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天的中国》专题 > 正文

《今天的中国》:防灾减灾 人类共同的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4日14:42 今天的中国

  《今天的中国》节目实录:防灾减灾——人类共同的课题

  主持人:观众朋友你好,欢迎您来到China today,《今天的中国》,我是朱敏怡。那自人类文明诞生之初,几乎在每一个民族的历史记载中,都能够找到关于自然灾害的描述。然而对于这个困惑了人类千年的问题,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没有什么彻底有效的解决办法,像飓风、洪水、地震各种自然灾害,每年都会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那么仅2
003年全球就有2.5亿人次受灾,7.8万人在灾害中死亡。天灾面前人类显得如此的渺小,那么在平静中生活的人们,不禁要问下一个是谁?我们现在该做些什么?如何才能减少灾害给人类造成的伤害?如何才能营造一个更为安全的生存环境?为此我们今天演播室专门请来了中国减灾委副主任兼秘书长、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主任、中国民政部常务副部长--贾部长,你好,贾部长。另一位嘉宾是中国减灾委专家委员会的主任、中科院的院士--马宗敬先生,你好,马老。(以下贾部长简称贾,马宗敬院士简称马)欢迎两位的到来,那么在开始我们谈论之前呢,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对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生的重大的自然灾害做一个回顾。

  (短片)

  主持人:贾部长,刚刚我们镜头的最后一组画面,就是今年8月份在美国发生的卡特里娜飓风的一组镜头。那么这次飓风袭击美国以后,美国国内有一种评论就说这次袭击对美国是全方位的。那么贾部长,你怎么样去理解全方位这几个字呢?

  贾:对社会造成的影响非常广、非常大、非常深刻。

  主持人:那美国这次卡特里娜飓风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灾害,那马老,你觉得全方位的提法,从哪些方面我们可以看?

  马:实际上涉及到任何一个巨大的灾害都会是涉及面非常广的,广在哪里呢?就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从灾害的发生到灾害的救济,到灾害的整个部门,各个社会的要素的建设,都需要重新整顿。所以从经济上、从甚至是社会的道德上、家庭系统上等等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说,我们说它是一个很全面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影响。

  主持人:那贾部长,你在这次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也讲到了,中国是世界上少数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那你为什么要这么讲?

  贾:因为我们国家呢,处在亚洲大陆的东南部,这个地区呢,是世界上少有的地壳变动非常复杂的地区。这个地区也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原、深海、变温和季风,这样复杂的一个自然环境,这样一来,它的影响就非常复杂。而且这么一个强烈的地区,加之这个地区现在人口又多,减灾的基础相对还是比较薄弱的。

  主持人:那我们这里头有一个中国近年来受灾的一个图板,我们一起看一看。那贾部长你能不能给我们做一个解释。

  贾:我觉得是这样的,我们国家因为是一个灾害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我们认为咱们国家的灾害特点,应该是叫灾害种类多、发生的频率高、分布的地域广,而且造成的损失大。你比如说我们国家,除了火山爆发出现不多,其他灾害基本都有,比如说干旱、洪涝、风暴,包括赤潮、山体滑坡、泥石流,农林的病虫害,还有包括比如说火灾、野火等等。我们今年上半年,截止现在灾害的特点就是南涝北旱、台风多。

  从这个表上可以看出,现在我们国家发生的灾害的频率还在增强,灾害的强度还在增大,但是我们国家的减灾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加上我们国家减灾的指导思想和采取的措施很到位,所以死亡人数一直在下降。我可以告诉大家两组数字,从1990年到1999年这10年间,每年平均受灾人口是2亿多,但是死亡人数在这10年间,大概每年平均是5959人;而2000年到2004年,这5年间受灾的人口将近4个亿,但死亡的人口却下降到2580多人,死亡人数减了一倍。

  主持人:前面哪个贾部长说了,我们国内的灾情的种类是非常繁多的,那么在众多的种类当中哪几种对民众的威胁是最大的?

  贾:这几年主要还是洪涝灾害,再一个是地震,再一个是旱,还有台风。

  主持人:四种。

  贾:这对我们的人民生命的安全和经济的损失还是比较大的。

  主持人:在这次在新闻发布会上也有一个巨大的历史性的突破,那就是说你和中国保密局、国家保密局等于联合出台了,这么一个政策:从9月份开始,对重大灾情的人数,包括灾情的情况,做一个公布,不再作为国家保密的一个

国家机密。那为什么过去我们要作为国家机密呢?

  贾:过去,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整个救灾的系统和减灾的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那么究竟一次灾害伤亡了多少,根本就统计不清楚。现在建立,我觉得主要是为了今后,一个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减灾意识,也提高各个方面社会团体对我们这个灾害的关注。

  主持人:增加透明度。

  贾:透明度要增加,就是提高政府对救灾工作的透明度。而且实际上这多年来改革开放近几年来,我们每次死亡伤亡多少人,经济损失多少人我们都是公开的。

  主持人:你看SARS的时候就是一个最好的检验。当时如果说不明确公布灾情的数字的话,恐怕SARS不会那样及时的解决。您觉得呢,贾部长?

  贾:对,现在体系也完善了,马上就能够统计上来。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刚刚我们谈到,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自然灾害进入了一个高发期,特别是我国作为一个各种灾难频繁的国家,该如何应对这一挑战?那么休息一会儿广告回来再继续讨论。

  (广告)

  主持人:欢迎回到现场,观众朋友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今天的中国》。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如何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自然灾害。就在人们称为世界灾难的印度洋海难后发生不久,在灾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叫蒂利的十岁女孩在巨浪袭里之前,观察到海滩退潮的现象和在地理课上学的是相似的,于是她及时的发布了警告,从而救了上百名游客的生命。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启示。那么面临难以预料的突发灾害,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接下来,我们看一个短片,看看,在防灾减灾方面,日本是怎么做的。

  (短片)

  主持人:那前面贾部长也谈到了现在建立的一个应急预案体制,那么您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什么叫应急预案,这个应急预案里头又包括了什么内容?

  贾:这个应急预案实际上包括了,国家对灾害救助的一些经济响应,实际上我们国家有四级响应。

  主持人:贾部长您刚刚提到了一个四级响应。我们这里有一组数据说今年以来民政部共起动了应急响应25次,其中三级响应6次,四级响应19次,响应的天数是80多天。

  贾:我们现在要求灾害一发生,就马上要把这些灾民转移出来。同时我们要求我们的民政部门、救灾机构,要做到三个第一:第一时间要赶到灾区一线,来慰问、安慰、转达中央对他们的关心,党中央国务院对他们的关心;第二个是第一时间要把灾情的基本情况报上来;第三个就是第一时间,把衣被、粮食、水、款项送到灾民手中。这是紧急状态这几天,也就是刚发生灾情这么三四天,我们采取的一个办法。当灾情稍稳定以后,比如帐篷都到了,我们就要注意怎么能够发放的公平合理。做到一清一细三到位。一清就是把救助的对象,你要弄清楚,损失的情况弄清楚。二细是根据这个对象,制定出详细的救助方案。然后三到位,第一个到位就是要把衣物、粮食、资金要到位;第二个到位就是我们要对每一户、每个村救助的措施要到位;第三个呢,每个村每个人属于哪个干部来包干,领导入户包干的措施也要到位。这就是我们一清一细三到位的办法。

  主持人:马老,刚刚贾部长给我们介绍了很多在灾后灾民安置的问题。安置的问题是让人民有重建家园过上更好的一些生活,除了这个目的之外,还有一些什么样其他的目的?

  马:这套系统还涉及到这个,比如说现在正在推行的灾害的保险工作。

  主持人:什么叫灾害的保险?灾害保险,怎么理解呢

  马:在国际上已经推行了很多年了,在国内保险内的工作范围,前一段一直在探讨之中。讨论这个事情。

  主持人:马老你觉得这个保险机制应该怎么样科学地建立起来呢?

  马:这是逐步探索的事情。

  主持人:那规范的科学的,应该是什么样的一个体系?

  马:这个在国际上也没有通行的做法,完全取决于国家。这也有一个意识问题,就是保险意识。比如人寿保险大家比较理解,容易去参与。他觉得他个人利益很清楚。那么灾害这个保险往往是这样一个状态: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灾害。他就会有个依赖思想,依赖思想就是说,来了灾难,政府会来支持我,我也就不用管这些事情了。我也和农民聊过,他们为什么不买保险,发现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经济方面,农民说实在的还是比较穷,他舍不得拿出钱来,而且也有侥幸心理,他想,提前付给你钱,万一今年没有遭灾,我不就白交钱了嘛。第二个也有一个思想问题,他的减灾意识还不强。

  主持人:那刚刚贾部长讲了,国家对于防灾救灾出台了一整套的政策的。那么我想这个防灾救灾的个人意识也很重要。包括前面我们短片里头,也谈到了日本的一个例子。马老,你能不能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现在在全国防灾救灾的教育方面,我们做了哪些工作?

  马:这个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减灾体系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总体来说它包含了三大部分和一个总的指挥。我们有一个很通俗的说法叫十个字,差不多是十个字。一个是监测,一个是预报,一个叫评估。就是说一个灾害发生前,怎么样监测它,怎么预报它,最后发生灾害以后,怎么评定是多大的一个灾害。这一套东西主要是专业部门来从事的。

  主持人:这套系统建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建立的?

  马:这个是逐渐地国家建立起来的,现在这个预警预案和减灾预案是最近这一两年才开始系统做的。由国务院系统来做的。过去的做法基本是按照这个路子走的,我方才说的这是第一个部分。第二部分涉及到的主要是社会性的问题,就是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工程来防灾、抗灾和救灾,比如说我们建水坝,这就属于工程性的建设。

  主持人:那贾部长刚刚也讲到我们现在如果一个灾情发生的话,减灾的物资就要在两天到三天之内必须要送到灾区。

  贾:物资24小时就送到,应急拨付的资金,两到三工作日就能送到。

  主持人:现在有没有非常有效的保障这个资金全部落实到灾区?

  贾:没问题。

  主持人:没有问题,会不会出现截流的现象?

  贾:没有,现在没有什么问题,而且我们年年都进行检查。

  主持人:如果有截流问题的话,法律上会有很严厉的制裁?

  贾:那一定。

  主持人:那我知道今年上海有一个叫卡努的台风,台风来了以后上海发动了移动还有联通、电信通知了好多的市民,他们这个工作好像做得很好。最后市民对这个防治灾情的情况做得非常的出色。这在方面其他城市有没有做?除了上海之外?

  马:这次台风,浙江也做了很好的动员和安排。

  贾:福建也做得不错。

  马:福建也做了。

  主持人:福建,还有哪里?

  贾:福建、浙江、安徽都做得很好。

  主持人:还有刚刚之谈到物资要送到灾区,这个物资中央有没有储备的机构?

  贾:有,中央一共建立十个储备点。省上又建了省级的31个储备库。所以我们灾情发生以后,比如说一般灾难一发生,关键就是要紧急转移出来多少灾民,转移出来以后马上要安置。然后水来了以后转移出来的人,没有衣服,或者就穿一个裤头,马上就要给被褥,给水喝,给饭吃,而且还要尽快安排住的地方。救济帐篷立马就能够调动起来运到灾区。

  主持人:那这个储备库有一个基本的量的保证吧?

  贾:有。

  主持人:平时这个物资的来源在哪里?

  贾:比如中央储备库是中央财政拿钱储备的。

  主持人:民间的资助呢?

  贾:民间比如说捐助的衣服、被褥,也在省级储备库里面放着,什么时候用,马上就能够调集。

  主持人:马老,前面我们短片里头讲到了日本的一些先进的经验,你觉得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借鉴?你自己去过日本吗?

  马:去过。

  主持人:去过,你当时有什么亲身的体验?

  马:日本总体来讲,我欣赏他们做得很好的一些教育工作。他们甚至可以做到这一点,比如说防火,火灾的防护,他们要求总理都会使用消火栓,这就说明它教育的普及程度是相当广的。儿童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应该怎么做,需要怎么做,这些东西他们都很清楚。

  主持人:据我知道很多防灾、救灾的教育在有些城市,已经包含在中国的小学生课程里头了。

  马:对,有些城市。现在已经开始运作这个灾害的安全教育了。整个把它纳入到中小学的安全教育系统里。这就不仅仅是自然灾害了,所有的安全问题都在里头。这是一个好办法,另外做一个实际的现场实验,自己的模仿,或者演习,这些东西都已经逐步地在做。但是应当承认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育还是不够系统的。

  主持人:逐渐有一个摸索的过程。

  贾:对,我们也正在进行,在预案里头制定有这方面的内容。比如说我们民政部组织了一些省,预案出来以后,就组织他们演练。同时在演练的过程中也跟他们讲一些避水灾、火灾的常识和技能,但是马老师说我们还不够。其实各省也还组织了一些演练。预案制定了,水灾来了,我们怎么撤,怎么有组织的撤离,这都要组织很多老百姓进行演练。但是应该说我们对社区,对全民的减灾意识,一些减灾的技能,做得还是有差距,所以我们正在组织强化这一工作。

  主持人:面对自然灾害的突然袭击,不仅是对个人生存意志和生存能力的巨大的挑战,也是对一个国家还有一个民族整体协调动员能力的综合的考验,那么相对于灾后救援,如何在灾害发生之前进行有效的预测和预警,这也是当前各国研究的重要领域,好,休息一下广告回来之后再继续讨论。

  (广告)

  主持人:欢迎回到现场,观众朋友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今天的中国》,我们今天演播室谈论的是防灾减灾的话题,那中国有一句老话叫未雨绸缪,还有一句叫防患于未然,都是在告诫人们对有可能发生不测要有所准备。有专家就认为如果印尼

海啸前发出预警的话,就可以减少损失。与之对比,在前不久美国受到飓风袭击时的做法,就值得我们借鉴了。

  我们要谈到印度洋海啸的话,就会发现预警系统在当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其实包括美国的科学家已经预测到这个海啸要发生了,但是没有及时传达到这些发生的国家。那马老在这方面,你能不能给我们做一下深入的介绍。

  马:印度洋海啸这件事是这样,过去在印度洋海啸这个课题的研究上,主要是从太平洋那儿兴起的,因为太平洋周边的多数国家都遭受过多次地震海啸问题。因为海啸大都是地震引起的,当然海底的滑坡也可能造成,但是大多数都是地震原因引起的。这些海啸呢,有的可以从智利一直传播到日本,还有的可以从东南亚一直影响到北美。这就说明整个太平洋都是可以传播的。

  因为地震海啸数量比较多,所以从上个世纪的四五十年代就着重地研究这个问题了。直到1960年智利大海啸发生了之后,就开始提议建立一个世界性的海啸防御网。建立起来以后,这就可以估计到海啸未来会传播到哪个国家,大概是什么时间,可能会引起多大的海啸。

  主持人:那这次印度洋海啸,为什么美国的预知信息没有传到相应的国家呢?

  马:这个原因是这样的,因为太平洋的地震海啸非常多,印度洋也有,但是数量非常非常少,而且影响大的灾害也比较少。所以在国际上的合作系统还没有在印度洋周边建立起来,各个国家也还没有形成互助的网络,因此美国和印度洋地区的国家还没有建立通讯系统。

  主持人:也来不及了。

  马:所以说,印度洋地区的国家还没有一系列的准备,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主持人:所以非常可惜,造成三十万人死亡的结果。贾部长,我想问,中国现在加入了太平洋预警机制的系统没有?

  贾:在咱们温总理的倡导下,不是在印度开了一次国际会议吗?就是想建立一个印度洋的海啸防御系统。这个事情已经在推行之中了,我们国家也投入了资金,别的国家也在投入,并且已经做出了具体的技术设计。那么下一步就是具体的实施了。而且现在有些周边的国家已经开始建立海啸防御系统,所以我们相信,今后如果印度洋再发生这样的海啸,至少有相当的一些部门和国家可以取得这方面信息了。

  主持人:这个预警机制到底在整个防灾救灾当中发挥哪些作用,贾部长?

  贾:它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只要预警的预报准确了,那我们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应急预案。如果预报的不准,这个应急预案就会制定得没有针对性,那不就白搭了。所以它是我们整个防灾减灾,抗灾救灾的前提和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刚刚说,我们国家虽然发挥了科技上在防灾减灾上的作用,但还不够,还需要在这方面加大力度。

  主持人:刚刚你也提到了,要建立一个有效的预警机制的话,我们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那么我们目前到底跟国际或者区域性的哪些组织有这样的合作?或者有这方面的协议?

  贾:应该说这几年我们在减灾方面的国际交流还是比较多的。像东欧、亚太一些国际组织我们都有合作,去年我们就在泰国和日本开了世界减灾大会,包括我们现在开的减灾大会。我们还是和许多国际组织、地区和国家进行了关于减灾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我们也在借鉴别人的一些经验。你比如说刚才提到的,怎样提高全民的减灾意识。我们就借鉴了美国的、日本的、韩国的一些经验。我们也在组织专家编写一套成套的关于对社区,对学校的老师、孩子,对农村,各个方面的社团,各个方面企事业单位等有针对性的,比较规范的小技能和小策略。这方面我觉得国外做得还是比较好的。我们也在发挥我们的长处,同时借鉴人家的经验做好我们的工作。

  主持人:那马老,为什么这种国际化的合作对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如此必要呢?

  马:应该说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我们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国界的划定,这是行政性的边界,但真正的灾害不是按照国家来安排的,而是在整个大陆或者海洋上发生的。比如说这次印度洋海啸,它就不按照你国家来,所以要想做好,就必须把国家之间的信息联络建立起来。你比如,上游知道了信息,如果马上告诉下游,那下游就好做了。

  另外比如说,我们国家哪个地方发生了比较大的地震,光靠自己的地震台网来监测是不够的,需要利用国际上的一些台网才能更准确地判断这个地震有多深、有多大、影响面有多大等等,这都是靠国际的台网互相合作的。像

意大利、法国和我们之间的伽利略计划。

  主持人:这个伽利略计划是什么样的一个计划?

  马:就是小卫星的组合,这是国际性的合作。

  主持人:那贾部长,刚刚我们讲到了政府在防灾救灾方面做了非常非常大的努力,包括科学的一套系统都在逐渐的建立当中。那你觉得中国在目前防灾救灾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呢?

  贾:要说问题,我觉得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就是说救灾自救的投资力度方面,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还不够。包括减灾的一些工程项目的投入,灾民的一些救助、补偿的一些投入我觉得还不够,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我觉得发挥现代技术、高新技术在救灾减灾这方面的作用也还不够。第三个,对于全民减灾意识的宣传教育不够。

  主持人:所以我们谈到中国减灾救灾方面,还是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么当我们通过卫星电视看着,美国南部的墨西哥湾中发生了一场由飓风所带来的毁灭性打击的时候,很多观众可能不会想到,就在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多少地方距离海平面只有一米左右的高度?那么面对海平面上升这种全球性问题和灾害频发的今天,您准备好了吗?好,感谢收看今天的节目,再见。

  相关专题:《今天的中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