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再造广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11:14 南方都市报 | |||||||||
社论 “提高广东自主创新能力”系列评论之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一直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但一个严峻的事实是,我省现有的发展模式已经表现出种种疲态,全省发展需要注入新的动力。那么,新的动力是什
现有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面临转型 实践证明,我省现有的发展模式已经到了必须转型的临界点。我省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简言之,就是集粗放型增长与外源型主导于一身。我省外源型经济绝大多数来自港澳台等华人圈资本,技术含量普遍不高,投资的目的是利用我省廉价劳动力与土地资源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粗放型发展很难避免。粗放型经济的实质是自主技术少、资源消耗多,相应的市场竞争表现为激烈的价格竞争(政府垄断市场除外),随着生产成本的提高,市场价格的下跌,再加上近年来不断加重的土地资源紧张、生态环境污染,以及连续出现的能源荒、民工荒,粗放型增长模式最终都会走到尽头。 走到尽头的发展模式需要转型,需要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同时更需要从外源型经济为主导转向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从近期看,我省需要通过建设节约型社会,通过倡导循环经济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以缓解全省经济快速增长与有限资源的尖锐矛盾。但从长远看,走自主创新之路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拉美国家的发展经验显示,工业化中期是重要的经济转型时期,原有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渐失去,如果不注意加快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欠发达国家与地区来说,就可能犯重大的战略性错误。 自主创新唯有依靠自身努力,依靠本地企业 自主创新并不排斥对外开放与合作,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外源型经济会进一步促进我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但寄希望于他人的力量实现经济转型与自主创新,无疑是指望天上掉馅饼。 更进一步看,我省外源型经济根据投资动机不同,可以进一步分为成本指向型与市场指向型外资企业两类,前者主要来自港澳台地区,这些外资企业普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主要依赖我省的廉价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随着全省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如果成本指向型企业不及时转型,最终结果只能是撤离广东。市场指向型外资企业多数来自发达国家,母公司一般都有独立的自主创新能力,对我省自主创新体系的依赖程度较低,对技术溢出的防范程度较高,这些企业依靠母公司的技术优势占有国内市场,并在国内市场上对内源型经济的发展进行挤压,因此,对市场指向型外资企业进入我们必须慎之又慎。前期实施的用市场换技术战略成效不尽人意则进一步表明,经济全球化只是市场全球化、竞争全球化而不是利益全球化,我省的自主创新无法指望他人的力量,对他人不能抱不切实际的幻想,唯有依靠自身的努力,依靠本地的企业。 应当看到,参与国际分工并不仅仅取决于我们的对外开放程度,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我们的参与能力,取决于本地企业的发展水平。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经历了上个世纪末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后,全球的FDI规模锐减,2004年的FDI流入量只有2000年的一半左右。从我省来看,我们的对外开放程度其实并不高,全省2/3的国际资本来自香港,4/5的国际资本来自华人圈,真正来自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不足20%。在香港产业资本转移高潮过去后,尽管有来自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资本涌入,但能否继续如前那样靠外源型经济支撑全省经济快速增长还是疑问。 从自主创新的角度考虑,我们无法在过去的发展轨道上继续滑行,我们无法再进行传统意义的开放,我们必须坚持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通过提升自身力量增强我们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的能力。 自主创新需要企业转型、市场转型与政府转型,更需要文化转型 自主创新贵在自主,重在创新,但是自主创新并不就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实质是生产力水平提高,自主创新体系不仅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变,还包括与提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自主创新体系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只强调科技创新,忽视相应的社会转型是片面的。其实,科技创新的口号今天已不新鲜,近年来我省在科技上的投入,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已不算少,但取得的成效并不能让人满意,关键是将自主创新这一事关全社会的重大问题简单化、部门化了。我们与发达国家的真正差距不在于人均GDP的落后,而在于自主创新能力的缺失。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哪个部门能够承包的,自主创新对于我省不啻是凤凰涅槃,必然伴随着脱胎换骨的痛苦,对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的要求。 首先,自主创新需要我省企业转型。企业是否普遍具有创新的强烈愿望,是我省能否培育起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否则,创新只能成为政府少数部门的独唱。目前外源型经济占据全省工业产值的三分之二,如何让这些“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成本指向型企业转型为创新型企业,是我省进一步发挥外源型经济优势的困难所在。与外源型企业比较,我省的内源型企业不仅数量少而且竞争力也不强,自主创新需要尽快形成一大批高质量的内源型企业,这是我省能否实现社会转型的物质基础。企业转型通常是市场竞争使然,外源型企业的重心在外与内源型企业的发展不足使得我省企业的转型任务更为艰巨。 其次,自主创新需要广东市场转型。目前我省在国际市场上仍拥有一定的优势,对外贸易仍然超过全国的1/3,但应当清醒地看到,我省在国际市场上拥有的优势多数集中在低端市场。随着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已经无法通过依靠他人的力量出售创新的产品与服务,广东需要更多的全球知名品牌而不是贴牌生产,需要更多依靠自身的力量参与市场竞争,当下“香港人拿订单、广东人管生产”的模式必须改变。 市场转型的另一层含义是,市场培育重点需要从产品市场向要素市场转变。随着企业创新能力的成长,人才、资金、技术等将成为影响我省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人才需要高效的教育市场来支撑,资金需要强大的金融市场来保证,技术需要完善的产权市场来配置。长期以来,全省在金融、技术与劳动力市场等方面作了许多努力,但与自主创新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 再次,自主创新需要全省各级政府转型。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用政府代替市场的风险巨大。在政府转型中,各级政府要从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中解放出来,变对GDP与外源型经济的崇拜为对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视,通过宏观调控实现全省经济的稳定增长,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在政府转型中,各级政府要放弃因自身利益追求产生的偏见,真正从公共利益的高度,通过有效市场监管避免要素市场的竞争失效,为企业、人才与风险投资者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在政府转型中,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的水平,将权力型政府转变成服务型政府,特别是加强各种非营利性中介组织的培育,将那些政府可做可不做的事交给中介组织去做,加快中介服务与高端服务市场的培育,促使强势政府转型为强势市场,为企业自主创新打造高效的社会环境。 最后,自主创新需要企业转型、市场转型与政府转型,但在更深层次上,也是生死存亡的,我省需要文化转型。今日广东之文化与改革开放的实践,与现有的发展模式密不可分,既有开放、包容、务实、敢为人先等积极的主流,也有对自主创新不利的消极因素,如以“二世祖”生活方式为基础形成的市民文化,习惯于坐地经商与实业联系疏远的商人文化,特别是在政府中流行的偏好外源型经济只重视眼前发展速度的官员文化。建设文化大省目标提出已有多日,文化大省建设既需要进一步发扬广东积极的主流文化,同时也要正视广东文化的缺陷与不足,特别是那些在现有发展模式中可能合理的东西,放在自主创新要求下已经迫切需要改变,在此种意义上,自主创新不仅是科技创新,更是文化创新,是广东人对自我的再一次超越。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