的讲究很多,亲友相见要握手问候,妇女见面多握双手;对于远道投宿的客人,虽不相识,主人也会热情款待;如亲友邻居有困难,大家会自动援助;塔塔尔人忌与妇女开玩笑。

  塔塔尔人喜爱饮茶,爱喝自酿的酒。“克尔西玛”和“克赛勒”就是他们最喜爱的两种饮品。前者类似啤酒,是用蜂蜜和啤酒花发醇制成的;后者是用一种野葡萄制成的酒。塔塔尔人喜爱吃富有本民族风味的食品,如“古拜底埃”和“伊特白里西”。“古拜底埃”是用大米洗净后晒干,上覆奶油、杏干、葡萄干放在火炉中烤制而成的一种饼,其味香甜可口,在新疆久负盛名。“伊特白里西”做法与“古拜底埃”相同,材料以南瓜为主,再加上大米和肉,烤制而成,是塔塔尔族独有的美味食品。塔塔尔人吃东西多用勺子。塔塔尔人在去参加宴会时都随身带一把小钢勺。用勺子吃东西成了塔塔尔族同其他民族区别的一个标志。

  新郎婚后住女家

  塔塔尔的婚俗十分有趣。新郎婚后一般要在女家住几个月至一年后再回家。

  按传统,媒人三番五次登门求亲后,女方家长若允诺,男方再向女方下聘礼,称为“库拉克绥云切”,即给新娘从头到脚的整套服装。下过聘礼,即算订婚。婚礼在新娘家举行。结婚前几天,男方要把为新娘制作的全部服装、炊具、陈设和婚礼时食用的物品送到女方家,其中包括给新娘父母的礼物。

  新婚那天,身着新婚服的新郎在伴郎及亲朋好友的陪同下,坐上马车,青年人拉手风琴,兴致勃勃地唱起流行的“几尔”,有的吹口哨,有的呼喊,一路歌声琴声不断,呐喊助兴声连天,以此来增添欢乐气氛。歌声、琴声、口哨声和欢呼声伴送着送亲队伍来到女方家。女方家的人和参加婚礼的客人们要出来迎接,为新人祝福。女方家这天要准备丰富的酒席招待来宾,青年人唱歌跳舞进行庆贺。结婚仪式先由阿訇诵经,并询问新婚夫妇是否愿意,待男女双方回答“愿意”之后,再由阿訇将一杯糖水(或蜜水)送给新郎和新娘共饮,象征甜甜蜜蜜白头到老,礼毕入洞房。第二天早上新郎要拜见岳父母,回家举行宴会,并举办各种文娱活动,晚上再回到岳父家。

  婚礼结束后,客人们纷纷离去,新郎留在女方家居住一段时间,一般最少要住一二个月,长的住一年左右,有的甚至要等到生过一个孩子后,再和妻子回到自家。塔塔尔族对女婿是十分热情的,如同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在女方家居住期间,岳父、岳母要拿出最好吃的东西招待女婿,使女婿感到生活在女方家如生活在自己家里一样温暖。

  当新婚夫妇回男家时,新娘的嫁妆要全部带走。快到婆家时,男方亲友要用绳子拦住新娘的去路,新娘要献糖果等物,方才放行。新娘回到丈夫家,男方亲友向新娘身上撒糖果,并举行宴会,尽情娱乐,以示欢迎。

  塔吉克人草原上放歌传情

  塔吉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喀什市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9月15日,“生活报踏访56个民族”的记者进入该自治县,对生活在这里的塔吉克族人进行了采访。

  半定居半游牧民族

  塔吉克族人口虽少,却历史文化悠久。塔吉克是本民族的自称,据民间传说,该词的原意为王冠。据考古发现,在公元前若干世纪,这些操伊朗语的部落就已分布在我国新疆南部地区,其中分布在帕米高原东部的部分是我国塔吉克族的先民。如今,我国塔吉克族人口已经超过了4万。塔吉克族有自己的语言,普遍使用维吾尔文。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过着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

  塔吉克人的房屋一般为土木结构,墙壁用石块、草扦和泥土砌成,厚而结实。房门向东,房顶正中开一个天窗,用以通风透光。房屋一般不分间,室内四周筑有土炕,炕上铺毛毯或羊皮以供坐卧。

  塔吉克族人个个黑眉大眼高鼻梁,体型极好。塔吉克男子大都穿白色衬衣外穿一件青色或蓝色无领对襟长大衣,腰系一根腰带,右侧挂一把小刀,脚蹬野公羊皮长筒靴,头戴圆形卷边高筒帽。身跨骏马,奔驰于草原、雪山间,显得十分威武、潇洒。

  塔吉克妇女的装束鲜艳夺目,更具魅力。她们常穿红色带花连衣裙,喜戴圆顶绣花棉帽,帽后缀有一块后帘,外出时帽子上披方形大头巾,脚蹬红色软底长筒靴。青年妇女的帽子上镶有很多饰物,尤其是帽的前沿缀有一排色彩华丽、熠熠闪光的珠子和银链,配以耳环、宝石项链和称为“阿勒卡”的圆形银胸饰,显得楚楚动人。

  相见行吻礼

  塔吉克牧民饭食主要有抓饭、清汤羊肉、奶子面、奶米饭、油馕等。喜食酥油、酸奶子、奶疙瘩、奶皮子等乳制品,爱饮奶茶。塔吉克族人热情好客,讲究礼节的习俗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男子相见时,要互相握手或互吻手背。而妇女相见,长辈吻幼辈的眼或前额,幼辈吻长辈的手心,平辈互吻面颊和嘴唇。男女同辈相见,女方吻男方的手心或握手。子女与父母相见,要吻父母手心,以示敬重。家庭中最热情的礼节是拥抱。

  对来访的宾客或要求投宿的过路人,不论相识与否,塔吉克人都热情欢迎,竭诚款待。通常是要选一只肥美的羊羔呈送到客人面前,若客人满意,才牵出去宰杀、烹煮。用餐时,主人先敬客人一碗羊肉汤,再端上大盘的手扒羊肉。客人若先从盘中取一块献给忙碌的女主人,主人将更加高兴。为增添席间的欢乐气氛,青年人要竞相比赛折羊骨,即用双手握住油滑的羊腿骨轮流用力折。折断者受到大家热烈称赞。晚上,在主人的热情招呼下,睡在温馨的房间里,有如在家的感觉。

  灯节巴罗提

  巴罗提节是塔吉克族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伊斯兰历每年8月的头两天举行。由于节日之夜家家都点一种特制灯烛,故称之为灯节。

  节日前夕,每家都要自做多支小灯烛和一支特大的灯烛。它们是用一种高原上特有的卡乌日草草秆做芯,外面裹上棉花,扎成火把状,蘸上酥油或羊油制成。节日之夜,全家人围坐在炕上,中间摆放着一个供插灯烛用的沙盘。这时,家长按辈份和年龄呼叫每个人的名字,叫一个答应一个,并在应者面前插一支点燃的灯烛,以示吉祥。全家人的灯烛都点亮后,各自伸出双手在自己面前的灯烛上烤一下,再祈祷,保佑平安。仪式结束,阖家大小在灯光下共享丰盛的佳肴。接着,便把那支最大的灯烛火把点燃后插到屋顶上,它被称为天灯。全家人要出来肃立屋前,仰望天灯,默默祈颂。与此同时,各家门前要点火堆驱邪。青少年们则在烛光下、火堆前欢歌跳舞,尽情戏耍,彻夜不眠。

  放歌传情

  塔吉克族以善骑著称。刁羊、挂波齐(马球)等马上游戏竞技,都是塔吉克人最喜爱的群众体育、娱乐活动。舞蹈多模拟雄鹰展翅、飞翔回旋的动作。在民间古老的传说中,鹰是英雄的象征。主要乐器有那伊(短笛),就是用鹰的翅膀骨做的。

  在绿草如茵的草原上,人们常常可以见到塔吉克族青年男女放歌对唱的场面,由于过着分散和游移的游牧生活,很多青年都通过这样的对歌活动结下情谊。当感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小伙子便悄悄给姑娘送上一对耳环,姑娘则精心绣一个绣花包送给恋人。有时小伙子到远方去放牧,姑娘就用两块小花布缝一个小包,装上一根烧焦的火柴棒托人捎去,表达自己的思念,比喻想得心都焦了。小伙子收到后,立即捎回一个用红线缝口的黄布包,内装些杏仁和用头发缠着的黄色小石头。意思是:我也很想念你,心情很沉重,你见到头发就像是看到了我,我的心是属于你的。

  订婚的时候,小伙子不去姑娘家,而由父兄、好友和一个女亲属带着礼物到女家去,所带的礼物中必须有一条四米长的鲜艳漂亮的红头巾。订婚仪式结束时,盖在姑娘头上,表示姑娘已有配偶。结婚前两天,双方就开始请客,热情款待所有的亲戚和村中的男女老幼,并接受他们的祝贺。女客则每人都要带一点面粉撒在主人家的墙上以示吉祥。塔吉克族的姑娘在结婚前夕要被关在一个严密的小房间里,并且要盖上厚厚的棉被,直至大汗淋漓为止。他们认为,这样做了以后,新娘子就会显得更加漂亮、更加动人。因此,虽然相当难受,但为了漂亮动人,将要做新娘的姑娘们还是十分乐意地接受这种考验。

  相关专题:踏访56个民族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