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如何避免“老太剖腹”悲剧重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5日00:02 红网

  《海峡都市报》报道:福州市晋安某小区85岁高龄的卢老太患有卵巢腺囊肿,导致腹部积水,疼痛难忍,而又无钱治疗。无奈之下,她竟拿起剪刀,在肚皮上自行划了一道3厘米左右长的口子,试图排出积水以减轻疼痛,后被家人发现紧急送到医院救治。卢老太和50多岁的女儿一起生活,女儿下岗,女婿患有心脏疾病,生活困难,因为付不起昂贵的医药费,卢老太的病情时好时坏,社区居委会曾募集捐款2000多元,但只是杯水车薪……

  卢老太无疑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悲剧人物。设身处地想一想:一个85岁的老人,不到无法忍受病痛乃至绝望的地步,何来如此“勇敢”、竟用剪刀刺向自己的腹部?诚然,其中不完全排除个人行为因素、偶然因素乃至非理性因素,但这一悲剧版本向人们昭示的,难道仅仅是个人意义?笔者以为,这不啻于一个弱者、无助者、绝望者用那把也许是生锈的剪刀,戳向了整个社会,试图解剖一下当今我们这个社会的秩序和良心。

  一个人即使是无能者甚至懒汉,只要他没被判处死刑,就有权力在社会的关爱下保持基本生存状态,这应该是任何一种政治制度下现代社会的文明、进步的“底线”。更具体地说,假如一个人活活被饿死、冻死,无论有再多的主、客观理由,它都是现代文明社会的耻辱和悲哀。享受基本医疗与享受基本衣食温饱,无疑处在同一层次,或者说是同一性质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卢老太的悲剧实际上是当今社会的悲剧。问题在于:因病致贫、有病等死如卢老太者,眼下何止千万!怎么能长期容忍这类悲剧一再重演?

  针对“老太剖腹”,起码可设想出五道“屏障”,只要其中任何一道屏障切实发挥作用便可避免悲剧的发生和重演:一是子女孝顺且有赡养能力;二是邻里帮助;三是社区关爱以及组织募捐;四是正规的慈善机构完善,慈善事业发达;五是基层政府官员体察民情且能做到“特事特办”。然而在该事件中,上述五道屏障几乎都有未发挥屏障作用的客观原因:这能怪自身难保的女儿和女婿吗;这能怪邻里缺乏同情之心吗,他们毕竟参与了捐款;这能怪社区居委会“不作为”吗……可以想象,即使街道乃至更高层次的地方政府在体察民情、特事特办方面做得十分到位,也未必能从根本上解决“卢老太”们的问题,因为毕竟是随机的、不确定的,随机的、无法确定的行为构不成真正意义的保障。看来,我们这个社会真正需要建立的,是一种不因地区而别、因人而别的完全制度化的救济保障体系。仅仅从医疗保障看,则需要从党的宗旨、基本国策以及立法的高度,将“任何公民均可享受基本医疗”作为目标之一。一旦该目标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医疗资源配置、经费、管理服务等等的一切困难和问题,都不再会成为问题。

  (作者:刘以宾)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