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央视《焦点访谈》专题 > 正文

焦点访谈:独臂上校丁晓兵的传奇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2日23:11 央视焦点访谈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1月2日播出“独臂上校丁晓兵”节目,以下为节目实录:

  主持人(方静)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焦点访谈》。

  刚刚大家看到的是武警8720部队某团官兵在训练场上打靶射击。其中这位上校警官叫丁晓兵,是这个团的政委。大家看他是用左手射击,而且每一枪都精确命中目标。

  说起这位丁政委可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20年前一场重要的军事行动,他身负重伤失去了右臂。凭着仅剩的一只左臂,他一直摸爬滚打在一线部队。不仅把自己锻炼成了文武全才,而且时刻用行动感染着周围的人。

  解说

  说起丁政委负伤,那是在1984年,当时19岁的丁晓兵入伍刚刚满一年。他所在的某部侦查大队奉命开赴边疆参加重要的军事行动。有一次,他们潜伏到密林中去抓捕俘虏。

  武警8720部队某团政委 丁晓兵

  我们在那潜伏一夜以后,早晨天蒙蒙亮的时候才有下手的机会。当时把这个俘虏抓下来了,扑倒了以后用手铐把他铐起来了往下拖。在这个过程中就遭到了对方疯狂的火力报复,突然一枚手雷落在了我们的边上,转眼间就要爆炸了,那个时候也没有多想,抓住那个手雷就往外扔。但是雷刚出手就在边上“砰”一下子,一团火光就爆炸了。

  解说

  近在咫尺的爆炸把丁晓兵震晕了,过了几秒钟,他清醒过来首先想到的是控制住俘虏。

  丁晓兵

  我醒过来的时候,等我眨了眨眼,一看俘虏要跑,我一下子就扑上去想去按他的脖子,这个时候我才知道自己整个人都失控了。右臂使不上劲了,我低头一看右臂的这个地方,肘关节完全被炸掉了,连着上面的就剩一点点皮,挂在上面,那个血当时就像自来水一样向外喷射着。

  解说

  在这样的情况下,丁晓兵和战友们押解着俘虏坚持奔跑了四个多小时,直到接应组赶到,他才一头倒下。此时由于失血过多,他的血压没了,心脏也不跳了。一些人甚至以为他牺牲了。

  时任昆明军区某侦查大队班长 张柱兵

  一路上都是那么坚强,他怎么会死呢?他不可能死的!当时我们有个老军医,他比较有经验,就把他的小腿的静脉血管切开以后,强行注了一些血进去,这样丁晓兵心脏慢慢又恢复,又跳起来了。

  解说

  经过全力抢救,丁晓兵活了下来。可是他却永远失去了右臂,当时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报导他的英雄事迹,他立了一等功,并获得了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荣誉和鲜花扑向他的同时,组织上对他今后的生活准备妥善安排。然而面对这一切,丁晓兵却做出了另外的选择。

  丁晓兵

  我就觉得荣誉固然我们都很需要,一个人应该有荣誉感,有上进心,但是荣誉把握不好,它又往往成为我肩上的包袱。我就感觉到要去增加自己的积累,就给领导提出了两个要求。我说第一需要学习;第二就是需要工作,不离开部队。

  解说

  就这样,丁晓兵被保送到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学习。毕业后,他又回到了基层,在太湖边上一个武警连队当了指导员。而这样的选择,注定了他要面临着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武警8720部队部队长 王小荣

  因为部队是个非常紧张的战斗团体,丁晓兵不仅是个战斗员,他还是个指导员。要求部队战士要做到的,他首先自己要能做到。在缺一只胳膊的情况下,他为了适应部队的这个工作环境,为了适应能完成各种艰难险重的任务,他平时非常严格要求自己。吃了常人所没有吃过的苦。

  解说

  现任营教导员的张卿,当时是丁晓兵的通讯员,至今他清晰的记得刚到连队时,缺少一只胳膊的丁晓兵连打背包都非常困难。

  武警8720部队某团二营教导员 张卿

  因为我们连队是全师的一个应急分队,经常要紧急出动,主要要打背包。作为我们来说,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个打背包是要双手的。他没有两个手怎么办?他就要牙咬那个绳子,代替了我们的右手。刚开始的时候他打背包不是很熟练,经常可能要落后于我们。他为了练好这个打背包,可以说经常偷偷的躲到房间里一个人练。

  武警8720部队某团作训股长 邓超胜

  工具房里那么宽的宽背包带一截一截的,都是我们丁政委拉断的。

  解说

  与打背包这样的基本要求相比,严格的军事训练更是摆在丁晓兵面前的难题。

  张卿

  尤其是像我们在二练习(立姿)射击过程中,他只有一只胳膊只有单臂训练要求是很高的。我们一支冲锋枪有七斤半重。我们一般两只手这么抬着,一般的人能够抬到三五分钟就已经很不错了。他自己为了训练自己一只胳膊的臂力。他经常性的枪举了以后,前面还吊一只水壶或者四个手榴弹。这个前面吊的重量有两到三斤重,再加上这个枪的重量将近达到十斤。所以说他平时在练的过程中,可以说经常练的胳膊都肿了,过去他吃饭用筷子,肿了以后怎么办呢?他不能用筷子,他就改用勺吃。

  解说

  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团里组织的考核中,无论打背包还是射击、投弹、翻越障碍,丁晓兵所有军事训练成绩全部是优,甚至他用左手练习的书法在部队里也是首屈一指。战友们说他创造了奇迹,可这背后到底吃了多少苦,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丁晓兵

  我做了一些设想,甚至也设想了无数的困难,但是实际情况比那个要复杂的多,严重的多。

  解说

  除了军事训练,丁晓兵针对新时期部队的特点先后发表了一百多篇文章。总结了105条带兵经验被上级推广。其中《心理自我调节12法》有效的缓解了一些官兵突出的心理问题。这时的丁晓兵已经成长为一名出色的部队的政工干部。

  武警8720部队某团战士

  我在心中,政委始终是我们的老大哥,是我们最信任的人。

  武警8720部队某团宣传股干事 刘文波

  我们政委心里时时刻刻装着我们的战士,心里时时刻刻想到的是我们的战士,我最佩服我们的政委。

  解说

  丁晓兵传奇般的个人经历和他百折不挠的惊人毅力深深感染着他周围的人。走上团政委的工作岗位是组织上对他工作的又一次认可。2003年7月淮河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刚刚担任团政委的丁晓兵带领部队奔赴安徽寿县执行抗洪抢先任务。

  安徽省寿县县委办公室主任 孙叶成

  7月16日,九里连圩,陡涧段,出现了重大的管涌,堤坝一旦溃破,那整个寿县古城就要被淹没,整个区域有十万群众在里面。

  丁晓兵

  那个时候心理只有任务了,就是要把这个管涌堵住,要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解说

  在这次险情出现之前,丁晓兵和战友们已经在大堤上苦战了十多天了。从当时的资料上记者找到了丁晓兵扛沙包的这几秒钟的镜头,尽管此时官兵们的体力大都严重透支,但是如果不能堵住这次特大管涌,就意味着前功尽弃。

  武警8720部队某团警务股股长 白磊

  当时对我们来说可以说是背水一战,政委的眼睛都红了。天亮的时候,他让政治处在大堤上拉了一条横幅。我记得上面就一句话“为人民而来,为人民而战。”其实当时只要让部队停下,所有人躺在原地,也都能睡着,但是政委带着我们喊号子,喊得嗓子都哑了,我们也跟着喊,撑住了,当时就感觉有股劲儿,那股劲儿顶着我们在干,大堤也就那么宽,整个的部队在上面跑来跑去,我当时一抬头就能看到,当时他把假肢摘掉了,空袖管子在风雨里面荡来荡去。我当时就在想,什么是共产党员?这就是共产党员!

  解说

  就是凭着这股顽强,丁晓兵带领官兵们经过15个小时的奋战堵住了特大管涌,保住了寿县古城。

  武警8720部队政委 陈国桢

  他有一种顽强拼搏的战斗精神,还有一种执着追求的精神。他自己本身也要求,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来锻炼摔打自己。他虽然身体残缺了,但是他的精神没有残缺!

  解说

  每当碰到急难险重的任务,丁晓兵总是身先士卒,这是他带领官兵扑救山火的场景。20多年来他就这样拼搏在部队,而对于家里的父母却很少能照顾的上。2003年,老家的弟弟下岗了,听说他当了团政委,弟弟和母亲一起来部队找他。

  丁晓兵的弟弟 丁文新

  那一年我下岗了,家里面(经济)相当相当的紧张,当时我跟我母亲这样商量了一下。我们到部队去能不能跟哥说一下,部队也要吃菜,也有服务中心,这个菜我们能不能把它接下来去送。

  解说

  在家里丁晓兵排行老大,下面只有一个弟弟,父母一直把他当做家里的希望。可是这一次丁晓兵没有答应他们的要求。

  丁文新

  因为我哥这个人特别孝顺,当时我母亲在,他也不好说。说了怕我母亲受不了,但是从他的眼神当中,我就感觉到这个事情绝对不行。

  丁晓兵

  为什么不行?我说因为你是我弟弟,他说家里人都知道你在外面当了官了,这么多年家里没有沾你什么光,现在我们难到这个样子,你连这点忙都不愿意帮,你还像不像个哥哥?!当时他这句话他讲的我难受的没有办法,我们兄弟俩的感情是非常好的,我负伤回来以后,因为空着一只袖子,我弟弟就抱着我的这个袖子嚎啕大哭。

  记者

  这么多年在外面,靠着自己的能力在部队里去拼搏,家里的老父亲老母亲肯定是顾不上了,都撂给弟弟了?

  丁晓兵

  是啊,就是弟弟代我在家里尽孝呀!这个弟弟的要求,但是我没有满足他。我说我如果做了,我就没有办法去面对我全团的官兵。

  主持人

  20年前,丁晓兵是全国著名的战斗英雄。20年里,他从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到团政委,在军队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的事迹让人感动,除了顽强的毅力和刻苦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他始终把荣誉作为前进的动力,时刻体现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感谢收看这一期的《焦点访谈》。再见。

  相关专题:央视《焦点访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