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长效的党员联系群众机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5日07:04 红网-湖南日报 | |||||||||
强国跃 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因此,要注重探索建立长效的党员联系群众机制,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党员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有效做法坚持下去,真正使党员深入群众、服务群众、植根群众。
夯实党员联系群众的思想基础,提高服务群众、带领群众谋发展的能力。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强化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不断增强党员联系群众的自觉性,使广大党员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新要求。克服想个人和部门利益多、想群众利益少,想个人安逸多、想群众疾苦少,浮在上面多、深入群众少的倾向;摆正党员与人民群众的位置,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把提高广大党员服务群众的本领,当作密切党员与群众联系的重要内容来抓,有效整合党员教育资源,持之以恒地抓好党员培训工作,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确定重点培训内容:对农村党员,要加强农村政策、实用技术、市场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增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对企业党员,要加强市场经济、企业管理、岗位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立足岗位发挥模范作用的能力;对下岗职工党员,要开展再就业培训,提高他们自身就业和带领群众再就业的能力;对社区党员,要加强公共服务、社区管理、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培训,努力提高服务社区居民的能力。要围绕经济发展大局,以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实践作为党员联系群众的主要途径和联结点,通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去密切党员与群众的联系。 建立健全党员联系群众的制度和机制。对党员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善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意见和呼声,从人民群众中获取不竭的智慧和力量源泉。扩大党员联系群众的范围,改进联系方式、丰富联系内容。坚持和完善调查研究制度,规定各级党员干部必须安排一定时间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指导工作、解决问题,增进对群众的理解,加深对群众的感情。建立健全党员联系群众的激励制度,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评价党员工作的根本标准,不定期组织群众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激发党员联系群众的内在动力。 创新党员联系群众的方式方法。适应新的形势,抓紧在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组建党组织,不断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努力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为广大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坚持依法办事、文明服务,反对态度冷漠、作风粗暴;坚持吃苦在前、无私奉献,反对与民争利、贪图享乐;坚持勤俭节约、廉洁自律,反对吃拿卡要、以权谋私。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把党员联系群众寓于各种为民服务的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使党员意识得到强化,使群众随时随处感受得到周围党员的先进性。 建立健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化解基层矛盾的机制。群众利益无小事。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看得高于一切,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积极主动地把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营造一个人人心情舒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和谐社会氛围。党员干部要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务人民群众之所需,有针对性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进一步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完善群众来信来访制度,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力争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作者为中共株洲市芦淞区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