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东方早报:“崛起之年”话“韬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10:19 东方早报

  文 达巍

  年终岁末,单位、个人都忙于盘点一年之得失。论及今年中国与外部世界之关系,最大的变化恐怕是“中国崛起”为外部所明确感知。当然,就我们自己的感受而言,中国发展并无特别加速之势,但谈论“中国崛起”,重点原在于“外部感知”而非“内部事实”。好比邻家男孩正处发育期,最近几年一直长个,但是粗心邻居往往是在某个不经意间才发现,
“这小子什么时候长这么高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国内外围绕中国外交是否还要“韬光养晦”发生了激烈讨论。到年中,讨论渐趋平静,“韬光养晦要管一百年”的说法获得了多数官员、学者的认同。有论者指出,“韬光养晦”是邓小平先生提出的大智慧的策略,“抛弃韬光养晦将把中国引向灾难”。对这一结论,笔者一方面十分支持,另一方面又感到意犹未尽:时势俱变,韬晦固然抛弃不得,却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所谓提升,是要把韬光养晦从生存哲学提升到战略文化的层面上。冷战结束后,中国实行的韬光养晦战略固然有大智慧,但我们也无需否认,韬晦原不过是中国古老的生存哲学之一。“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正是刘备在“煮酒论英雄”时成功的韬晦,才有日后三分天下的格局。韬光养晦作为中国的对外战略,直接应对的是19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西方对华制裁的严峻外部环境。

  正因为韬光养晦传统上只是一种生存智慧,才会有今年是否应该抛弃它的讨论。其背后的逻辑很简单也很正常:中国的实力已经大大增强,外部环境也没有那么险恶了,我们还需要保持那种低调的生存哲学吗?国外对中国强大起来就要抛弃韬光养晦的议论,显然也出自同样的逻辑。

  遗憾的是,在相关讨论中,支持继续韬光养晦的论述,依旧多从“中国仍很落后”、“中国发展仍任重道远”的基础出发。这样一个立论基础很不稳固,正如佐利克在中美第一次战略对话中所说,“中国领导人可能总是担心外部世界不明白中国发展还面临多少困难,中国需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国内发展上。但是从外部世界来看,中国的发展已经使其一举一动具有了世界影响。”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未富强先崛起”的国家,单讲“未富强”,化解不了外部对它“已崛起”的疑虑。

  在笔者看来,我们完全有可能把韬光养晦提升到战略文化的层次上来。这就是说,韬光养晦不仅仅是一个人、一个国家在困难时的自保之道,更是一种一以贯之的行为方式。中国人相信,一个正人君子,无论是贫是富、是弱是强、是逆是顺,都应该保持一种谦虚谨慎、不说空话、多做实事、不事张扬的低调作风。亢龙有悔,月盈必亏;木秀于林,风必催之。

  对秉持这种战略自省的中国人来说,韬光养晦不仅是中国处于不利环境时的处世哲学,也是一个崛起了的中国的处世哲学。笔者相信,只有把坚持韬光养晦的论证建立在战略文化的基础上,才能说这一战略“要管一百年”。也是在这个意义上,韬光养晦才与邓小平另一个“政治遗嘱”———“不称霸”———联系了起来,并确证后者为可信。

  近年来,对韬光养晦一个最大的威胁是,它被一些人反复揭示成卧薪尝胆,被解释为现在保持低姿态,将来要复仇,要挑战,要取而代之。这一论述的核心抓住了“韬光养晦之后怎样”的空白。而从战略文化的角度去解释“韬光养晦”,就消除了这个空白,因为韬晦是中国持续几千年的文化,而非权宜之计,因此也就没有“之前”、“之后”的问题,更不存在“报仇雪恨”的问题。

  如果是完美主义者,我们还应该给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中国要什么”的问题。称不称霸,韬不韬晦,只表明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并不能解决“中国代表什么”、“中国追求什么”的问题。

  当然,这是一个最复杂的理论问题,可能需要在中国和平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但是笔者认为,一个基本的取向已经有了,那就是和而不同。我们不是现有国际体系的挑战者和颠覆者,但是我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利益,因此我们是参与者、贡献者和改革者。我们不妨把这种姿态说得更明确些,更响亮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