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不能听任利益集团永远当影子杀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6日06:30 中国青年报 | |||||||||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指出,现在必须承认不同利益阶层和利益集团的存在,政府的责任是要创造和疏通多种合法的表达渠道,了解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协调利益关系。(《中国青年报》2月14日) 各种迹象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掌握有巨大资源、有着明确利益诉求的“利益集团”,确已日趋明朗化且数量越来越多。为了实现自身利益,一些利益集团经常努力去
当然,此前我们也不是完全不承认利益集团的存在,只是一直不够“坦率”,而且说到利益集团,经常将其归于“潜规则”层面,其形象一般不那么阳光,“房产利益集团”啦,“黑金利益集团”啦……这一方面导致真正的利益集团对这一“名份”望而生畏极力否认,另一方面也使人们对利益集团的影响部分放松了警惕。更重要的,某些“利益”到底是归谁所有,被搅成了糊涂账,导致人们在就某些公共政策与真正的“利益集团”进行争辩抗衡时,失去了某种话语合理性及可以立足的平台。 “利益集团”的产生或许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然而却是不可否认的现实。恰如专家所言,利益集团“是市场经济制度的天然产物,是市场经济不可变异的基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相同利益的行业、阶层、群体结合形成“利益集团”,确实就像时间久了一口水塘里就会长出鱼虾、并且形成自己的小生态环境一样正常。既然我们承认市场经济的合理性,那么也要承认利益集团的必然性。不承认“利益集团”的真实存在,“利益集团”的影响力并不会消失,其负面影响却只会愈演愈烈。 由于“利益集团”这一概念迟迟走不上前台,也就难以受到真正的监督和批评,导致“利益集团”成了隐形的“影子武士”乃至“影子杀手”。利益集团对某些领域公共政策的操纵现象,长期得不到纠正,公共政策对社会利益格局公平调整的能力日趋减弱,某些本该制定的政策因其干预而迟迟不能出台。譬如,最近《邮政法》第七稿遭遇激烈争议,根源就在于其中有“利益集团”操纵的影子。近年来,围绕国家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药品降价政策等发生的无尽波折,也莫不与此有关。 事实上,当前有许多社会矛盾正是由于对某些利益集团遏制不够所造成。2月13日,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发布的《中国居民评价政府及政府公共服务报告》显示,有超过四成的居民对政府部门服务不满意。(《青年时报》2月14日)面对此数据笔者在想:这些不满意,有没有被利益集团侵犯了自身利益后“迁怒”的成分?比如,房价、水价、液化气价、出租汽车价等的上涨,肯定都会引起百姓的怨气。然而,由于利益集团这一概念的不明确,导致人们只好笼统地将不满投注到政府部门身上。 还有,利益集团的存在也并非一无是处,也有其积极作用。“世界上没有没有利益集团的国度。每个人每个群体在自立的时候,一定会带来法制的增强。”法学家朱苏力如是描述。只有真正承认利益集团的存在,各阶层的利益才能更快地寻得均衡途径,弱势群体、贫富差距等问题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只有承认某些行业已经形成“利益集团”且已形成垄断,在该行业的改革或许就能下“壮士断腕”的决心,这样也才能促使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郭之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