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哲学硕士免费讲授国学 梦想办成全国连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8日03:30 新京报 | |||||||||
逄飞倡导成立一耽学堂,弘扬传统文化。 2002年12月21日,逄飞开始在北大等高校张贴“招贤榜”。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11月15日下午,北京市西颐小学一年级(2)班传出稚嫩的《三字经》诵读声。北大城市与环境学系2001级本科生潘峰华作为授课教师站在了讲台前。 西颐小学教学处一名刘姓主任介绍,目前一年级、二年级全部6个班都开设了传统文化课,每周一次。授课者均为北京高校的在校生,他们均来自公益组织———一耽学堂。
“致力于学习、体认和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非盈利性民间公益组织。”2000年12月,北大哲学系硕士毕业生逄飞等北京高校学生倡导成立一耽学堂。 该学堂先后在中小学、社区义务开展传统文化普及,走进了40多所中小学课堂,并正向社区、大学校园扩展。 学堂的做法已得到一些地方官员的认同,共青团广州市委正在筹建广州一耽学堂,团市委副书记折志林希望“能在广州克隆一个一耽学堂,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难入课堂 “小孩子学起来还可以,一开始要带着读,两周后就可以自己读了。”11月15日下午,中央民族大学新闻学专业二年级研究生赵裕玮为西颐小学二年级(2)班学生讲授《弟子规》。 大约在开课的第二三周左右,7岁的方俊杰就问老师“冬则温,夏则清”是什么意思,班上另外一个学生举手“我知道”,然后主动讲解。“他还真知道”,赵裕玮说。 方俊杰15日下午也知道那句话的含义了,“冬天要关心父母问他们是否暖和,夏天要问他们是不是凉快。” 在小学,一耽学堂的授课以诵读为主,辅以讲解,在中学则开设专题课如文学史、思想史之类,主要是利用选修课时间。 “这些提高学生素质的课程,大学生们却没有一分钱课时费,真是很让我们感动。”西颐小学教学处刘主任说。 但即使是一分钱不要,逄飞在最开始联系小学时,其路程还是“碰上的各种钉子连接起来”的。 成府小学校长张重雪曾这样告诉记者:“这项活动对孩子有好处,没有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看到这帮年轻人也执着,我们就同意了,刚开始是不知道他们的目的。” 但逄飞遇到更多的是质疑和嘲讽,“你是干什么的?”“想干什么?” 中关村的几所小学到现在都没有与他合作过,逄飞曾骑车近20公里到和平里,一所小学说可以考虑之后也没有了下文,有一所小学跑了20趟也没有合作成。 2001年春季,有9所中小学与一耽学堂进行了合作。但这学期合作的学校只有5所了,成府小学现在也不再合作了。校方解释,学校合并之后想再开课程需要中心学校批准。 “校方认为讲授传统文化课肯定是件好事,但现有体制下,学校无法排课进去。” 西颐小学教学处刘主任介绍,学校现在一二年级占用的是品德与生活课,高年级因为课程紧无法开设传统文化课。 三角地的“招贤榜” “一耽学堂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改良社会风气,净化个体心灵……面向文史哲等学养醇厚、义术专攻的博、硕士诚邀以下教席……”2000年底,逄飞在北大三角地摆放了他的“招贤榜”。此榜同时还被张贴在清华、北师大、社科院研究生院的橱窗里。 当时就读于北师大哲学系的研究生王秀江在楼下看到了招贤榜,起初以为是勤工俭学活动,王秀江和几个同门与逄飞取得了联系。 逄飞到北师大与他们见面时说明授课是不收费的,要做义工,当时有几人便打消了授课念头,王秀江本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比较有兴趣,聊了几句后发现逄飞是个“有感染力、热情高、有追求”的人,便答应一起创办学堂。 2001年1月1日,北大、清华、北师大等6所大学的30名硕士、博士如约来到北京大学三院107外哲所会议室。 这是一耽学堂成员的第一次聚会,在没有固定办公场所,没有固定经费来源的情况下,学堂成立了。 2001年8月17日,学堂租了办公地点,走出北大西门,穿过蔚秀园,承泽园内两间红墙灰瓦的平房就是学堂所在地,北大美学教授杨辛手书的“一耽学堂”牌匾挂在学堂门前。 逄飞1972年生于辽宁,2000年7月毕业于北大,取得哲学硕士学位。 16日上午,出现在记者面前的逄飞,留着平头,戴着眼镜,高大的个头,说起话来干脆利落。 1996年从吉林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后逄飞就到了北京,那时的想法就是想到北京讲学,像古人那样,师生同父子,相互切磋,研究学问。 他感觉实践这种模式“非学堂、书院莫属”,并引用朱熹的话说官学教育“师生相见,漠然如行略之人。” 2000年7月底,逄飞毕业后曾到民办大学当过老师。当年12月,他辞去工作,打算创办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的一耽学堂。 逄飞说,“一耽”是他1994年之后的笔名,在古代汉语里,“一”为根本、本源之意,“耽”为大而垂肩,是一种充实、圆满的原始状态,引申为快乐、停留之意。 向社区和家庭延展 “将来我们的义工是要直接进入社区和家庭的,可以当免费家教。”逄飞说,对于中小学,今后要改善授课方式,可以免费帮他们培训师资。 “如果说我们只是传授传统文化知识,那不全面,我们其实是在做一项文化建设,更注重一种情感的培养,建立对生活的信心和自信,对人的心灵的净化。” 逄飞说,当初之所以选择传统文化为切口是这种东西说出去比较容易让人接受。 2001年7月13日,学堂在清华社区进行了首次社区授课,先后在北大承泽园、朗润园、人民大学社区的老年学校讲授蒙学课程。 71岁的罗翠和退休前是北京交通大学附中的政治老师,1991年退休后住在北大承泽园内,现在每个星期日上午都准时听一耽学堂义工郝光明讲授《朱子治家格言》。 前年开始,她就接受一耽学堂的授课,当时是看到了学堂在承泽园内贴了一个普及传统文化的启事后报名参加的,先后学了《千字文》、《三字经》。 罗翠和与老同志一起学习时“越来越觉得古人说的很多话有道理”。比如古人提到如何教育子女,提到兄弟、妯娌间要讲和气,在当下社会就很有借鉴意义。 罗翠和讲了一个例子,有些老人有时会发点牢骚,说退休了还在家里带孙子、带外孙子,感觉自己就像个老保姆一样,特别以一个女儿在国外的退休老教师牢骚最多。 但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如何对待自己,对待生活,这个老教师的看法改变了,现在在家里很安心带外孙了,而且还很讲究教育孩子的方法。 她说这就像《三字经》里讲的一样:“人不学,不如物”嘛。 相关专题:新京报-核心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