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年广东两会专题 > 正文

广东人大代表建议尽量简化程序鼓励报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01:30 信息时报

  报案程序复杂光笔录做几小时

  本版撰文 时报记者 何雪华 魏黎明

  昨天上午,吴青代表在参加省人大会议审议时说:“现在报案程序比较复杂,光笔录就要做几个小时,所以不少人干脆不报案了。”

  她表示,出现“报案不容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手续繁琐,建议在法律程序规范的前提下尽量简化报案程序。对此,警方回应表示,目前确实存在市民嫌麻烦而不报案的情况,造成的后果将很严重。

  吴青建议摘要

  ●对一些案情比较简单、案值比较小的案件,设置一个典型案例,据此尽量快地办理报案。

  ●对一些可以简化的程序,在法律和程序规范的情况下,尽量予以简化。

  程序繁琐报案少

  昨天上午,广州代表团第四组的人大代表们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议过程中,代表们不约而同地谈到了社会治安问题。吴青代表就此说,警方很希望人民群众尽快地尽量多地报案,这样有助于破案,但是目前有不少当事人不愿意报案,这里边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报案的程序太繁琐了。

  她以自己身边的一个例子来向大家作了一番介绍:去年,她的一位朋友,走在街上打电话时被人抢了手机,旁人提醒他赶紧报案,他于是连忙去当地派出所报案。警方随即要求做笔录,光这一项就花了两个小时,完了之后,警方还要求他提供手机价值的有关评估。他随后又花大量时间去做了评估,结果价值才几百元钱。

  他对吴青说:“现在报案也不容易啊,为这几百块钱耽误了不少工作,今后这样的小事干脆就不报案了。”

  针对这个问题,吴青还咨询了一名警察。据介绍,警方曾成功地抓获一名惯偷,审问后,此人一五一十地交代了自己的作案经历,对在何时何地偷了什么东西,说得都很清楚,但是警方一对照报案的案底,结果发现很多次作案都没有人报案。

  建议设典型案例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吴青坦陈,类似他朋友的这种经历其实不止一个,令他们对报案望而却步,最主要原因是花费时间太多,耽误工作和精力。

  吴青说,市民这种不报案的态度,一方面不利于警方破案,另一方面也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吴青建议,能否借鉴国外做法,对这些案情比较简单、案值比较小的案件,首先设置一个典型案例,然后根据这个案例尽量快地办理报案。具体来讲,对一些可以简化的程序,在法律和程序规范的情况下,尽量予以简化。

  “老百姓多报案、快报案,才更有利于警方破案;警方破案得力,也就是直接造福百姓,这是一个互动的关系。”吴青说,她有意将这个问题以议案或建议的形式提交大会,促进这个问题的解决。

  警方:报案程序太简单将影响检诉

  对于人大代表和市民提出的报案程序繁琐的问题,以及尽量简化程序的建议,基层民警黎叔昨日告诉记者,目前广东、广州的警方正在进行规范化建设,所有警务工作都有一个操作规范,接案程序,处理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而这些程序由于市民不了解,由此产生了程序麻烦的误解。

  笔录是原始资料 内容应详细无误

  其实,就像街面盗抢案,警员接到110台的通传后出发处警,目前各市、区都有接警到达现场的规定时间,从5分钟至20分钟不等,这段等候时间,焦急的市民就会觉得很长。而警员在现场了解情况后,一般会将事主或见证市民带回派出所,先做一个笔录,这份笔录将是以后案件提到检察院、法院的最原始资料,因此,尽量详细无误。当笔录过程里警员发现有新的情况,还会再次要求事主到现场作查实。侵财案件中,如果财物被盗被抢,警方会要求市民出具被盗抢物件的发票或来源证据,如手机、首饰等物,就会要求去作价值评估。而涉及身体伤害的,还会要求去作伤情鉴定。

  可能有市民会认为,程序这么多,有必要吗?据警方介绍,涉及到市民要办的事可能只是笔录、现场调查这些,但是民警在对案件进行调查取证等过程中,需要填写的表格达10多份呢!这些看似烦琐的程序,漏一不可,如果一样没做足,到了预审环节,都可能被检察院、法院退回来重补。

  街面犯罪报警少 警方布控难度大

  据警方人士透露,事实上,近年来案件尤其是盗抢等街面犯罪的报警率低也成为警方一大烦恼。因为警方的社会治安管理,很多信息是来源于市民报警。首先是治安防范方面,一方面要靠民警巡逻、治安员布控,另一方面,案发点信息也是防范点确定的必要条件。如果市民怕麻烦不报警,那么警方就不能及时掌握发案数、发案特点、发案多地点等,因此就不能及时调整防控警力。

  白云警方一名民警告诉记者,一段时间里石井镇某一路段频发“摩的”抢劫案,但是,数月内都没有市民报警,结果治安黑点未能及时处理。有市民反映情况后,警方深入调查才发现这一情况,迅速部署便衣民警伏击,才最终铲除同伙。

  抓住歹徒要检控 无人报案好头痛

  不报案还影响了警方的破案工作。民警告诉记者,如果说你不报案,可能会让歹徒得手,助长他违法犯罪的侥幸心理外,之后又会多一名受害者;而另一个后果就是,你不报案,可能让警方少了一份对于落网歹徒的惩处证据,这也影响了警方对于犯罪的打击力度。据天河警方陆警官称,在办案中,最多发生的情况是,警方抓住了犯罪嫌疑人,起获了很多赃物,犯罪嫌疑人也供认了全部案件,但是,当警方一一去核实时,却发现辖区派出所并没有相关案件的报案。“我们不能单凭一份供认就定他的罪呀,每当这个时候,找受害者,找证人就成为最头痛的事!”

  一名刑警告诉记者,事实上,目前的作案多以团伙作案为主,并有多次作案的特点,因此,市民被侵害后第一时间报警,协助警方获取最大限度的破案线索和方向,警民合作,也就尽可能减少发案。

  案例

  被抢不报警让匪徒猖狂8个月

  今年2月10日,晚19时许,黄先生下班后乘坐公交车返回龙洞,在车上玩起了手提电脑,没想到行至广州大道中车站时,先被一男子抢去电脑,后被数名男子堵住车门不让下车追,等这几名男子下车后,黄先生立即跟着下了车,抢电脑的那名男子早已无影无踪。当时,黄先生想报警拿回手提电脑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没有报警。

  幸好,之前天河警方已经掌握到一伙外地人准备在车陂村北牧大街某士多店内进行销赃活动的线索,派出所迅速组织民警赶赴现场,在村治安联防队员的协助下,在该士多店内将正在销赃的邓某(男,湖南新邵人)等10名犯罪嫌疑人一网打尽,除当场缴获赃物手机8台、电脑1台、游戏机和赃款1万元外,民警还从现场查获了5个女装手袋。

  由于许多事主在被抢后没有报警或到公安机关备案,这给案件的核实查证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及时破案,不让不法分子逍遥法外,民警全部分头出击,连续作战40多个小时,从缴获的赃物入手寻找事主,最终联系到了被抢的群众,才取得确凿的证据,案件获得重大突破,证实这是一个从去年8月以来,先后在越秀、天河和白云等地公交车上及公交车站上作案的团伙,团伙9人成功被刑事拘留。

  警方告诉记者,如果受害市民第一时间报警,哪容得了这帮人猖狂作案8个月。

  旅客怕报复,铁警300里跟车取证

  2月13日晚上,广州铁路公安局一支“铁鹰”反扒小分队两名男警员在广州开往温州的K326列车上,一路跟踪两名扒手达300里路,终于在扒手得手时擒住一名,民警搜出刀片1把以及扒窃到手的20元钱。当时一名女旅客明明看到了嫌疑人作案过程,甚至提醒别人。但是两人抓住了,同伴也说看到了,她却以“我们在睡觉”为由,不肯配合作证。

  凌晨2时许,列车已经到了衡阳车站,“铁鹰”小分队队员把一老一少两名嫌疑人押下车的同时,又派两名队员再上车做工作搜集证言。列车下一站要到株洲站才能停了,这就意味着两名上车搜集证据的“铁鹰”小分队队员必须再跟车300余里路……

  最后经过一夜的努力,终于将所有证据材料搜集齐全,在K326次旅客列车上扒窃的一老一少两名嫌疑人姜某旋和欧某成,也随后被关进了拘留所。

  不愿报警有三大原因

  市民嫌麻烦不去报案,对此,警方有回应。昨天,时报记者专门采访了广州警方的警官和基层民警。他们对于市民报警的积极性低也十分头痛。据介绍,有三大原因造成市民不愿报警,并造成社会防范和打击的两大难题。

  怕麻烦“太费时间了”

  据一名肖警官告诉记者,在日常办案中,民警碰到最多的情形是,受害或见证市民认为,报案还要去派出所作笔录,太费时间了,而且也麻烦,因而不愿去。

  而更多的情形是,接警民警一拿出笔录纸,要求复述事情发生经过,报警人就不耐烦了:“刚才不是说了一遍了吗,还问!姓名、住址都要我说,你照着身份证抄不就得了!”甚至不愿意配合民警,回忆细节,并拂袖而去。

  怕不吉利“生不入官门”

  而第二种原因是怕不吉利,尤其是老年人或广州老市民。“生不入官门”,何况,“你要是不听话,我就送你到派出所关起来!”还是某些人拿来吓唬小孩子的招数呢。

  怕露隐私“泄密怎么办”

  第三种原因是有的人担心泄露自己的资料。肖警官告诉记者,在报案过程中,报案人的身份,住址等个人资料都要记录在案,做完笔录后,还要按手指印,因此,很多人认为,为了被抢的手机或者几百元,把个人资料全部供出来,泄密怎么办?不放心。

  相关专题:2006年广东两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