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靠什么吸引毕业生“下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01:42 现代快报 | |||||||||
(孟非,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主持人,节目播出时间:每天18:50-19:50) 昨天《南京晨报》的一篇报道说,由于担心在乡镇卫生院得不到发展,很多医科毕业生不愿“下乡”就业,专家建议毕业生要打开眼界。
去问问现在的大学生,有几个毕业后愿意下乡就业的呢?恐怕很少,尤其是医科大学的毕业生。从发展专业的角度考虑,在大城市、大医院才有更多的临床和科研的机会来提高自己的专业;从个人谋生的角度考虑,当然也是在大城市、大医院条件要好得多。这是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想法。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这种考虑没有丝毫可指责的地方。在这种前提下,农村的患者怎么办?农村的医院怎么办呢? 最需要医疗人员和医疗设施的是农民,可偏偏他们能够享受到的医疗资源是最少的。文章说专家建议“毕业生要打开眼界”。这种建议的动机固然好,可是有多大的现实价值呢?也许会有一些医科毕业生,怀抱着“学术服务底层”的崇高理想到农村去,为农民服务,可是这样的人有多少呢?绝大多数人是在现实地生活着,他们会首先考虑自己的专业发展和生存条件。因此,没有制度的保障和政策的扶持,仅仅依靠对个人的理想提出要求,解决不了农村的现实问题。各地都搞过各式各样的扶贫活动,不能说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但是如果我们对搞过这些活动的农村地区做一次负责任的回访调查的话,就会发现这些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其实非常有限。送去的棉衣棉被、食品药品只能解决一时之需,包括送去的技术,由于缺少市场服务、制度保障也很少真正转化成生产力。因此,农村的面貌是很难脱离制度和政策保障,而仅仅靠各种“活动”来改变的。 最近重庆开县山村教师刘念友靠下井挖煤来资助贫困生的事情,经媒体报道后感动了很多人。记者和刘念友有这样一段对话。记者:很多读者愿意给一些捐助,你愿意接受吗?刘:不接受。记者:为什么?刘:捐助我做啥,那些没钱读书的学生更需要捐助。记者:很多网友提议您参加“200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刘:我只是一个普通教师,做的事情也是平凡的小事情。 刘老师能不能成为什么“十大人物”,我不清楚,但可以肯定,还有千千万万这样普通的人,在农村默默地这样生活着,默默地为改变农村的面貌而奉献着。他们值得尊敬,但是,我们要看到,给不给他们荣誉和称号,其实很难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命运,也不能帮助他们改变农村的面貌。他们作为典型的意义可能就在于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以推动制度建设。只有这样,他们为之奋斗的理想才会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