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任玉岭:城市应创造廉价房子让农民工居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8日22:36 新浪嘉宾访谈 | |||||||||||||||||
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常委任玉岭(左)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右)做客聊天室。
值全国两会召开之际,3月8日,《人民政协报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光临新浪网嘉宾聊天室,人民政协报、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联合邀请国务院参事、十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任玉岭先生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任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我们今天的话题是新农村建设。除了通过电脑参与,您还可以通过手机访问新浪网,在移动中关注聊天全程。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3g.sina.com.cn。 我们讲建设社会主义农村,讲了很多年,现在我们讲社会主义新农村,两位都有多年的农村考察经验,你们心目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什么样的? 专家:新农村应该是富裕的文明的民主的 任玉岭:中央讲的就是经济发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这二十字概括了各个方面。就我感觉,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一点是保证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农民的生活确确实实富裕起来,另外村容村貌要整洁,基础的设施要良好,比如说将来可能有自来水、看电视,这些网络都能够方便,包括将来的信息提供,比如说通讯,将来包括还可以上网,这些条件逐步进到农村,我觉得应该考虑这些事情。 韩俊:刚才任教授讲了,新农村,我觉得首先它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要贯穿于我们整个实现现代化的全部过程,到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一个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重点,到2050年我们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也是一个重大的任务。 从长远来讲,新农村应该是富裕的,文明的民主的新农村。最重要的一个标致从经济上来讲,就是城乡的差距会越来越小,最终没有差距了,这应该是新农村最重要的标致,今后的三五年新农村怎么建,我到基层调查,很多人编了一些顺口溜,他们讲上学不缴费、困难有救助,交通不闭塞,饮水保证安全,将来养老有保证,新农村建设在人民的心目当中更重要的是制度和体制方面的建设,特别是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从这个来讲,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这些方面。 任玉岭:城市应创造廉价的房子让农民工居住 主持人:刚才两位描绘的新农村的蓝图都是非常好的,但是这里面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我听到一些经济学家在说,关键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我想听听两位专家对这个问题的建议,有什么具体的的对策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任玉岭:各个地方的发展不一样,现在很不平衡。有一些靠近大都市的地方,现在基本剩余劳动力不存在,经济欠发达的地方问题就比较多,劳动力过剩,土地少,所以它的将来要真正做到生活富裕,确实有困难。我们在多少年前就提出来,一定要分流农民,转移农民,要想致富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这是我们的主要观点。中国是九亿农民,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应该和城市互动,如果不跟城市互动,光是把农村建成一个样子,那肯定是不行的。农民工一定要进城,这是今后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城市一定要改善对农民工的待遇问题。第一个是户籍的问题,将来的户籍肯定要放开,即使不放开待遇也要考虑。他将来在城市生活了,或者是生活了三年两年以上,他不应该回农村了,他在城市的就应该想办法创造廉价的房子让他们在这里居住,这是两会上特别提出来的,各个大城市把建设农村的廉价房是城市考核的一个基本目标。 要想让他留在城市,必须把他的工资适度提上去,再一个是子女受教育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尽快出台一些政策,妥善解决。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实际上新农村建设就等于有一个大的后顾之忧,这些人将来回来不回来,进城还是不进城,现在的一亿五千万人到哪里去?如何把孩子和夫人都带出来?我们要建设新农村,但他们都回到农村,农村的负担肯定很庞大,将来造成一定的浪费,这个问题一定要妥善的解决。 网友:韩老师很早就提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点,你能不能分析一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韩俊:新农村建设,我担心的误解就是把城市化对立起来,其实新农村建设我们要坚持的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怎么样带动农村呢?最重要的是要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要把更多的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要创造一个更宽松的环境。 我要建设的新农村,不是把城乡重新隔开的新农村,三农问题我认为既在三农之内,更在三农之外,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城市的带动作用,更关键的一个措施是加快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其实我觉得这是两个面的问题,已经出来的人一定要保护他的合法权益。 现在农民工是一亿两千万人了,你到沿海一看,过去的十几年他们的工资水平没有多大的提高。我研究过很多国家的历史经验,很少有一个国家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非数量劳动力工资没有变化,如果今后十年的工资还没有变化,农民很难富起来,第一要保证这些人的权益,现在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出了非常明确的一些政策,现在也在着手要建立农民工的一些社保的体系。 另外一个观点,我认为现在中国正在接近一个拐点,我们的劳动力,我们年轻的劳动力供求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刚才任教授讲了。我们农村30岁以下的青年劳动力,60%转移出来了,可能有20%是怎么也转移不出来了,也就是说今后五年的时间,这些劳动力的供求关系越来越紧张,现在的农村已经不是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了,我认为只有农民工的工资越来越高,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才会快。另外一个在转折的过程当中,我觉得新农村建设需要做的一篇大文章,这个文章是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的水平,新农村建设不能建权、建物不建人,更重要的是开发人民的资本,提高人民的素质,这样农民才可能越来越富。 相关专题:中国青年报2006年全国两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