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权证暴涨因为其具备一切供炒作因素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3日15:14 瞭望东方周刊 | |||||||||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 张伟靖 上海报道 宝钢权证具有一切可供炒作的因素,其火暴疯狂是如此的“合乎逻辑” 冬日里的中国股市,本如这个季节般萧瑟而寂寥,就在这一片沉寂里,伴股改而生的权证市场却呈现出超乎想像的火热场面。
如今再回首,更能清晰地去探寻,宝钢权证作为第一只股改权证背后的利益布局,在三个月一枝独秀的日子里,其炒作的火暴疯狂是如此的合乎逻辑。 “含金匙而生” 在中国证券市场,权证算不得全新的事物。股龄在10年以上的投资者对于1992年的宝安权证,到1994年、1995年的配股权证中疯狂的“博傻”游戏都记忆犹新,其间有人一夜暴富,有人血本无归。 “当时配股权证炒作过于疯狂,为了市场的稳定,管理层叫停了权证。”《瞭望东方周刊》采访的很多人对那段历史的回忆都是这样的。 而在证券市场上闯荡多年的投资者周毅却给了《瞭望东方周刊》一个不同的答案:“因为发行配股权证一般要有一个多月的交易时间,对公司融资速度不利,所以公司再融资时不再采用这种方式,配股权证也就取消了。” 10年之后,权证重出江湖,此时的权证应为股改权证。“早在国有股减持问题作为一出闹剧停下来之后,就有人提出要通过发行权证解决国有股的问题。”港澳资讯的田文斌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交易所侧面证实了这种说法,两大交易所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表示,从2000年开始,两所就组织专门力量跟踪全球权证市场发展状况,研究我国证券市场推出权证产品的必要性、可行性,设计业务方案,并积极做好相关的技术准备。 尽管交易所负责人公开表示,“权证作为一种独立的金融产品,具有广泛的用途。目前推出权证产品,对股权分置来说只是提供了一种工具,供上市公司选择。” 不过,在采访中,几乎所有业内人士都表示:“此次推出权证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大股东在股改中少支付对价。” 作为首家推出股改方案的国有大企业,宝钢权证应运而生。6月20日,宝钢股份以传真的形式向一些基金公司发送了股改方案的讨论版,该方案的具体内容为:10股送1股加2份认购权证和5份认沽权证。 对于这么复杂而且陌生的一份方案,基金显然不会通过。宝钢作了让步,最终的方案变为10股送2.2股加1份欧式认购权证,行权价为4.50元,当时宝钢股份每股价格在5元上下浮动,这一行权价格使得宝钢权证还有一定理论价值。 宝钢同时承诺:“在通过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后的两个月内,如宝钢股份股票价格低于每股4.53元,宝钢集团公司将投入累计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的资金增持宝钢股份公司社会公众股。” 在宝钢股权分置方案网上路演中,就有投资者问:“明年公司还会有5-5.5倍动态市盈率吗?4.5元的行权价合理吗?” 宝钢股份董事长谢企华给出回答:“4.50元是对改革后宝钢股份股票均衡价格的保守估计,我们认为未来一年宝钢股份仍将有良好的增长,4.50元的行权价格仍会有较大的获利空间。”恐怕当初谢企华并没有预料到市场的走势会如此具有戏剧性。 在上海市牡丹路一家证券营业部,有着十几年股龄的老刘向记者分析:“宝钢权证承担着为权证造势的责任,必须起到示范作用,造成赚钱效应,让大家关注权证,为今后大规模推出做准备。” 一位上证所人员向《瞭望东方周刊》透露:“宝钢集团当时不同意交易所发行他的备兑权证,他希望宝钢权证能够炒高一点,给宝钢股份持股人带来更多的利益,如果券商一创设,供应量增加,价格肯定受到影响。” 事实上,在上交所官员“权证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誓言中,宝钢权证可谓“含金匙而生”。第一只,短期内“惟一一只”,没有“创设”,宝钢权证具有一切可供炒作的因素,成为短线资金的关注对象。 小陈在杭州一家投资机构工作,他一向乐于做短线投机,在宝钢权证上市之前,他就向记者表示,开盘就要闯进去,有太多炒作的理由了,而且管理层不可能让它价格太低的,根本不用分析本身是否有价值。 陷阱还是馅饼 宝钢权证上市前,各路专业人士纷纷出马,据他们用B-S模型、二叉树模型、蒙特卡洛模拟等计算的结果,推测定价在0.50-0.80元,保荐人国泰君安给出的参考价为0.688元。 然而市场永远不是理论所能计算的。8月22日,宝钢权证以1.263元涨停价开盘,并以一亿多股买盘封死涨停板。1.263元宝钢权证对应宝钢价格是5.763元,而当天的宝钢价格只有4.74元。 随后短短的两天,宝钢权证暴涨40%之后,开始了两个月的下跌,最低跌倒0.68元。触底后,从10月28日开始的八个交易日内,权证价格再度从0.69元飙升到1.68元,累计涨幅高达143.48%,波动的程度让人瞠目,巨大的交易量更是创下单只权证势压全场的态势。 与此相对应的是宝钢正股的一路下跌,在11月14日跌到了近两年以来的最低点:3.76元,宝钢集团按照当初的承诺投入20亿的护盘资金之后,再次投入20亿在二级市场增持,几十亿的资金没有显出丝毫成效。 11月9日,监管层介入宝钢权证调查,发现“个别会员营业部在权证经纪业务中确实存在交易前端控制不力,以及为客户违规融资等行为”,显然这纸苍白的结果,对于宝钢权证的炒作没有任何影响。 股民老刘说:“交易所不可能真正查处宝钢权证的炒作的,这种炒作对他们是有利的,一定程度上也是他们授意下的炒作,否则以后怎么发行别的权证,只是太疯狂了,他不得不做做样子,炒作资金肯定也明白这一点。” 宝钢权证的理论价值已为负值,这是每个投资者都能意识到的一点,那么是谁在高价买入这张废纸呢? 10月份公布的基金三季报显示,基金在报告期末持有权证数大多可忽略不计,以价值投资著称的基金在第一轮暴涨中就退出了市场。 浙江利捷的孙皓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了他所了解的浙江游资在宝钢权证中的炒作:“一帮大户集中了一批资金在那边不断的反复操作,就是靠T+0,特点就是快进快出,以前的庄股都是长牛走势,先底部吸筹,短线资金把价格炒到高位。而宝钢权证不一定在底部吸多少,就在不断拉高过程中吸货,然后在上面有一点利差就全部跑出来。成交相当频繁,手上持有的权证不过两三分钟,因为资金量大,短线就可以放量到很高,就会吸引市场眼球,速度很快的。” 孙皓介绍:“看着每个席位成交量那么大,其实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资金,平均五分钟把手上的权证放出去,一个小时就可以成交20笔,如果有200万左右的资金的话,就可以放大到4000万。” “这种操作手法和期货市场有点像,但还没有期货市场规范。期货市场毕竟还以现货市场为基础,价格参考现货市场,而宝钢权证完全脱离了正股价格。”一位期货界人士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 孙皓提醒:“一些散户拿做股票的思想做权证,守着权证过夜,真正在里面不断呼风唤雨的那批资金,权证从来不过夜,过夜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在权证不断热炒的同时,一场争论开始浮现。“除了活跃市场以外,其他方面来讲,权证的推出是否有利于股改的发展?”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宋一欣向记者发问。 “推出权证使得整个市场价值发现功能丧失,鼓励了投机,抑制了投资。”银河证券任承德的观点,也是《瞭望东方周刊》采访的大部分市场人士的看法。 东方财富网一网名为“假语村言”的网友对这种说法并不认同,他对记者说:“中国股市死水一潭已经多年,既然T+0能把这么多资金招过来,这对市场就是一个冲击,管理层走出这一步,绝对是好事。” “从一个市场人士的角度来说,我不需要去研究设立权证的对与不对,我只要按照资金运动的踪迹来追踪它,有利润可图就可以了。” 不过“假语村言”还是承认:“大部分投资者不适合参与,毕竟这是一个纯粹的投机性品种,没有一定的内功进场肯定要遭受损失。” 几家愁苦几欢颜 离宝钢权证行权还有八个多月的时间,不可否认,在这八个月内,短线资金分分秒秒都可以将价格拉高或者打低,获取利润。但是,几乎可以断言,在行权期到,宝钢权证将成为废纸一张,“博傻”游戏中总要有人埋单。 海通证券分析师的张崎估算,在宝钢权证的炒作中,投资者至少亏损了12亿元。这一数字在很多人看来还是过于保守。 那么,除了参与炒作的短线获利资金,又有谁从中获利了呢? “管理层和大股东最愿意,券商和交易所更是高兴,”港澳资讯分析师田文斌说,“一方面大股东可以少支付对价,另一方面,为券商找出路,首先,T+0交易,券商得到的佣金直接提高。另外对券商来说,创设权证换取的是无风险无成本利润。” 有一些市场人士认为,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在权证行情中赚到了钱。比如,据深交所披露的超比例持有人名单,截至12月5日收盘,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和瑞士银行这三家机构持有鞍钢权证达到了鞍钢权证可流通量的5%。而且,QFII所持有的权证并非是在二级市场上主动买入,而是参加股改配售而得,在成本上极具优势。 券商通过创设权证,开启了一条无风险利润来源,对于困顿中的券商来说可谓雪中送炭。 有了宝钢权证巨大的财富示范效应,今后大型国企股改方案中送权证的方法注定会得到非流通股东的认可,大股东可以支付很少的对价就轻松通过。不过大家都怀疑的是,权证扩容的通道一旦完全打开,还会有宝钢权证的奇迹吗? 如此方法推进股改,结果又如何呢,田文斌认为:“市场有没有行情基于对股改的预期,而发行权证使得真实的股改对价降低了,对于对价的预期就降低了,好公司不多送股而发权证怎么会有行情?” 老刘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做了这么多年,现在这个价格我是不会去碰权证的,这就是纯粹的赌博,而且我在明处,对手在暗处,风险实在太大。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这么想,资金的本性,总归会有很多人看到赚钱机会,经不住诱惑去参与的,这就是股民的悲哀。” 老刘还承认:“如果宝钢权证只有五毛钱,可能我也就买了,虽然它并不值五毛钱,但我觉得有可能赚钱,我还是会进去,人的心理都是这样的,否则这个东西也就没人玩了。” “炒作将归于平淡” 长期以来,中国内地证券市场存在交易品种单一的弊端,大量寻找投资机会的资金急需具有杠杆效应的金融工具。在这种背景下重返市场的权证,自然而然受到短线资金的极力追捧。因此也有一些业内人士对宝钢权证遭遇炒作,表示应持宽容态度。 上海天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策略分析师仇彦英认为,权证产品本身只是一种“市场符号”。在缺乏有效投资目标的时候,投机资金就会抓住这样的“市场符号”进行炒作,以赚取短线收益。以香港市场为例,权证在一个交易日内出现600%至700%的涨幅也时有发生。在内地股市目前相对平淡的情况下,宝钢权证出现炒作行为是一种正常现象,也并未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另一方面,由于权证产品采用T+0的交易结算方式,即一笔资金在同一个交易日内可以买进卖出许多次,这意味着近期每天超过10亿元的成交量以及大起大落的行情,也许只要1个亿的资金就可以完成,而并非一些媒体所描绘的“每天有10多亿元资金狂炒宝钢权证”。 而针对“宝刚权证价格偏离理论价值,且与正股走势相背”的论调,一些市场人士则表示,不能因为正股价格已低于权证行权价格,就认为权证已经失去价值。仇彦英表示,宝钢权证是一年期的长期权证,其时间价值及其蕴含的投资机会并不能简单地按照理论计算来判断。 国泰君安新产品开发部负责人章飙认为,投机者风险自担,只要不存在违法违规的操作,市场应以宽容的眼光担待这种投机,而风险承受力弱的投资者则需要适当回避。 新华社11月28日的一篇财经观察文章说,尽管市场对于宝钢权证遭遇炒作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个判断是一致的:当权证资源不再“稀缺”,对某一个权证产品的炒作将归于平淡。 上海天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策略分析师仇彦英也表示, “随着越来越多的权证产品问世,宝钢权证也就失去了炒作的意义。” 为了平抑权证风险,上证所自武钢权证开始建立创设机制,以使中国的权证产品更符合国际惯例。此外,交易所还完成相关准备,将尽快推出更多的、产品结构更加完善的权证品种。 上证所有关负责人表示,交易所将尽力保证权证市场供求关系的平衡,维护权证这一创新产品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些分析家认为,仍然有理由相信,随着产品的逐渐完善和市场规模的扩大,权证将摆脱“炒作对象”的形象,真正发挥其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的功能,承担起完善证券市场功能和结构,有效改善市场微观结构、化解金融风险的历史责任,并在股权分置改革的大戏中真正扮演好“创新工具”的角色。 相关专题:瞭望东方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