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诱职工提前退休另有玄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5日09:46 南方网 | |||||||||
徐林林 来自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数据表明:截至去年12月底,当年实际征收养老保险金87亿元,发放101亿元,当期缺口高达14亿元。而造成养老保险金“赤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国企在改制过程中普遍存在让职工提前退休的现象,平均退休年龄为52.3岁。(中国青年报2月13日:《提前退休让社保背上沉重负担 湖南去年养老保险“赤字”14亿元》)
在湖南或其他省市的一些国企,动员老职工提前退休,高管们的手法是把“丑话”说在前头,诸如,企业在用工制度上如再不改制就只有死路一条;超过50岁的自愿留下来我们肯定欢迎,但由于经济上的原因,每月只能拿一半工资,希望大家与企业共度难关,等等。一句话,他们巧舌如簧,棉里藏针。其实,不少企业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更没困难到全员开不满工资的地步。然而,绝大多数上了点年纪的职工是相当厚道的。既然头头们说得如此动情,那就提前退休好了。即使其中有人觉察出了一点什么,也多半不会硬着脖子与厂长或书记去较真。于是,好多不到五十岁的职工也提前办了退休手续。 那么,企业高管间接强迫职工提前退休,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呢? 其一,清理门户,为管理层侵吞国资扫清障碍。五十岁左右的老职工在企业打拼了二、三十年,其中不少人一直是车间、班组的骨干,不仅技术上宝刀未老,而且对企业相关情权,改制方向略有失衡,他们就有可能“聚众闹事”,甚至弄得不可收拾;另一方面他们对自己德性、能力知根知底,想变着法儿玩点国资高值低估之类名堂,一般说来很难逃过他们的火眼金晴。于是,强迫老职工提前退休成了一些企业高管消除心腹之患。然而,在某些高管看来,这些人一方面都是在编的正式职工,对企业的现状与发展拥有一定的知情权和话语重组利益集团的拿手好戏。 其二,降低成本,拼命追求少数人的利益最大化。计划经济时代制订的国企职工工薪体制合不合理,在此姑且不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企业正式职工的工资比临时工、聘用工的收入普遍要高。再加上要为职工缴纳医疗、失业等方面保险金,企业运行成本相对要高出一大截来。不少企业改制后高管都拿年薪,而经济效益如何是铁定的考量指标。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企业高管往往不在怎样适应市场需求上想办法,如何通过提高企业核心力来降低生产成本,而是专在老职工身上打歪主意。强迫大批老职工提前退休后,企业管理层又打着“改革用工制度”的旗号,到社会上去招聘廉价劳动力,而且对社会统筹的各种保险费用要么装聋作哑,要么干脆不予理会。结果,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大幅下降,可不少家庭经济负担重的提前退休人员月月收不敷出,而企业高管的年薪却岁岁看涨。 其三,另立章法,规避“改制”可能带来的违法风险。国家对国企职工的退休年龄是有明确规定的。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对此比谁都清楚。严格地说,强迫老职工提前退休是无端剥夺公民劳动权的违法行为。不少企业高管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通常公开操纵职代会,强行通过有关职工提前退休的“霸王规定”。对此,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大多态度爱昧。如此一来,强迫职工提前退休似乎成了深化企业改革的必由之路。在这种背景中,“改制”乱象层出不穷。据我所知,在湖南四十来岁的国企“退休工人”还为数不少。如果劳动部门不同意,那就办个“内退”,反正凡是“刁民”都有办法让你走人。至于新进员工那倒好说,眼下人才市供小于求,就算签了劳动合同,稍不听话立马淘汰,太不了补你几个月违约工资。 至于企业高管那是县管或市管干部,哪怕某厂长某书记饱食终日,能力再差,不到年龄是绝对不会提前退休的。 变着法儿引诱或强迫部分职工提前退休,是某些企业高管的一着见不得阳光的“阴棋”。由此引发养老保险金“赤字”危机固然值得得关注,但万不得已国家多拿点就是。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一做法对弱化了对国有资产的民主监管,加速了新兴利益集团非法敛财的步伐,并很有可能激发社会矛盾,最终引发有碍和谐之旨的群体性事件。 这,绝非危言耸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