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燕赵都市报:不敢花钱与居民“储蓄保障”幻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7日11:25 燕赵都市报

  截至2005年12月,我国人民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突破14万亿元,创造了历史新高;同时,另一组经济数据却在连年下降--近5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十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平均为59.5%,比世界平均消费率低接近20个百分点。(2006年1月16日《中国青年报》)

  越来越富裕的中国人正在变得越来越不敢花钱,这个看似矛盾的经济现象耐人寻味。
细心人不难发现,即便是在利率下调、征收利息税的税制刺激下,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也依旧连年攀上新高———居民对储蓄存款的“情有独钟”由此可见一斑;而坐拥财富的增长、却不敢轻易消费支出,除了消费信心或投资渠道匮乏的因素之外,最为关键的因素恐怕正是在于社会保障感的缺乏。

  社会发展表明,社会保障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或决定着居民对待财富的态度。中国传统的“手留余财以备不时之需”的观念正是基于当初的物质匮乏和社会保障的缺位。然而,直到今天,我们的社会保障仍没有实现在全社会的全面普及,一些直接影响居民生存安全感的问题,正直接影响或者干预着大多数居民的消费信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中的调查显示,子女教育费用、养老、住房排在居民总消费的前三位;中国

人民银行2004年第四季度关于“储蓄目的”的调查显示,居民消费储蓄的目的依次是:攒教育费、养老、买房
装修
。在教育、养老、房子这新三座大山的重压之下,没有充分完善的保障前提下,惟有依赖于财富自足,惟有依赖于手中掌握的存款来收获一份保障感。

  然而,任何一个稍微懂点儿金融的人都清楚,将余钱存入银行赚取利息,实际上是一件赔钱的生意,物价上涨以及每年的通涨指数会完全冲抵掉存款的收益,甚至构成损失。任人都能想通的道理,却往往反其道而行之,究其根源正在于长期以来匮乏的保障感,以至于宁愿相信银行存款带来的保障幻觉。

  不错,这是一种幻觉,但这却是一种信心支撑。比如,子女上学接受教育,在居民整体工资收入水平不高的情形之下,没有几年的积蓄就不足于给付入学的学费;比如,突然有家人生了一场重病,大多数人能够得到只是部分的医疗保障,很多人连部分保障都没有,倘若手里没钱岂不就是相当于等死?又比如,面对连年高涨的

房价,为了圆一个买房的梦想,不攒钱存钱如何能行?

  在这些基本的保障问题解决之前,我们没有理由去嘲笑他们的短视,也没有理由去拿什么投资渠道匮乏来搪塞。没有什么比信心的失守更让人没有安全感的了。

  不敢花钱抑或依赖于“储蓄保障”幻觉的根源正在于社会保障的不到位:当社会渠道不能为居民生存提供相应完善的保障时,居民只能自己建立起一种保障,这样才能生活得有安全感。所以,这有钱不敢花的尴尬理当是完善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信号,切莫误读了它。

  -刘利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