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上的“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5日10:26 新世纪周刊 | |
-撰文/刘伟 国内知名企业家孙大午在受邀拜访生意伙伴时,被要求“戴鞋套”方可登堂入室,一向人富心不富的他感觉在这个京 城五环外的300多平米的豪宅面前受到了奇耻大辱,与主人激烈争论后,终于反目成仇,一拍两散,这就是近来的“鞋套风 波”。 在双方的口水战中,都曾经用文化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好像都是儒家文化的秉承者。主人认为应该入乡随俗;孙大午 却觉得这不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感觉。他一边说别人“庸俗”、“邪恶”,一边大骂司机“贱”,并把脚放到餐 桌上与人理论。 笔者自觉不是个 文化人,但古训也会背两句: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君子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以 全交也。意即:君子不要求朋友违背意愿、强作欢乐来迎合自己,不要求朋友毫无保留地奉献忠诚,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 持友谊。从这两句中,笔者认为儒家倡导的交友原则,就是要给朋友以充分的信任、尊重和体谅,不苛求,不勉强。从孙大午 “是你请我来的!”、“你要是真有钱,你就给客人铺上红地毯!”的愤慨中,我们能感觉到他心底脆弱的自尊。但在中国城 市化进程加快的现实中,新、老、洋、土文化交织,讨论哪种方式最合理本也是无聊之事,更没必要跟儒家文化搅和了。 他们之所以能为这样一件事争论不休,或许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就不是朋友,而只是生意关系?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