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时报:城市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2日20:20 财经时报 | |||||||||
作者:张欣 中国的城市化程度滞后,造成中国经济和就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滞后。中国需要尽快取消人口流动限制,推动和加速城市化,促进非农业和服务部门吸纳更多就业人口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滞后的问题,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到。对中国城市
按其他国家的经验,中国现时的城市化程度应该在42%到46%之间。用数字来说,中国的城市本来应该容纳另外1.2亿到1.8亿的农村人口。但是由于行政的限制政策,这部分人口仍然留在农村。从整个国家来看,推动城市化,鼓励农民进城,是解决中国就业的有效战略,也是根治不发达国家类型失业的根本手段。 剩余劳力需要出路 中国目前失业问题比较严重,城镇估计有2千万下岗待岗劳力,目前农村有1.5亿剩余劳力。中国的失业有转型经济和不发达经济的双重原因。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失业大量增加。这是因为:第一,经济结构的调整使生产面向市场,从而使原来指令计划体制下缺乏市场需求的盲目生产下马,造成这些部门和企业的职工失业。第二,竞争和私有化使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为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不得不裁减冗员。这类失业主要发生在城镇。 除了转型国家的通病以外,与东欧苏联不同,中国还处于经济发展的低级阶段,资本不足。城市和现代经济规模太小,不足以大规模吸收农村的转移劳力。在中国农村,商品经济和服务业落后,第三产业部门创造的就业很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沿海地区的带动下,特别是在港台资本的直接投资下,发展了出口导向的劳力密集工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大量农村剩余劳力流向沿海地区,大城市,以及其他城镇,大大减轻了农村剩余劳力的压力。改革的20年中经济发展已经吸收了近2亿的农村劳力。即便如此,中国农村仍有1.2亿到1.5亿劳力。靠乡镇企业发展来解决就业的潜力已经有限。 城市化促进第三产业就业 要解决这些剩余劳力的出路,按照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历史来看,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要靠第三产业部门的发展以及该部门就业的增加来吸收劳力,而发展第三产业或服务业部门,一个关键的要素是城市化。 中国过去长期以来实行户口政策,管制人口流动,强迫人口留在农村,这种政策阻碍了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滞后,相应地也造成了中国经济和就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滞后。 中国非农业部门的就业比重是比较低的。印度的人均收入低于中国,但是在非农业部门、在服务行业的就业比重,比中国高。1990年中国人均产值按购买力平价(以1987年价格为基数)算是1376美元,印度是982美元,中国高。但是,中国在非农业部门的劳力就业比重仅为27.8%,而印度为36%。中国服务部门就业的占全部劳力的12.5%,而印度占17.5%。 从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来看,城市化是决定发展过程中经济和就业结构改善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化程度提高一个百分点,非农业就业可以提高0.72个百分点,约增加490万非农业就业机会。 假如我们能够按照上述比例调整就业结构,非农业部门就业可以增加十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可以从农业剩余劳力中转移7000万。这远远高于单靠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式。因此说,促进就业结构的调整的最有效的方式是推进城市化。 应取消人口流动限制 和中国城市化密切相关的是有步骤地发展城市,鼓励农民进城。中国目前6000万流动人口中,估计有3000万已有相当固定的工作城市。其中很大部分在同一地点已工作多年。 从世界发展的经验和城市工程技术的发展来看,城市的规模效应超过了它的负面影响,现代技术甚至可以使城市的污染处理比分散农村的处理更为有效。 因此,大城市包括上海北京,都可以有计划地让已有稳定工作多年的移民定居下来。其它中小型城市也可以积极扩大规模,让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加速城市化本身是一个巨大的基建投资,并以乘数效应创造就业。发展城市要对交通,住宅,通信,水电供应,教育服务设施等等进行巨大投资。这些建设本身就需要雇佣大量人员。对城市化在财政、信贷上加以扶植,可以大大加快就业机会的创造。 外来劳力对城市就业市场有两种效果,一是互补效果。外来劳力增加了对管理人员和消费的需要,给城市居民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二是竞争效果。外来劳力在低工资、强劳力、不怕脏累等方面比城市劳力更有竞争力,可能对城市中非熟练工人造成竞争压力。 总体上说,农民进城对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一定是正面的,但是各城市出于本地居民的压力,自然会采取种种限制措施。中央政府必须在对城市居民提供社会保障的条件下,尽量取消这些限制。 (作者为美国俄亥俄州立托列多大学亚洲研究所所长,经济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