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新京报:2005:作为常态的散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14:52 新京报

  作者:祝勇

  当我们回首2005年中国散文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散文界没有热点。这表明了当今散文的实质———平凡、琐碎、被个性被分解、远离轰动效应。

  小说界几乎每年都有兴奋点,高手出招总能吸引眼球,而记者、评论家、导演,则
无疑都成了小说的忠实盟友,用经济学术语,小说家用自己的笔创造了他们共同的“产业链条”,所以,小说既是他们的安乐窝也是他们的节日。他们为小说准备了足够的鲜花和礼炮。而在这一点上,散文则要逊色得多。散文是分散的,无法形成聚焦,这使“散”文显得名副其实。如果说小说是事件,那么散文更像日常生活;小说是报上的新闻,散文是街巷间的闲话;小说是正典,散文则是在宏大意义体系之外游移不定的片断。散文因其常态性而令人敬意顿失,原因是人们太熟悉它,经常性地呼吸它、感受它、与它相纠缠。散文不是传奇,但它或许因此而显得与我们的命运更加贴近。

  散文不像小说那样有明显的戏剧冲突,扣人心弦,散文时常像生活本身那样没有规则,但它更了解我们,像我们的亲人,与我们不离不弃。

  敬文东《起于偶然的回忆》、彭程《周围》就是这样的散文,当一个人开始回顾自己的成长史,那些司空见惯的地名都将负载着所有可堪和不堪的信息扑面而来。它不完整也不优雅,但它是我们记忆的一部分,它们会照亮我们,使我们逐渐变得习惯、隐忍和坚定。这一追求同样体现在周晓枫的《铅笔》与格致的《站立》里。她们一如既往地坚持着对于个人史的关注,不是因为个人重要,而是因为体验重要,而这些体验,无疑都要借助身体进行。前者笔下的铅笔、后者笔下的疾病,背后都埋伏着巨大的寓义。散文有着无孔不入的触角,它时常触及我们个人记忆中最隐秘和疼痛的部位,并洞察我们身体和精神的真实处境。

  本书同样收选了一些以历史为主题的散文。我把历史定义为在我们生命之前发生的事情,它因我们无法亲历而被时间一再炫耀。但是散文中的历史已经不是史籍中的历史,它已经进入写作者的日常生活,变成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变得可以触摸,可以感受,甚至可以介入。这些散文,诸如王充闾《他这一辈子》、李欧梵《人生难以承受的轻》、施康强《民国南京》、李辉《硝烟里,这一曲起承转合》、孙郁《夜枭声》、舒国治《不为什么,就为流浪》等,都证实了这一点。通常认为,个人经验是历史经验的一部分,但这些散文使我们了解了另外一个常识,历史经验同样可以成为个人经验的一部分。历史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相同的本质,或者说,历史本身就是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也都将成为历史,它们之间存在某种互换关系。当人们对历史顶礼膜拜,只有散文把它纳入常态之中,使它具有了寻常的烟火气和人间的温度。

  散文史———如果有一个散文史———像生活本身一样展开着,人们被分散在各自的角落里,怀揣着各自的心事,谁也看不见谁。没有隆重的集会和永垂青史的大事件。但它是真实的,像“草木枯荣,雷霆雨露、白云屎溺”一样“壮阔、自在”(李敬泽语)。散文没有庄严的大道理和信誓旦旦的诺言,但散文不会欺骗乃至背叛人们,每个人都将在散文里找到自己的难友和同乡。

  散文将拒绝那些用以铭刻的石头,而耐心等待所有渴望述说的嘴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