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宋璇涛代表:新农村建设要留住青年农民精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0日03:22 中国青年报

  本报北京3月9日电(记者宋广辉)“农民到大城市打工挣钱,只是脱贫致富的一种办法,但许多人的目的是离开农村,从此在城市里扎根,而不是建设新农村。”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宋璇涛说,“农民精英,尤其是青年农民精英不能全都流到城市,城市的容量毕竟有限,大多数农民最终还是要回到农村来。要建设新农村,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富裕起来,地方政府需要立足本地资源,引导打造‘涉农产业’。”

  身为中共河南省驻马店市市委书记,宋璇涛向记者数起了“家底儿”:驻马店是一个拥有830万人口的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690多万,“搞汽车、IT等高科技产业不是我们的强项,实事求是地讲,我们中部地区不可能和东部发达地区,尤其是和发达城市攀比。要实现中部崛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围绕农业产业化上项目,围绕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势上项目,打造‘涉农产业’。”宋璇涛认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资金和精英人才流入到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去,这就造成了农村地区的大面积“失血”,也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但是,我们农产区农副产品丰富、劳动力充足的传统优势依然存在,打造一批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就容易形成以“工”促“农”的局面。

  “最近不少有识之士提出,要想让农民致富,必须减少农民。这个观点是非常有道理的。减少农民,并不意味着农民中的精英人才全都流到大城市中去,事实上,农村地区依然大有可为。”宋璇涛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水平。对驻马店这样的农产区而言,当务之急是发展“涉农产业”,立足本地特色优势,调整经济结构,培育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支撑,带动和促进农产品、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

竞争力,“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农民钱袋子满起来,腰包鼓起来。”

  “目前,驻马店市的‘涉农企业’已达近3万家,占全市各类企业总数的近80%,工农在合作中互动,使全市7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务工,成为拥有一技之长的产业工人”,宋璇涛说,“国家政策正在向‘三农’倾斜,发家致富不一定都得去大城市挣钱。”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