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新闻周刊专题 > 正文

新闻中国三月论坛“改革与公众参与”即将推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1日14:51 中国新闻周刊
新闻中国三月论坛“改革与公众参与”即将推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主 题:改革与公众参与

  时 间:3月23日(周四)上午九时

  地 点:《中国新闻周刊》会议室(车公庄大街9号五栋大楼B2-13层)

  嘉宾主持:孙立平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现场嘉宾:高尚全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江 平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王利明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保育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

  李稻葵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蔡定剑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康晓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主题简介:

  2006年,关于中国改革的话题吸引了各方面的热情参与。当前,改革步入深水区,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和更加复杂的利益关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只能深化,停顿或倒退没有出路。

  回顾27年改革的历程,只有使原有机制下权益没有充分发扬的群体广泛受益,改革才能获得更好的拥护和推动。改革必然涉及利益调整,对原有举措进行调整当属新阶段深化改革应有的题中之意。

  寻求一种更民主也更科学的公共决策机制,是改革事业长期的生命力所系,也是深化改革需要破解的课题。我们置身于一个丰富多彩的多元世界,站到了一个允许变革且需要变革的时代,每个公民对于与自身未来息息相关的经济模式的选择,社会结构的流变,可能有着不尽相同的偏好和期待,因此,对公共政策产生出不同建议,其中有学术观点的分歧,也有利益立场的不同。任何公共政策都是多方博弈的结果,多种意向的表达,多种利益的调节,当视为一种正当的权利。

  现在,无论是对现实问题的归因,还是对未来出路的求解,都需要各方讲真话。讲真话未必道明了真理,但是让意见浮出海面,透过公开平等的交流,才可能得到一个公众认可的方案。这样,不但无损于改革的推进,反而有利于凝聚发展的共识,让改革设计更周全,更能兼顾各方的利益,从而获得更广泛的支持,为新阶段的改革注入新的动力。

  鉴于此,《中国新闻周刊》“新闻中国”三月论坛以改革与公众参与为主题组织了此次研讨。希望通过这样的讨论,有助于建设一种公众参与的社会氛围,一种通过有序的利益表达来求解未来公共政策的机制。

  新闻中国月度论坛欢迎媒体界的朋友共同参与讨论:

  媒体参会须知

  参加“新闻中国月度论坛”的诸位同仁,请注意遵守以下规则:

  1、各位同仁在新闻报道中如需引用论坛嘉宾在本论坛上的发言,须经嘉宾本人同意;

  2、在新闻报道中如果引用会嘉宾在论坛上发表的言论,须署明出处:指出报道中的内容出自《中国新闻周刊》“新闻中国月度论坛”;

  3、如果媒体报道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引自论坛上嘉宾的发言,且报道篇幅超过两页以上,请注明“该专题”由本媒体与《中国新闻周刊》“新闻中国月度论坛”合作推出;

  4、如果对此论坛内容的专题报道一次超过5页以上,请贵媒体提供半页版面作为“新闻中国月度论坛”推广之用。

  若因违反以上规则或因报道失实造成的任何纠纷,责任自负,本刊将保留追究的权利。

  联系电话:010-88395566-141、145、147(中国新闻周刊 战略发展部)

  

  往期论坛回顾: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

    十二月论坛:医药系统价格调控与监管

    十一月论坛:企业责任竞争力与公共责任机制

    十月论坛:科学与和谐 规划中国未来发展

    九月论坛:大众流行文化与价值重构

    八月论坛:石油体制改革现状与未来

  七月论坛:全球资本并购与规则建构

  六月论坛:房地产业治理与政策理性

  五月论坛:两岸未来及其影响因素

  四月论坛:商业银行治理与金融家精神重塑

  三月论坛:解读政府执政新思路

  相关专题:中国新闻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