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北京地铁公交月票改革不应漠视公益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00:59 新京报 | |||||||||
作者:毛寿龙(北京学者) 公交月票如何改已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过去曾经有传言,说北京要取消月票,认为这样可以增加公共交通收入,因为使用月票,公交公司每年少收入大约15亿元,这导致公交公司亏损经营。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用月票坐公共交通,其支付的是一次性成本,而边际成本为零,所以会鼓励人多坐公交车,少骑自行车,不打车。如果取消月票,将有很多
公共交通之所以适合用月票,是由其公益性质决定的。公共交通的公益性,表现在它的供给规模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也就是说,一个城市在特定的阶段,其公共汽车的承运能力是一定的。一辆公共汽车开过去,满载乘客,当然最好,但如果只有一个客人,公共汽车也一样地开。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城市的公共交通的供给成本基本是确定的。在供给成本基本固定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人的消费量,其边际成本为零,而公共交通的平均成本将逐步下降。最好的情况是,公共交通的消费量正好等于公共交通的提供量,这样没有浪费。但是,并不是一定真的很容易就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如果要让所有的公共交通都饱和,就要鼓励人不骑自行车,不打出租车,其手段之一就是用价格杠杆,让公共汽车票便宜到一定水平。这时候,公共交通的总收入可能低于公共汽车的总成本,公共交通处于亏损状态。但是,如果要让公共交通处于盈利状态,就有可能必须提高票价,而提高票价的结果是,让一部分人放弃公共交通,让公共交通有一定的空座率,导致一些浪费。公共汽车的目标不是盈利,而在于公益性,要使公共交通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交通拥堵。这时,让一部分经常乘坐公共交通的人购买月票、周票、日票、非高峰套票,就可以充分让他们享受公共交通,解决公共交通充分利用的问题。 公共交通的公益性,不仅在于其供给相对来说比较固定,其目标是充分利用当前提供的公共交通,不要有一点浪费,也在于一旦供给不足,就应该根据需求扩大供给规模。 除此之外,公共交通的公共性还在于强调为低收入者提供出行方便。在城市中,由于种种原因,总是存在一批低收入人群。这些人或者没有收入,需要政府救济,或者是有工作,但收入处于较低的水平。他们如果依靠走路,其工作或活动范围很难超过五公里,如果依靠骑自行车,其工作或活动半径很难超过十公里,但如果依靠公共交通,则其工作或者活动半径可以大大超过步行或者骑自行车的范围。对于这些人来说,活动半径越大,那么其找到工作的机会也就越大,如果公共交通足够便宜,他们的活动半径也会相应提高,但如果公共交通费用很高,占据其收入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则其择业范围将大大缩小。相应地,政府救济的负担也会加重。就此来说,让公共交通的票价足够便宜,让低收入者能够享受公共交通的批发价也就是月票,其择业范围就会大幅度扩大,其就业机会自然也会越来越多。不仅他们自己有工作的成就感,而且政府也可以相应地减轻救济的负担。这显然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公共交通用IC卡来取代纸质月票,是技术进步的表现,但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要让公共交通具有公益性质,让公共交通能够充分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让公共交通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且给低收入者以足够的交通支持。就此而言,不仅不能取消月票,而且还应该扩大月票的适用范围,让更多的公共汽车月票有效,而且增加票的种类。英国的伦敦,欧洲的很多城市,公共交通有各种各样的套票,无论本地人还是外地人,无论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一视同仁。这些经验无疑是值得借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