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否定市场化是对中国经济的误导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8日15:51 新京报 | |||||||||
作者:易宪容 最近,有人接二连三地在说,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是因为市场化的结果,是因为中国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等,如有人提出什么银行改革与产权权能无关;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是让少数人获利却让绝大多数人利益受损;中国的教育改革、医疗改革不应该市场化等。看到这些言论,笔者并不愿意与他人争论。因为,我相信经过几十年风风雨
中国经济能够走到今天完全是受市场之赐 可以说,中国经济能够走到今天完全是受市场之赐,没有市场,没有市场的拓展,没有市场观念在国人中深入人心,中国经济是走不出计划经济的桎梏的,中国人也只能在一穷二白中挣扎。纵观中国几百年的历史,中国人在什么时候能够像现在如此扬眉吐气过?中国人在什么时候摆脱过经济短缺之困境?但现在则不是这样了,中国人生产的产品可以遍布全球,中国人的足迹可以遍布世界,中国人走到世界各地都以自己民族而骄傲等等,这些成就的取得就在于中国的经济实力,就在于中国通过市场经济开始走上繁荣富强之路。 可以说,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中国之今天,更没有中国的未来,市场经济是中国走向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谁要否定中国的市场经济、否定中国的市场之路,那只会把中国拉向贫穷落后的老路,拉向中国被他人宰割的境地。正因为这样,对于任何否定中国的市场经济的言论,无论其意图如何,都必须用现在的生活、用民众切身体会到的事情来分析这些言论的真伪。 否定市场化是对中国经济的误导 很简单,市场经济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就在于它的分散化决策,就在于它能够调动社会中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就在于经济生活中的每一个人能够根据自己的约束条件来做出最好的选择。而中国的改革就在于逐渐地赋予民众这些自主决策的权利,就在于民众生活中的经济权利在不断扩张。几十年来中国经济改革最大的成就是什么?不是社会财富的增长、也不是持续增长的GDP、更不是我们耳闻目睹的现代建筑与城市林立等,而是通过改革开放让个人经济生活的权利不断扩张,而是每一个人通过这种经济生活权利的扩张做自己能够做的事。而这些就是市场经济的本质。 目前有人一直以种种方式、不同言论来表明市场经济的不是,认为中国改革开放所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市场化之结果。这些人认为,中国不需要产权改革、不需要国有企业改革、也不需要教育改革与医疗改革,特别不需要市场化的改革。国有银行改革不需要产权改革,因为银行的业绩与产权结构无关;中国教育改革与医疗改革失误是市场化的结果等。不管这种言论是如何具有煽动性,但从根本上来说,是对中国经济改革的误导,是对中国国情不了解,把经济问题意识形态化。这样的言论对己、对民众、对社会、对国家都是有害无益的。 我们还需要完善的制度规则来弥补市场的失灵 当然,任何市场、任何制度与任何改革都是不完全的,局部改革失败也是正常的事情。这些事情出现之后,我们不应该去指责市场、制度与改革的如何不是,而是要从根本上来寻找这些问题之原因。比如说,医疗改革、教育改革及住房改革中的问题是因为市场化吗?事情肯定没有那么简单。目前这些问题之所以这样严重,之所以民众的切身利益得不到保护,最根本原因是少数人或少数行业利用公权力为己谋利、利用公权力侵害民众的利益。比如教育的高收费、房价的飙升、医院的黑洞、社保基金的侵占等,这些都侵害了民众的切身利益。这些民众的切身利益之所以被侵害,就是在于少数人利用转轨制度的缺陷滥用公权力,甚至于把公权力变成其谋利之工具。因此,如何来完善相关制度,如何对这些公权力进行严格约束是解决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的关键。而要约束公权力对民众利益的侵害,就得更高程度地市场化,就得通过市场的方式来配置整个社会的资源。没有市场化,民众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更是不可解决。 当然,市场也不是万能的,市场也会失效。这就要求我们的制度规则更为完善,用制度规则来保证市场改革的深化。但是完善的制度规则从何而来?应该是靠广大民众的参与,应该是通过市场的方式来传播相关的信息。没有市场化,完善的制度规则也无从获得。总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繁荣昌盛的根本,没有市场经济也就没有中国经济的今天,任何人对中国市场经济否定都是错误的。当然,市场经济并非万能,但没有市场经济却是万万不能的。而市场经济不足,只能是其市场制度与规则的不足,我们要做的只能是如何来完善这些制度,如何约束公权力在市场中的滥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