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方人物周刊专题 > 正文

止痛药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7日11:29 南方人物周刊

  青锋

  在英国,很少有东西能用1英镑以下的价格买到。有些时候,1英镑的购买力跟1RMB差不多,比如一棵白菜,这儿卖1镑,国内估计也就1块。有关人民币价值是否被低估的问题,已经演变成我民族反抗美帝国主义经济压迫的斗争阵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用来吃一斤水煮鱼的人民币换算成英镑只是可以买两颗白菜。

  去了一趟医院,那个叫布朗的医生刻意强调对症药很便宜,她建议我直接去药店里买,而不是通过处方的形式。我不太明白为什么不通过处方形式,我有全额的医疗补助啊。后来我明白了,因为任何一张处方都至少要收6.5镑,如果我直接买的话就可以给国家节省下不少钱。布朗医生的意见完全符合功利主义原则,于是我心悦诚服地拿自己的钱买了一盒Paracetamol。

  这盒药只花了我75便士,里面一共有32颗胶囊,还不到一棵白菜的价,确实非常便宜。回家查了字典才知道,这药原来叫做“扑热息痛”,一个不可能更完美的中文译名。卖药的女士把药递给我的时候叮嘱说,每天2片,中间相隔4个小时。这话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时代感,

青春期终于结束了,我开始进入每天2片,相隔4个小时地服用止痛药的时代。

  这种感觉其实并不奇怪。所有电影里,所有电视里,那些焦灼的成年人都在服用着这样那样的药片。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标志,不吃药的人不可挽回地被认为幼稚、无知、愚蠢、盲从或者极端,他们要么没有意识到自己有病,要么就是拒绝任何的治疗。相反,只有吃药的人还在努力地挣扎,试图挽救什么。

  我以前也吃过这药,只不过以前是因为感冒发烧,而现在只是为了避免疼痛,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疼痛不是因为感冒发烧引起的。这种无法解释的痛苦,完全可以用来象征一种典型的成年人生活状态,这也是我产生止痛药时代感的原因。

  近来寒暑不常,希自珍慰。(在Word 2003里敲入“近来”二字,这话会自动出现,甚至在英文版中)消磨了一整天,才在11点钟的时候开始看麦金太尔的《追寻德行》。可是很难读得进去,文字在眼睛里完全没有留下映像就全部溜走了。这让我怀疑是圣诞护士那针双氯芬酸钠过于强劲,直接让我变成了傻子。当然心有不甘,于是改看英文的《After Virtue》。很遗憾,这次我看懂了。看来我是冤枉了圣诞姐姐,比双氯芬酸钠更强劲的是我们的中文翻译。

[上一页] [1] [2] [3] [4]

  相关专题:南方人物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