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市副市长炮轰行政十大弊端的背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6日10:38 南方新闻网 | |||||||||
报记者 (何海宁) 49岁的路志强很有“官相”,他宽脸、福态,说话时嘴角总爱带着丝微笑,语气也不急不慢,一举一动都显得稳重,每当讲到敏感的地方,他总会越讲越小声。 在陕西榆林市,他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官员:既担任常务副书记,又担任常务副市长,在中国的政治人事中,这种安排无疑位高权重,且相当少见。
但这位在众人眼里老成持重的官员,最近却放言炮轰基层行政的十大弊端,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甚至在外界引起了一场讨论。 炮轰十弊 这原本是一次论证会上的内部讲话,路志强显然没想到,这讲话后来会刊登到报纸上,并且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 去年12月27日,陕西省法制办召开《陕西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草案)论证会,这是一个小规模的会议,邀请了几位法律专家,还有一些地方官员,总共10人左右。 与会者中,宝鸡市常务副市长因故未到,地市级官员只有路志强一人。 “今天是内部研讨会,大家可以放开讲,保证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会议主持人开场就这样宣布。 路志强翻开了自己的发言稿,一共15页,市委办公室准备的,“行文太格式化了,没有讲出基层真实情况,”他于是趁着其他人发言,开始在纸上草拟即席讲话提纲。 对这样的场合,路志强并不陌生。在2003年7月调往榆林前,他任省纪检委宣教室主任,经常在各类会议上发言。他对发言很自信,声称经常能够得到众多掌声。 路志强被安排在第5个发言,这时,他的即席讲话提纲也拟好了,“要做好十一五期间的依法行政工作,必须把现在工作中存在哪些不依法行政的问题找准,然后对症下药,再提出对策。” 随即,路志强一口气抛出了基层行政的10个问题,诸如行政权万能、一些人依法搞腐败、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出现一言堂等,在讲问题的同时,路志强也提出了10个解决办法。 “当时会场上反响热烈,结束时一片掌声。省法制办综合交流处武处长评价:“他的讲话切中时弊。这是他在基层工作的总结,不是无的放矢。”。 会后,法制办索要了他的发言草稿,1月6日,内部刊物《政府法制》将发言录音整理后全文照发,并配编者按:“ 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些地方依法行政的现状。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我省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危害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应该引起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高度警觉和重视,值得参考和借鉴。” 路志强当时不知道发言会变成铅字,发表在内部刊物上。承办会议的行政培训中心,也证实了路志强的这一说法。 不过尽管发表了,但《政府法制》毕竟是内部刊物,影响有限,事件的转折是《法制日报》的介入。 1月19日,《法制日报》在头版刊发路志强发言全文,称之为“行政十弊”。这一醒目的标题,使文章迅速被各媒体转载,在网络上,网民们对此事关注度极高,评论如潮,有的赞:“这位副市长说得太好了,特别是说每个部门都有一部自己的法律,执行中就依法腐败,十分贴切。”有的猜:“这副市长,莫不是有什么目的?”甚至有人认为“不会平白无故讲这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平静与反响 发言后,路志强都快忘了这事,春节前,他突然收到一个朋友的祝贺短信:“你关于基层依法行政的十个问题讲得非常好。” 路志强当时没反应过来,“他怎么看到了?”问明白网上已经“遍地开花”时,他赶紧让秘书从网上下载。 “我看到后第一反应就是有人故意在捣鬼,给我造成麻烦。当时我非常气愤。”路志强语气第一次有些急促。 文章中有几个刺眼的字,令路志强颇有些坐立不安,例如在第一点提到的行政权万能中:“自己给自己设定权力,上级拿下级的权力,正职拿副职的权力,政府拿部门的权力,行政机关拿企业的权力,比较普遍。” “这些都没有错,”路志强说,“但接着举例,说本来副职管的事情,就是正职一句话‘这个事情以后要经过我同意哦’,这就成为一个制度,以后就按这个来;下级机关的人也说‘你这个必须经市长同意啊’,这样问题就出来。 “市长看到肯定会不高兴。本来说到‘按这个来’就可以了,下面‘市长’说成‘领导’也可以啊。” 另外,路志强比较在意的还有最后两点的举例,涉及到省政府、组织部门。路志强觉得完全可以回避这些例子。 在得知是《法制日报》的报道后,路志强直接打电话给省法制办一位负责人:“怎么没经过我同意就发了?” “我还正准备给你打电话报喜呢,《法制日报》把你的东西登出去了,是好事!” “不是什么好事啊,有些事例应该处理一下。”路志强的笑容有些尴尬。 在电话沟通之后,路志强还想过如何处理这事,“当时有人建议我在网上再发表一个声明,说明只是在很小范围的讲话,而且没经本人审阅,只是根据录音整理。” 这个建议没有被路志强采纳,他告诉本报记者,“也有人说你不要弄了,不然支持你的人反倒会在网上骂你,好不容易有人说了一些实话,现在反倒变成缩头乌龟。所以我就算了,谁有看法让他看去。” “现在已经弄出去了,我就认了。”路志强说,“我想要是能引起一部分人的思考,那我也无怨无悔,也算是对国家依法行政出了一份力了。所以我的心里也很坦然。” 尽管这事在外界已闹得风风火火,但当地却一片平静,榆林许多官员并不知道路志强的“行政十弊”,甚至连当地记者也毫不知情。 一直到本报记者前往采访时,路志强的夫人才看到了这篇已经“十分有名”的发言,她一边看一边笑,说“讲得好,讲得都是实实在在的情况”。 路志强坐在一旁,正眼不瞧她,说“你仔细看了再说”。 2月10日,本报记者前往榆林采访时,当地一名官员一边读这篇文章,一边笑:“确实敢讲。”仔细看完后他又叹了一口气,“这种现象太普遍了,他说出了广大基层干部的心声。” 背后 在榆林当地人看来,路志强是一个颇为“雷厉风行”的人,而行政十弊中,无疑可以折射出当地的一些生态,作为一个“有切身体验”的官员,路志强的发言,显然并非一时心血来潮。 路志强18岁时就曾担任村支书,“文革”结束后他参加高考,在陕西商业学校学习计划经济专业,获得中专学历。 1980年,在省委组织部工作,1988年,任省监察厅干部处负责人和《中国纪检监察报》陕西记者站站长。 1993年,他开始到基层历练,前往宝鸡市任挂职副区长,分管经济、政法和行政监察,3年后,调回省纪委宣教室。 2003年7月,路志强的仕途迎来重大转折——调任榆林市常务副书记,分管政法、宣传、经济和信访工作,颇受市委书记周一波的倚重。 在他调到榆林后,榆林的副书记排序颇为微妙,按常规,市委第一副书记是市长,第二才是路志强。但按照职责安排,当周一波不在榆林时,常务副书记路志强又将代表市委主持局面。 到任后第二个月,路志强便主抓私有油田收归国有的大事,他只用两个月时间,便把4600多口油井收归国有。至今,路志强将此引为两年多来最得意的手笔。 2005年7月市政府换届时,曾有一些官员联名推选路志强担任市长,但这一事件被路定义为一场“政治灾难”,此后,路志强当选为常务副市长,身兼两个“常务”,他的位置引人关注。 现任市长王登记52岁,从2001年2月就担任榆林市长,此前为榆林地区行署副专员,撤地设市后担任副市长,在榆林工作时间比较长。 在担任常务副市长之后,路志强主要精力放在市政府工作上,“我一般都以服从为前提,因为不管在市委还是政府,我都是一个副职,我的职责是支持他们的工作,执行他们的决定,体现他们的意图。”路志强说。 “炮轰”事件后,当地也有人士担心会引发一些微妙的变化,但路志强对自己的行政十弊观点并不后悔,“我没有受到太大的压力。”他说。 对于文中提到的“市长”字眼,他没有向市长汇报情况,市长也没有过问,“只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支持市长的工作,慢慢消除误会吧。”(来源:南方周末)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