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菊花与刀在此埋葬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17:59 新世纪周刊

  -撰文/王大卫

  靖国神社,这个每每引发日本和其周边国家外交争端的地方。来到这里,你也许更能体会到日本军国主义在这个国度 里的感召力,希望日本政界正确面对历史是多么的艰难。

  去靖国神社是公元2005年秋天一个下午,游人稀少。

  靖国神社正门前是大牌坊,日语称之为“鸟居”。牌坊和正门之间大约有30米,右侧是靖国神社内部缩略图,左侧 是个水池。按照规定,进入前要用舀子盛些水,分别洒到左右手,然后漱口,算是进入前的准备活动。后来发现,其他寺庙也 都有类似的要求。

  靖国神社的大门和颐和园的正门差别不大,只是看上去简陋了些,日本人从来不讳言其建筑风格取自中国唐代。一位 高级官员也在和我聊天时说,没有任何国家像日本一样从中国学到如此多的东西。然而他没说的下半句就是:从来没有任何一 个国家给中国带来如此大的伤害。

  依稀记得进入正门后是小石子铺成的路面,踩上去沙沙作响。正对大门的就是拜殿,下午的阳光打在上面,略有些刺 眼。拜殿前有菊花徽记的白幔,新闻界爱使用的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的照片就是以此为背景。

  菊花,象征着纯洁无瑕,而靖国神社里供奉的是历年来战死的日本军人,其中包括14名

二战甲级战犯,本尼·迪克 特与1946年写成《菊花与刀》,以此对日本人的性格进行总结。没想到,在靖国神社里这两个特性如此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

  院子右侧有一个游就馆,名称源于《荀子·劝学篇》里的“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一进门,首先看到的是一架 零式战斗机,虽然看上去很简单,但二战时它威力不小,和美军战机一对一毫不吃亏,大厅内侧还陈列着一列火车、一辆坦克 和一门大炮。日军的坦克性能一般,机动能力强,当时只能在中国土地上显威风,但碰上苏制坦克和重武器就要吃亏了。

  顺着指示牌前行,等于是上了一堂日本历史课。当然,这是具有军国主义色彩的历史课,很多地方就是中国的屈辱史 ,只不过以一种推脱责任的语言来表达罢了。比如介绍所谓“南京事件”时说,日本攻打南京时,守军司令官唐生智命令抵抗 ,与城池共存亡,但他自己却逃之夭夭,日军进城后,南京城恢复了往日的和平与安宁。

  再比如说,介绍卢沟桥事变时说,1937年7月,宋哲元道歉,但中国恐怖活动升级。还看到了二战时日本“翔鹤 ”号航母模型,以及伊东佑亨在甲午海战前做的一首诗:炮声震天地,血雨洒黄海。总之,这些介绍比那本扶桑社版的右翼教 科书更渲染战争。

  在讲述

甲午战争(日本称之为日清战争)一段时,以表格的形式列举了双方实力对比,清兵力为630,000人, 日本参战兵力为240,616人,让我震撼的不是兵力数量对比,而是日本人把数字准确到个位,下面还有日本陆海军战死 人数,也是精确到个位,而中国军队的数目则是“不详”。

  精确到个位!那可是在1894年啊!黄仁宇先生总结中国历史兴衰时用了“数目字管理”这一说法。当然,他是指 中国古代的财政税收缺乏“数目字管理”。然而,管理混乱、不重视个体、不尊重个人依然是今日中国的现象。

  在结束游就馆的参观时,我看到了许多日本游客的留言,里面多是祈祷和平的字句,而小泉来此参拜却引发外交风波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日本的内政”。作为中国人,我可以理解日本文化里对逝者的尊敬和死后“一切归零”的概念,但 日本人,尤其是政治家,更应该理解受害国民众的心理。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