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于井子(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3日10:53 中国共青团网站 | |||||||||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护士长于井子 于井子与病人在一起交流 奉献爱心的白衣天使――于井子 1974年2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护士长 于井子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甘于清贫,忘我工作,无私奉献。13年来,她本着“我多一份爱心,病人早一天康复”的工作理念,用自己的爱心帮助照顾了无数病人,以独到的人
于井子进入医院工作的第二年,被分配在承担着血液病人治疗工作的六病区。作为一名血液科的医务人员,她深知中国的血库缺血,而血液对于患者来说又是多么的重要,于是她第一次参加了献血活动。“医生,你扎吧,我不怕疼,我自己就是一个护士呢”。看到自己的鲜血从针管中汩汩流淌到血袋中,眼前掠过一阵轻微的眩晕,紧张和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因为她从自己身上又找到了一种帮助病人的方式,因为有一个生命可以因为她的血而坚强地活下去。八年间她七次献血,将1600毫升鲜血输入患者的身体,最短时间仅隔四个月。 长期在血液科工作,于井子接触了许多患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人。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逐渐凋亡,她陷入了沉思:除了尽心尽力照料这些病人外,我还想为他们多做些什么呢?中华骨髓库捐献的号召,猛地点亮了她的思绪,她独自悄悄去了上海市红十字会,报名成为一名骨髓捐献志愿者。2002年6月,中心血站通知她与一位外地白血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她没有告诉任何人,两次换班去中心血站验血。当这两次化验均告成功被通知参加体检时,体检时间和上班时间撞车,在这种情况下,单位才知道她即将捐献骨髓。2003年6月27日,在华山医院血液科病房中出现了感人的一幕:在持续两天的近8个小时,于井子的鲜血经历了一场不平凡的“洗礼”。随着管子中的鲜血不停地循环往复,100毫升脊髓造血干细胞被慢慢地分离出来。一个月后,从福建传来移植成功的消息,于井子感到深深的欣慰:因为她一个人的生命原料,让两个人活在了这个世界上! 2003年4月,"非典"肆虐。普陀区委、区政府把筹建区抗"非典"定点医院的任务交给了普陀区人民医院。得知这个消息后,于井子第一个报名请战:“我是一名在内科工作了11年的护士,已具备了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我坚决要求到‘抗非’一线工作。请相信我,我会保护自己,更会保护病人”。这就是于井子在动员大会上的发言。在筹建定点医院过程中,于井子和同志们在施工的噪声和粉尘中来回穿梭奔忙,打扫房间、清理垃圾、整理物品、清点器具,每天要干十多个小时。整整九天,筹建工作终于顺利完成。在“抗非"取得阶段性胜利后,于井子又主动要求到发热门诊工作,身穿双层隔离防护服,戴着厚厚的双层口罩,冒着酷暑整整工作了3个月。 做过护士工作的人,都知道这份被称为“白衣天使”的生活远没有想象中的浪漫和艳丽,“天使”的工作琐碎而平凡,因为时刻与人的性命相连,又差不得半点的懈怠。于是,于井子的同学、同事中有一些人跳槽了、改行了或者出国了。面对诱惑,是个凡人都不会无动于衷。于井子心中也有过这样那样的一丝怨意,但是就是因为护理界总是缺人而病人又离不开护士的照料;就是因为病人的一个微笑、一句感谢,就这样一些点点滴滴的快乐,于井子留了下来。她不舍得走了,离不开病人,离不开病房! “因为这里需要我!”于井子常这样对自己说,“有些人或许就是想去干大事业的,但是所有的人都去赚大钱、干大事业了,这些病人怎么办?总有人会生病住院的啊。”于井子生命的快乐来自于工作的快乐;而工作的快乐,正来自于病人的快乐。她享受着护士职业中这种奉献的快乐。 医院在2003年9月12日正式成立了“于井子护理小组”,任命于井子为护士长。"彰显人文精神,打造护理品牌"是于井子和护理小组全体成员共同追求的目标。一年多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于井子带领护理小组全体成员,将人性化服务融入病人护理工作全过程。她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探索,制定出一套人性化护理法,将"病人入院诚心接、病人住院真心待、病人主诉耐心听、病人疑问细心答、病人护理精心做、病人有难尽心帮、病人出院热心送、困难病人留心访"等八个"心"字落实在病员住院和出院的全过程,使这支品牌团队的护理服务更规范、更具特色。而在病人的心中,“于井子护理小组”已经在短短一年里成为了普陀区人民医院一个品牌的象征。 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女职工先进个人,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劳动模范。 相关专题: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