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策•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应有本土意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20:59 国际先驱导报 | |||||||||
2005年是中国大片时代来临的门槛,今年中国大片的出现集中表现了以耍宝为特征的“电影麦当劳化”,中国电影要复兴,很大程度上需要中国电影人的本土立场和大片的回归,要在建立良好市场发行机制的同时,注重在题材和情感上贴近本土观众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雷天报道 2004年,有“台湾电影教母”之称的著名电影人焦雄屏教授看完一批优秀的中国电影之后,非常兴奋地期待一个新的文艺复兴即将到来。而就
市场发行机制需完善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焦雄屏教授认为,2005年是中国电影产业转型的一年,过去由国家公营的制片厂,大量转为民营,以商业集团的运作方式来制作电影,也因此改变以前作为公营企业追求文化的目标,转而走好莱坞路线,追求电影的娱乐和利润。在此前提下,中国电影形成一种大片时代来临的现像,将资金、技术人才、市场大量投入在一两部大片上,造成中、小型影片生存空间变小。 今年中国大片具备两种特征,其一是投入资金庞大;其二是跨亚洲组合——动用日、韩的明星和技术人员。由于大片所负担的资金和市场都过重,所以大片往往要追求最大公约数的观众(包括亚洲和欧美),使得电影在题材和表现形式上都讲究画面的奇观化、影片淡化特定地区的特征——比如今年的中国大片普遍都是营造奇观式特技给人看,炫耀老祖先所遗留下来的功夫及地理遗产,缺乏人文关怀。很多过去以文化为标签的导演丢弃了以前的立场。其利也许能开发海外市场,但其弊在于,由于大片追求最大公约数的观众,电影表现形式缩减为以诸如功夫、恐怖类题材的固定商业形态。 焦雄屏教授认为,就世界范围来看,大片时代的来临将剥夺中、小影片的生存空间。但中国电影也必须过这道门槛,从政策上来说,美国片厂对进入中国市场野心勃勃,主管机构必须对外来资本介入中国电影有所警觉,以免“文化”成为全球化下的牺牲品。在发行渠道上应有足够的放映场所和电影的流通管道,让发行渠道透明化,让中、小影片能进入发行渠道,使得利润能回到制片人手中——从而建立一种对中国电影来说良好的循环机制。 比较而言,内地电影人似乎并未足够意识到焦雄屏教授对大片时代来临的隐忧。小制作艺术片《静静的嘛呢石》(2005年最佳导演处女作金鸡奖)制片李安先生(与《卧虎藏龙》导演同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艺术类电影与商业电影是一种互相依赖的关系,中国电影最大的问题在于商业电影并没有做起来,使得电影市场和发行渠道还很成问题。而对于艺术文化类影片来说,只要定位明确,在发行上找准艺术电影的市场群体,加上音像、电视的版权以及国家的相关扶持政策,还是可以收回成本乃至赢利的。 题材与情感要贴近普通人 李安所说的中国“商业电影”没做起来的意味也许并不是指中国的大片还不够大,而是指中国的商业电影还缺乏针对中国本土的意识。国内知名影评人、北京电影学院的青年教师李二仕对此深有所感,现在中国有相当一批电影人制作电影,追求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然后在国外艺术院线发行以收回成本,导致中国国内市场定位的脱节。而大的商业制作,也是企图以面向外部世界的姿态,试图来一个国际性的大飞跃,缺乏根基。以《无极》为例,其耗费3.4亿资金、集合中、日、韩的强大演员阵容来着眼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电影市场。但电影本身成了一个各国电影意念的大拼盘,这样的大投入不值得效仿,因为一旦国外发行失利,更促使本土电影资源岌岌可危,从而也造成中国电影环境的恶性循环。从长远看,应该立足中国电影本身,宁可投资小一点,利润小一点,慢慢培养中国本土观众。从这点上看,冯小刚的商业电影从中国人情感出发来制作影片的方式值得借鉴。 李二仕认为,中国电影的市场和发行渠道还很不完善,上影院观看电影的观众主要为大城市人群,中、小城市的观众群体现在还根本无法普及。电影的发行渠道应该将商业片与艺术片区别开来,尤其应该重视大学生这样一个重要的群体,因为现在人们的观影口味很大程度上被美国那种将光、影、声、色都配好了的“大片”所熏陶,偏高的票价使得很多人去影院看电影就是为了寻求简单的感官刺激。而大学生群体相对而言对电影的文化期待和独立思考要更多,我们应该有为学生拍电影的机制的考虑。 就电影题材来说,北京电影学院的杜庆春教授认为,以功夫片类型为主的中国商业片在今年已经走到一个发展的尽头。虽然今年的中国电影也有对其他诸如恐怖片类型的尝试,但中国电影人应该更多地去深入地思考中国现实,加强与文艺界的合作,可以对低成本运作的家庭伦理剧作更多的尝试。这一点李二仕也有同感,他认为发生在中国人身边的很多事情,本身就构成生活的戏剧性。但是中国电影如果要深度挖掘中国所发生的变化的题材,应该在情感上向普通人靠拢,保证电影的节奏和旋律和对观众的亲和力,而非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拯救视角。在这一点上,一方面中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电影史上那种将商业与艺术有机结合的家庭伦理剧(如《太太万岁》、《不了情》)值得我们借鉴;另一方面,台湾电影人杨德昌、候孝贤太过个人化的电影也需要我们警醒。只有在有相当实力的电影产业的机制上,有相当好看的商业电影为基础,个人化的艺术电影才可以获得发展的空间。 在不久前北京电影学院召开的青年导演作品放映会上,《静静的嘛呢石》《光荣的愤怒》《我们俩》《芳香之旅》《放学路上》等一些不同风格,表现中国现实不同侧面的文艺电影已经展露了中国电影在未来发展的新的可能性,但是,中国电影离真正的“复兴”还相当远。在电影的产业化运作和制度的扶持上,中国电影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 用焦雄屏教授的话来说,2005年对于中国电影业,确实是一道不得不跨过的门槛。 相关专题:国际先驱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