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凯:我的梦想就是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0日11:45 南方人物周刊 | |||||||||
胡凯留恋校园生活,却不喜欢提及“校园体育”这几个字,也许只有胡凯能体会到“校园体育”和专业化之间的两难 本刊记者 徐梅 实习记者 孙凌凌 发自北京
开关全都按下去了,四支日光灯却只亮了一支,由教室改成的按摩房里只有几个简单的力量训练器械,按摩床是新的,看得出来主人对它们的爱惜,用到现在连塑料膜也没舍得撕掉。 土耳其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百米飞人,2005年国内十大体育人物之一的“清华眼镜飞侠”胡凯就趴在按摩床上接受采访,“对不起啊,条件简陋,只能让你们坐在地上了。”按摩医生是从校外请的,师妹王颖是大运会三级跳远冠军,跟他一样能享受到每周一两次的专业按摩。 楼下的室内田径场类似一条巷道,灯光昏暗、没有暖气,起跑、冲刺,一停脚教练就大喊,“穿外套、穿外套!”“你一定要写写这里的条件。”胡凯的教练李庆跟记者打趣。 学生食堂里吃出来的世界冠军 10秒27!戴着五百度近视眼镜的清华男生胡凯在全国田径大奖赛总决赛上跑出了个人最好成绩,他从土耳其带回来的金牌则是中国人在世界大赛上赢得的第一块百米冠军奖牌。 距离10秒17的全国纪录还有差距,然而这个冠军竟然是在清华的学生食堂里吃出来的,这一点似乎更能激发媒体的报道热情。即便是享受了清华降低200分录取待遇的体育特招生,他在2001年的高考分数仍然达到了582分,超出当年大本录取分数线40分。 他的“运动野心”一直都有,中学时踢足球,天天跟妈妈嚷嚷自己长大了要当球星,“要像英超球星那样拿周薪!”后来“知道足球怎么回事儿了”,改练田径,特招进清华的那个夏天,教练李庆专门去了他家,“教练说只要能跑进中国前四,就可以参加北京奥运会了。”胡凯当时的目标是参加接力赛。 入校以来,他的寒暑假都在田径场上度过,从11秒开外到跑进11秒,再到10秒27,一点点接近亚洲飞人伊东浩司的10秒亚洲纪录。在被媒体捕捉之前,他早已引起业内关注,自2004年起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开始为他增加大赛参赛机会,2005年更特批他和几个清华校队的同学到国家队训练场地练习备战。 “国家队的条件太好了,馆里冷、暖气都有。”最令他难忘的是食堂的牛排,为了帮助运动员适应出国比赛的餐饮差异,国家队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安排一次西餐,“可惜我们去的时候就赶上了一次,那个牛排太好吃了,我一下吃了三块儿!如果下次去,我要吃五块儿!” 清华没有专门的运动员食堂,他跟其他同学一样拿着饭盒去食堂排队打饭,出名之后,他的校园生活没有什么改变,“从来没有人认出来,食堂打饭师傅也没有多给过”。 “在清华从来没有人找我签名,跟我们的校风有关吧。”他呵呵笑着,说这样才好。趴在另一张按摩床上的王颖也说好,“学累了可以练,练累了可以学,不枯燥也不耽误什么。” 来自大连的她有一些小学同学已经转向了专业训练,“平常我们联系不是很多,她们都睡得很早,练得特苦,好像队里10点钟就要求熄灯,我们这儿正自在呢,那个点儿。” 训练条件、恢复条件都无法与专业队相比,但是他们都不想离开这里。胡凯说校园里的浪漫何止恋爱,几个哥们、三五好友,吹拉弹唱,没有大把银两但有大把青春,这样的日子出了校门就没有了。 他把比赛奖金都交给父母,自己留下一点生活费,“普通学生怎么过我就怎么过”,鼻梁上那副著名的眼镜已经歪了,但是他不舍得换,“又没有坏,干嘛要买新的?”这个眼镜还有个好处,不管怎么跑,从来就没有掉过,所以就“全靠它了”! 从来没想过什么意义 胡凯的教练李庆是留德归来的博士,出国之前,在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为专业运动员做运动跟踪和研究,在他看来,胡凯的天赋和理想成就了他。 “胡凯的踝关节特别有力,连续性好,这个是天生的,练不出来。”李庆称道的,还有胡凯的理想。“不是为了房子为了钱而跑的,他懂得自己该做什么事,为什么做这个事。”李庆带过专业队的运动员,碰到过跟胡凯一样有天赋的选手,但因为理念上的问题,训练效果完全不同。 男子百米是竞技中的极限,是体能、科技、保障的综合战争,师徒俩虽然在简陋条件下取得了突破,但现有的训练条件、恢复手段无法保证一个更可观的未来。在媒体热炒他们为“中国体育走出新路”时,他们却不得不转而寻求与专业队合作。十运会前,清华田径队与重庆代表团达成协议代表重庆出战,2005年12月双方再度牵手,胡凯、王颖均与重庆队续下4年长约。 “他们会给我们提供比赛机会、运动装备,还有资金。”这支“校园军”的比赛越来越频繁,名次压力也越来越大。 在清华,像胡凯这样的体育特招生大概有100多人,他们被分为A、B两个队,A队是运动成绩比较好的队员,由于经常要外出比赛,就编成一班便于统一安排课程和管理;B队的运动成绩稍差,分散在各个院系中;再加上一些普招生依据爱好报名组成的C队,这就构成了清华大学体育代表队的金字塔梯队。 现在看来越是塔尖就越难享受这所名校的学养积淀。入校头两年,胡凯与普招生一起住,一起上大课,“那两年感觉特别好,是真正的大学生活。”集中管理之后,特招生被单独集中在距离体育馆最近的一栋楼,“特别遗憾的就是这个”,因为是单独训练、上课,基本上没有什么其他班级的朋友。 据称,相中清华资源的重庆田径队还有进一步扩张的计划,在胡凯、王颖续约的同时,正在读大三的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杜潇,以及其他几名清华田径队员也一同与重庆队签约。在此之外,他们还将目光投向了清华附中著名的“马约翰班”,在这个“从娃娃抓起”的体育特长训练班里,集中了从初中开始就在全国范围内招收的田径、篮球的运动苗子,他们在清华附中就开始接受半专业的训练,一般情况下可以直接升入清华大学。按照重庆队的设想,等他们在北京市运动会上拿到名次,就将这批“潜力股”招至麾下。 这批“潜力股”,和胡凯一样,也被认为是校园体育的赞歌。 2005年岁末,胡凯入选国内十大体育人物,土耳其大运会夺金也一再被赋予各种意义,“像鲁迅先生的文章每一句话后面都躲藏了七八层意思”,有人说他是中国体教结合的典型,有人赞叹清华为中国体育改革创出了新路。 他微笑着看这些意义落在自己的身上。胡凯努力想证明,“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些”。而他自己想做的,就是不停地跑,跑出更好的成绩。“像一个人当他只有1块钱的时候,就特别在意、计较这1块钱怎么花。可当他有了100块钱就会后悔当初为什么那么斤斤计较,很多事情过去之后就觉得当初没有必要那么在意。” 但在胡凯拥有这100块钱之前,还有诸多的现实条件需要解决,如场馆、场地、恢复设施等等。胡凯留恋校园生活,却不喜欢提及“校园体育”这几个字,也许只有胡凯能体会到“校园体育”和专业化之间的两难。 相关专题:南方人物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