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城市改名需考虑文化传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13:53 新京报 | |||||||||
作者:陈阳 云南思茅市市长沈培平近日发布了一个重要消息,为了叫响普洱这个金字招牌,做大做强普洱茶产业,思茅市打算更名为普洱市,现已上报国家,具体时间可能在明年。(12月11日《生活新报》)关于普洱茶和茶马古道的知名度与清韵美誉,当然无须赘言。即便无缘亲自品评,或是有幸亲历其境,但对于飘香南国边陲、声名却远播海外的普洱茶及其衍生的
在消费文化和旅游经济日渐看涨的今天,一个驰名品牌和拳头产品,对于其所在地域或城市的经济与形象提升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想,这恐怕也是思茅市在着力打造普洱茶产业链的统筹战略中,倾意于将普洱直接“取材”为城市形象冠冕的主要原因。 一城一地,因景因史或因物因人而名,便令主政者顿生浮想,并切切于“就地取材”,期冀于借助名牌效应带来更大的宣传和发展空间,这样的施政构想路径,我们同样不会陌生,比如被人传为“点石成金”佳话的香格里拉县之冠名就来自英国作家希尔顿的一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的畅销。从经济收获和形象溢出的角度衡量,此次易名似乎颇可称道,而它带给我们的思考是:城市异名“旧貌换新颜”是否就是一蹴而就、庶几可成的呢? 不妨来看看“经典”之外的失败案例。生活在汉语文化圈中的人们,想必都对名著《三国演义》耳熟能详,至于许多经典故事的背景源发地荆州古城,恐怕亦是如雷贯耳久矣。其实,在三国以降的荆楚历史和文化峰峦上,还有一座与之毗邻的名城沙市。十数年前,因为行政区划的变革,兄弟城市(文化意义上的)将合而为一。在地方政府的策划下,新城被易名为荆沙,按决策者的预期设想,荆沙之谓,兼顾两座名城,不仅形式折衷,对历史信息含蕴也是某种糅合,可出人意料的是,折衷之策换来的结果却是两头不讨好。市民谓之别扭,专家评之不伦不类,循史慕名而至的游客更是摸不着头脑,在一片质疑声中,当初隆重挂上的城市招牌又被黯然摘下,而重新标识的名称仍是令三国故事风生水起的那座不老名城:荆州。 与香格里拉遥相对应,这是一个堪称绝对“失败”的经典,屡番更名易姓,带来公共行政资源的白白耗费,政府行政决策能力和威信的受损,以及因易名风波而生的相关资金投入的浪费。在此,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深度审思:按照现代行政学理念,城市管理者只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与执行者,他们可以有主人翁意识,但城市的真正主人,应是生息、繁衍、劳作和行走于上的市民与民生的历史。对于任何一座城市而言,更名易姓都是惊天动地的头等大事,它涉及一座城市对待历史、对待文化、对待由自己先辈们缔造的丰富文明传承和人文经验的态度问题,真正的城市主人们的声音不应被忽视。普洱也好,香格里拉也罢,美则美矣,但终究少了民意的反馈和验证,即便它达到了形象提升与经济效应溢出的客观结果。城市不仅仅属于当代人和当代经济观,它是历史矿藏和历史信息的代际托付,是文化长河的保洁疏浚工程,是对乡土文明负责任的呵护与培育。它需要激情和想象力,需要公开、科学、完善的决策运行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