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上海交大走出中国到达北极第一人——冯简教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12:18 上海交通大学网站

  冯简:科学家冯简是我国到达北极探索电离层的第一人。1913年入南洋公学,由中学而升入本校电机科,191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1920年入美国康乃尔大学专攻无线电通信工程,获硕士学位,并先后到美国奇异电气公司及德国柏林大学进一步深造,又在德国AEG电气公司工作。1924年回国,先后在几所大学任教。北伐时期主持北伐军总司令部采用短波通信的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总工程师、交通部电波研究所所长等职。

  不畏艰险 成为中国到达北极第一人

  由于重庆至美国东部电波传播的最短线路要经过北极,因此关于北极光对电波传播的影响引起了冯简的极大兴趣,他决心要亲赴北极拿到第一手资料,那年他已年过半百。1947年秋天,他利用赴巴黎参加联合国文教组织专家会议之便,经伦敦乘飞机到达挪威首都奥斯陆,从奥斯陆乘船到北极城市特罗姆瑟。

  冯简得知北极圈内只有少数矿藏丰富的岛屿,有矿工轮流前往采掘,于是就设法与采矿工人取得联系,搭乘矿工船进入北极圈内。冯简以科学家的睿智和探险家的气魄深人北极圈,在罕见的异常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采集了他所需要的第一手科学数据和资料,并且与重庆作6900公里远距离通信试验获得成功。从而他实现了多年以来观察北极光、研究北极磁场对短波通信的影响的宿愿,成为我国到达北极的第一人,也是我国到达北极进行科学研究获巨大成功的第一位科学家。

  硝烟弥漫 建立中国第一座短波电台

  抗战时期,冯简在重庆主持建设35千瓦短波电台。这座电台除天线外,全部设备装于地下。在整个抗战时期,日寇不断对重庆狂轰滥炸,而The Voice of China坚持对全世界广播,从未中断。这是我国自己建设的第一座短波电台。

  日寇对这个电台恨之入骨,称之为“重庆之蛙”。珍珠港事件爆发,远东盟国电台尽入日寇之手,只有这只“蛙”仍然鸣之不已。洋记者们都云集重庆,用这只“蛙”转播、传真、发稿,把日寇侵略中国的罪行向全世界连续进行揭露和控诉。

  白手起家 建立中国第一个电波研究所

  要收集全世界各地电离层参数变化的数据,与世界各地测量点交换数据,进行预测就必须建立自己的电波研究所,以便在我们自己国家的上空观测电离层。为此,冯简决定在重庆小龙坎国际广播电台范围内建立我国第一个电波研究所。

  要建立电波研究所,困难很多。第一要有机器,第二要有人,第三要有钱,第四要有毅力。当时是第一机器没有,第二人才匮乏。事实上观测电离层,毅力最重要。因为太阳黑子变化是11年一个循环。美国和英国当时对电离层的观测也是进行时间不久,只掌握美国标准局和英国马可尼的数据,这些数据也不够用。

  冯简以他的毅力和对科学事业的执着精神,寻求有关方面支持。积了一定的钱后,就开始动手制造观测电离层的机器。机器造成后立即进行观测,每天24小时,不分昼夜测量重庆上空电离层的数据。他将所得结果整理后出版了《1945年重庆上空电离层观测报告》一书,受到了国际电波研究同行的重视。有了我们自己预测的数据,就可以与世界各地测量站交换他们的数据。这就可以比较准确地确定对国外通信应选择的频率。当冯简的电波研究所与外国人交换数据时,外国人听说测量机器是手工产品,而所得数据是如此科学准确,都大为惊奇而肃然起敬。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