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评论:我听到教育在哭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23:20 现代快报

  甘肃渭源县委副书记李迎新上书教育部:70%代课教师月工资40元。这是11月3日《南方周末》一篇报道的“关键句”。这句话无疑是触目惊心的。按照理论上的逻辑,使这部分群体尽快转为公办不就什么事情都结了吗?可是不然,不要说这样的大规模的转正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制度环境,单就是想依靠县财政来解决渭源代课教师问题也根本不可能。报道中说,目前渭源全年的财政收入大约2000万元,只够付全县5000名教师及公务员一个多月的工资!其中教师占了3000多人,教育经费已占该县总财政支出的一半以上。近亿的财政空缺,均
要靠国家财政的转移支付。

  现实的困境逼迫当地政府作出这样的选择:县级财政为了减小财政支出,就开始严格控制公办教师的编制,以致一些师范毕业生因缺编当不上老师,而良莠不齐的代课教师长期撑着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南方周末》记者写道:“这笔财政账是很容易算的,进一个公办老师所要支出的工资可以请10个甚至30个代课老师”。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是,尽管我们承认代课教师具有超强的奉献精神,就像报道中说的那样,他们是一群“最可爱的人”,但是,我们也有着现实的忧患,比如教学质量受到的威胁。在困境面前,有一些年轻有为者已经告别曾经的挣扎,用进入私立学校的方式来改变生活的难题。这也使得代课教师的选拔必然会出现质量和素质的滑坡。

  为了下一代,我们不能再让代课教师一方面承受生活的重压,一方面让孩子们承受可能的低水平教育。那么,办法也不能只让“县财政”来想,必须由教育部牵头来统筹解决。报道中说,“代课教师”先前被称作民办教师,随着政府对义务教育的发力,东中部地区的民办教师几乎已不复存在。

  那么,西部看起来庞大的“民办教师”群体在国内只是一个特殊的局部现象,既然更多的地区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解决了“民办教师”问题,而在西部没有这样的实力的情况下,我想,不靠“国家”还能靠谁呢?当然,靠国家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关键是建立健全一个人性化的制度,实行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的政策,??总之,不能让“民办教师”苦了一辈子,到头来什么说法都没有。难道,我们只有坐视高价教育和乱收费的“智慧”和耐心?何况,在无情的杠杆下,会不会存在着一种关系学的潜规则呢?我不能不担忧。

  月薪40元 ,我听到教育在哭泣。上书教育部的县委副书记李迎新无数次地哭了,他遇到的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制度性失语。许多“民办教师”都期望“上面”终有一天能关怀到他们,可是“终有一天”也是无尽的泪水啊。(伍里川,安徽,教师)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